同樣都是謀女郎,張藝謀對劉浩存和章子怡的告誡完全不同,可謂雙標。還記得張藝謀曾經告誡過章子怡:千萬不要拍電視劇,不要隨隨便便接爛戲。后來章子怡謹記恩師教誨,除了電影果然沒有接電視劇。
然而1月13日,劉浩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張藝謀告訴她:現在時代變了,要跟得上時代,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都可以拍。同時也告誡劉浩存要穩扎穩打拍好每部作品,不要為了賺錢過度消耗自己。
也許時代真的變了吧,如今章子怡從電影咖下凡拍電視劇,張藝謀也沒再說什么。影視圈中也是有鄙視鏈的,章子怡向來都站在鄙視鏈的最頂端,可能是這兩年風水輪流轉,為了屈服于市場,電影咖也逐漸向電視劇傾斜。
就像湯唯、周迅、陳坤、張震等,一個個都拍上了電視劇,直到2021年,終于等到了章子怡,可就算是仙女下凡歷練,總歸是要度劫的。
1月9日,章子怡主演的首部電視劇《上陽賦》開播,雖然有國際章坐鎮,熱度不斷,也抵不住一陣網友的惡評,豆瓣評分低到5.4。網友首批的就是40多歲的章子怡演15歲的少女太出戲。
還記得前不久,章子怡在《演員請就位》節目上點評演員:電視劇難道是個很低級的市場嗎,為什么人人都要分一杯羹?不適合你的角色,你為什么要接呢?
如今同樣的話用在章子怡自己身上,仿佛被回旋針扎中,不知道章子怡什么感覺?雖然傷害性不大,但是羞辱性極強,就問章子怡的臉疼不疼?
當然,咱們有一說一,雖然章子怡演少女讓觀眾很不適,不過后面隨著劇情的發展,章子怡演技確實是沒話說。
然而電視劇爛,也不僅僅是章子怡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劇情太瑪麗蘇,白白浪費了一堆實力演員。對此,說話耿直的葉璇就毫不客氣地批評:觀眾感到維和的其實并不是外形的年齡感,而是創作者在應該對國家社會負責任的年紀,仍在傳播低幼的、只知談情說愛的價值觀。
實話實說,《上陽賦》的劇本的確太差,情節太老套,劇情拖沓嚴重,電視劇的很多情節是過去二三十年國產古裝劇的大雜燴。隨便舉幾個例子,大家感受下:游燈會、丫環心比天高、先婚后愛、房頂跌落等。
這幾乎在每部國產古裝劇都能看到的情節,即便由演技再好的章子怡飾演出來,也沒有一點驚喜。劇里的權謀爭斗也很兒戲,甚至有網友指出王、謝兩家的爭斗還不如《鄉村愛情故事》象牙山王、謝、劉、趙四家爭斗有意思。
當然,《上陽賦》也不是一無是處,缺點雖然明顯,但優點也很多。至少色調、畫面、構圖、服化、道具跟電影大片一樣,質感特別強,這也依賴于該劇的超高配置。
有憑《一代宗師》提名奧斯卡的攝影大師;有憑《臥虎藏龍》拿過奧斯卡的美術大師;還有《花樣年華》、《十面埋伏》的配樂大師等,完全是奧斯卡的陣容,這樣的制作班底,呈現出電影質感的電視劇也就不奇怪了。
可問題是制作班底再好,也彌補不了劇情的差,那該怎么辦呢?只能靠營銷了。
《上陽賦》從宣傳開始,營銷就沒有停過,來看看電視劇是怎樣花樣上熱搜的吧。先是整了一個“章子怡少女感”的熱搜,結果章子怡親自下場開懟,怒指別再營銷她的少女感。接著找大V轉發一些例如“《上陽賦》還原帝王業明場面”的話題,然后各種尬吹。
因為電視劇呈現出電影質感,于是“《上陽賦》幕后班底”、“《上陽賦》制作班底”、“《上陽賦》里的電影集畫面”各種大同小異的文案滿天飛,顯得有點刻意。
如果是觀眾宣傳那還說得過去,如果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就顯得好像除了制作班底,也就沒有別的可夸的了。
這些還不夠,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熱門,比如“章子怡撞衫花玉米”、“蕭綦一個月不洗澡”、“《上陽賦》彈幕太好笑”等。
熱度有了,但是觀眾不是好忽悠的,雖然后來《上陽賦》的評分有提高一些,但是劇情不行,不管是電影咖還是電視劇咖,觀眾一樣不買賬。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作品,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劇本、好的演繹,即便不宣傳,開播后也會受到觀眾的青睞。
不知道你們看了《上陽賦》沒有,你們對此是什么評價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