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茰I
若在演技精湛基礎上論戲路廣度。
梁家輝當可獨占鰲頭。
其他人雖然亦會有多種角色飾演。
但總體而言,大多數演員戲路頗為固化,后期不可避免地呈現模式化特征。
梁家輝之所以勝出。
在于其每次創作皆以突破和變化為目標。
這真可稱得上是一種“藝術家”態度。
另一個這樣的人是郭富城。
他倆可稱香港唯二。
不過以他戲癡的心態。
其良好的精神、身體狀態。
至不濟也還有八年左右的高光期。
而如果拋開戲路和變化。
單獨以表演的深度為指標,又有哪些演員可以上榜?
誰又能夠獨占鰲頭?
#
演技何來?
簡單來說,牽涉兩個能力,即角色的共情和情緒的釋放。
共情指入戲程度。
演員需要通過其表情與肢體語言,將內心呈遞給觀眾。
這個程度決定表演的自然和流暢度高低,也可以理解為表演能力判定的基礎值,決定表演的下限。
而情緒釋放決定表演的驚艷度。
所以情緒釋放能力決定一個演員表演的上限。
它在共情的基礎上,有自如、精準和爆發三個指標,而在視覺表現上,一般是順應劇情的語言、表情及肢體動作的綜合為之。
如果用學科來打比方,表演應該是語文而非數學。
故而演技的進步之所以困難,原因就在這里。
它需要的是自我體悟,而不能由其他人來示范和告訴你,每個步驟該如何去做。
譬如紅掉眼眶需要幾秒,踉蹌跌倒該怎么表現?
說到底,要做到表演的超乎尋常,其實是一件非常有難度的事情。
所以每個真正的好演員,都值得尊敬。
回到正題。
香港影壇,若論及表演深度,誰能獨占鰲頭?
香港影壇高手眾多。
若僅論及表演技法的精湛,著實有諸多人選。
歷史上眾多的影帝影后、最佳配角們,除了少數名不副實者,會有一長串名字。
但如果以極高標準去衡量。
則僅可剩下兩人可以提名。
梁朝偉,與郭富城。
我們很多人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
以偏概全,再加上以個人對演員的偏好定論。
但若客觀而論,則需要借助對歷史作品的深入剖析,這亦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做不到,自然不可臧否他人。
先談郭富城。
他其實很久之前就已經脫離了香港電影的主流模式。
這種模式,指香港電影那種任何類型中都被強行植入的戲謔、漫不經心、反智以及耍帥元素。
也可以稱作商業化、爆米花式電影。
但缺點是缺乏深度,難以成為經典留存。
這種電影,香港任何一個有資歷的演員,隨手都可以拉出一堆片單。
但郭富城僅寥寥數部,且都集中在職業生涯早期。
在1994年,拍攝完《倫文敘老點柳先開》這部喜劇電影之后。
他就走上了一條和其他香港演員截然不同的路線。
以不重復自我、極深入戲和情緒爆發力為特征,開始他競逐演技提升的旅途。
回溯職業生涯。
其第一部表演上佳兼具深度的電影,是1993年杜琪峰執導的《赤腳小子》。
這部影片是杜琪峰個人風格成型之作。
郭富城在其中的表現并不像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演員。
而是非常有層次感與爆發力。
作為一個鄉下小子,其單純氣質貫徹始終,但隨著劇情的深入發展,其表演開始變得極富張力,尤其后段幡然醒悟奔赴殺場及其后的表現,讓人驚訝。
眼神從懵懂而至堅韌,到悔恨的痛楚,再到復仇的執著,以及最后的不甘、無助和凄涼,被一把叉戟釘在街邊,拼盡全部力氣也未能再穿上布鞋的悲情。
單就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及眼神表現而論,已可謂上乘。
其后在憑《三岔口》爆發之前,有兩部作品值得一提。
一部是1996年的梁柏堅新導首作《浪漫風暴》,另一部是1998年劉偉強執導的《風云之雄霸天下》。
這兩部電影雖然都可歸類為動作類型,但郭富城的表演不可忽視。
梁柏堅師從吳宇森,但其作品在暴力美學基礎上,總不可避免地滑向悲情結局。
這部《浪漫風暴》令其一鳴驚人,票房超過千萬,而其中郭富城的表現尤其出色,將一個處在叛逆期的青年形象刻畫非常生動,尤其眼神表現值得稱道,被當年港媒稱作金像遺珠。而《風云》這部電影,雖然以漫畫和電腦特效為賣點,但其塑造的步驚云,以桀驁、冷酷和深情為標志,亦不再能有他人能夠逾越。
再接下來就是廣為人知的金馬連莊作品《三岔口》和《父子》兩部。
對于很多路人觀眾而言,這個時候才發現,郭富城的演技竟然不俗。
就情緒釋放和爆發而言,這部作品的表現堪稱無可匹敵。
《父子》是譚家明導演封鏡17年之后重出江湖的作品,他對郭富城尤其滿意,認為其郭富城在電影中表現出一種原始的爆炸力,其粗野與暴力、蠻動與懦弱,直接牽動觀眾的情緒與情節的脈搏。
這著實是一代名導的肺腑之言。
憑這部無懈可擊的《父子》,郭富城其實已經可以一戰封神。
但他的性格,注定會一直向前。
進入新世紀,如果將標準再度嚴苛,有三部作品可入選。
其一是2011年顧長衛執導的《最愛》。郭富城在其中浸入角色的深度,與表演上的圜轉自如,精準、自然而又層次分明。
如果看過電影,甚至即便只看過那版預告片,都一定會記得那一幕:咀嚼著喜糖的趙得意,拉著商琴琴的手,一邊聽商琴琴哽咽念著結婚證書,一邊笑容漸盛,從面部肌肉的不受控制而終至潸然淚下。
另一部是同年度香港新浪潮名宿嚴浩執導的《百年浮城》,內地又叫做《浮城大亨》。
這部電影是被嚴重忽略的經典,而或因題材關系,也沒有得到任何獎項褒獎,但其實對喜歡電影的人而言,不可錯過,也幾乎堪稱郭富城最好的狀態之一。
郭富城在其中有長達半個世紀的年齡跨度表演,各個階段均詮釋得絲絲入扣。
艱辛長大、掙扎求存、苦熬與堅韌、苦盡甘來的勵志,以及與阿娣一生的不離不棄。
這真的就是人生,毫無虛假。
最后一部當然就是新作《麥路人》。
這部電影內地票房僅1800萬,時常會被某些人拉出來作為郭富城無票房號召力的證明。
但票房和質量其實并不掛鉤,尤其和演員演技更不搭界。
而郭富城在其中的表演,可謂到了盡洗鉛華的程度,他的表演經過多年歷練,已經了無痕跡。
只舉一個例子,其在片中被診斷出肺癌,表演那種咳疼狀態時,是真的會讓你感覺到胸口突然一疼。
這就是功力的明證。
再談梁朝偉。
梁朝偉是以個人特質取代角色的典型,與郭富城剛好相反。
而他所收獲的獎項,已經讓人無可質疑。
很多人以為,梁朝偉只是依靠著王家衛,卻根本不明白其聲譽的真正來處。
表演深度才是其根本的利器。
梁家輝有千面影帝之名,其演技確實堪稱出神入化。
但談到深度,他無法與梁朝偉掰手腕。
如果沒理解錯的話,這亦是其情緒釋放能力略弱的問題所致。
論作品厚度,梁朝偉當然勝過郭富城。
當然,這是郭富城后發的劣勢,黃金年代的資源他幾乎一點不沾。
我們可以略數梁朝偉的作品。譬如從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到《重慶森林》開始的系列王家衛電影,從杜琪峰的《暗花》,到侯孝賢的《海上花》,再從劉偉強的《無間道》,到李安的《色戒》。
可能沒有人會說不夠。
從中隨意拉出一部,都盡可對陣任何人。
得益于其表演上的高知名度,作品已不必解讀。
另外想說一個特別的點。
二人的商業類型電影,并不遜色于文藝作品表現。
比如郭富城《寒戰》、《無雙》,梁朝偉的《暗花》和《無間道》。
均為港影招牌,讓人印象深刻。
#
單就表演深度而論。
唯二人領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