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說真話#
《中流擊水》首播,同時代同體材用兩套人馬前后相隔很短時間去演繹,不免人們會在看的過程去比較,當然先播的占先入為主的優勢。但客觀講看了幾集《中流擊水》確實有覺醒年代有差距,差的還不是一星半點。
只能去模仿,決不能超越,這就是《覺醒年代》,我堅信[加油][加油][加油][酷拽]和覺醒對比的話,選角有點失望,只有馬少驊不錯,其他的演員一個也行,看半集棄劇。
《覺醒年代》的編劇水平真是高了,一部紅劇能讓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喜歡,實屬不易。演員演的好,每一個演員都用心用情,真誠的走入角色中,幾乎沒有表演痕跡。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被帶入到那個年代,仿佛置身其中。
《中流擊水》作為《覺醒年代》續集劇情首播,被《覺醒年代》深深震撼和感動,看了兩遍仍意猶未盡。昨晚帶著期待看此劇,簡直不能忍受,半集沒看完棄劇。且聽濤哥分解:
第一,董勇,王志飛年齡和歷史人物的年齡不符,太老了。《中流擊水》與《覚醒》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演員選配,布景設置都存問題,董勇飾演的李大劍與張桐沒得一比,氣質氣勢就不對,看兩劇總覺不對勁!
第二,和“覺醒年代”不是一個級數可以比擬的!無論服裝道具或是選角方面,絕對棄劇!一點沒有年代感,哪哪都不對勁。
第三,演員整體感覺新潮感太重,拍歷史片不是太適宜。沒有濃厚的歷史人物感!
第四,更主要的是,1919年李大釗才30歲,讓已經50多歲的董勇扮演,給人感覺就是演的本齡老人,臉部松弛略帶浮腫的皮膚、表情、說話口氣等老態盡現。化妝的弱點全暴露出來。相反,張桐演的李大釗就有青年人的活力在里面。那個年代人喜蓄長須,但胡子長不見得年齡一定老。
第五,看這些電視劇,最大的問題。就是特別讓人覺得演員端著,喊口號,總覺得別扭,可能是時代造成的吧!
《覺醒年代》確實可以封神,不但是主旋律,還在“票房”上面下足了功夫,人物(不是演員)選擇、人設刻畫、穿戴打扮、場景展現等等方面著實講究,讓人愛看,氣氛烘托的好,自然收視率高。而《中流擊水》畫面樸實,劇情和演技先沒有多大感受,畢竟剛播兩集。對于我個人來說,是在捕捉覺劇所沒有涉及到的歷史知識,是對于覺劇來說的一次補充,而不是單入為主,這可能也是《中流擊水》出品方不愿意看到的吧,好比是比賽場的替補了。
比較雷同的人物和故事的電視劇不要扎堆演。人的先入為主的觀念會把后來的劇打入冷宮。哪怕你再好!哈哈,有一個標桿立好了,先入為主了。其它再有誰去演基本上沒用了,不會被接受了。正如當年86版的紅樓夢。
歷史是認真的!還原真人真事就是對歷史最大的尊重,還原英雄事跡就是最好的電視劇!
《覺醒年代》:
因為你擁護真理,
所以真理擁護了你!
#影視雜談#
#電視劇中流擊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