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影視行業與普通生活脫軌多嚴重?看看端午檔票房冠軍就知道了
六月影視行業最傷害的現象,莫過于端午檔票房創歷史低谷,總票房未破5億元大關,還沒有五一檔冠軍《你的婚禮》一部電影的成績耐打。
對于原因,業內有人拿廣東地區特殊情況當理由,有人借機吐槽院線服務費問題,也有人質疑市場自五一檔開始便已經陷入疲軟狀態。
但,為何會疲軟?
最關鍵的問題行業都在回避:新片質量太爛。
端午檔競爭力較強的電影有三部,分別是鄭凱主演的《超越》、包貝爾執導的《陽光姐妹淘》,以及言情片《當男人戀愛時》。
三部電影,兩部評分未達及格線,口碑最高的《當男人戀愛時》也僅拿到6.9分,在爛片中挑相對不爛的環境下,觀眾想支持電影行業都難。
但為何在市場上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條件下,影視行業仍舊頻繁拿爛片來交作業?或許,從端午檔票房冠軍《超越》中能找到原因。
痛點題材搭配油膩內容
這部電影上線前網絡熱度發酵很給力,題材相對比較新穎,國人對短跑運動也擁有劉翔、蘇炳添等情懷加持,電影里不少競賽鏡頭都有致敬中國飛人的痕跡。
再加上男主角鄭愷為這部電影瘋狂增肥40斤,更讓宣傳充滿噱頭,不少人呼喊看到了阿米爾汗拍《摔跤吧,爸爸!》時的精神,非常吸引觀眾。
然而,當看完電影《超越》之后,你會發現同樣是演員為電影增肥,阿米爾汗增的是藝人匠心,鄭愷增加的卻是油膩脂肪。
一個原本可渲染熱血情懷也可傳遞體育生困局的痛點題材,在制作方的創造下,變成了一個中年油膩男的矯情大片,油到讓人不適。
故事圍繞短跑運動員郝超越展開,他經歷過亞洲冠軍的巔峰時刻,曾經風光一時,但在劇情正式展開之后,郝超越已經變成了中年失意男。
此時,他與妻子的感情出現問題,兩人唯一的房子也將要被銀行抵押,郝超越應該如何破局?經歷痛苦掙扎之后,他決定放棄自尊心找師弟吳添翼借力。
用小時候的情義脅迫一個國家級運動員代言假鞋?這放棄的不是自尊心,而是法律底線,更可怕的是,郝超越并沒有因此自責后悔。
合同的終止是因為吳添翼爆出了丑聞,郝超越的代理商主動毀約,房子仍舊要失去,此時,他居然跟吳添翼說扯平了……
我要求你代言假鞋是我不對,但你爆出丑聞害我沒能騙到代理商的錢是你的厚道,所以我們一人捅對方一刀算扯平了。
這樣的主角,觀眾如何能與他的痛苦共情?
善良賢惠的妻子被傷害后一再鼓勵勸解,卻被郝超越歸結為“我沒錢了,所以你看不起我”,如很多普信男一樣,永遠把女性失望的原因歸為拜金。
國內電影人總有一個神奇的能力,用一個好題材創造出讓觀眾大跌眼鏡的劇情,男主角的油比王思聰還要厚,劇情的雷比杭州還要多。
與《超越》相比,曾經口碑兩極分化的《中國女排》,都可以算封神之作了。
越來越懸浮的影視作品
電影佳作各有千秋,爛片花樣百出,但近期的爛片卻都存在同樣的問題,端午檔得分最高的《當男人戀愛》時沒能大爆,熱評第一總結很到位:
這是一個16歲時看會感動,26歲時看會想逃跑的故事。
包貝爾的《陽光姐妹淘》差評無數,但總結起來基本只有一個意思:不接地氣,一看就不是中國人的故事、中國人的生活。
可惜,觀眾的客觀點評沒怎么入大導演的耳,他更糾結于觀眾打差評是因討厭導演,客觀來說,討厭包貝爾的網友真沒有不知道導演是誰的普通觀眾多。
《超越》的油膩同樣也是源于故事的懸浮,幾乎沒有一個正確的創作取向。
視角沒有找對,普通觀眾不會愿意看一個普信男因為矯情自負而禍害他人,更不希望被禍害的人還要將他當成大寶貝去治愈的故事。
立意沒找好,自帶勵志感的運動題材,沒能讓觀眾看到為夢想全力以赴的熱血,也沒有讓觀眾感受到運動員在職業痛點中的深層掙扎。
電影傳達的立意應該是克服心態問題治愈人生,但看完全片之后觀眾更想呼吁角色們躺平,從中看不到對普通人的尊重,更看不到運動員的精神。
能看到的,只有一個實力跟不上心氣非要作天作地的男主角,以及莫名其妙的治愈結局,真實運動員的閃光與痛點,都沒有得到有力挖掘。
甚至,鏡頭畫風也充滿違和感,2020年的小鎮景象拍出了上世紀的觀感,片頭一群街坊擠在小鞋店看比賽的場面,秒回90年代。
影視人的生活與普通人的生活
而普通人為了20塊時薪通宵加班的生活,大多數明星可能也無法理解,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演技缺乏生活感,總是開不了竅。
《陽光姐妹淘》沒有演出中國姐妹淘的感染力,《當男人戀愛》時底層小人物的愛情一點也不底層,《超越》的中年治愈一點也不治愈。
電影人對普通人生活的理解充滿了各種“自我”理解:自我陶醉,自我矯情,自我感動,自我治愈,不懂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仍要拍普通老百姓的故事。
兩個群體的生活割裂太大,又怎么可能讓兩個群體真正共情呢?好的作品是打動普通觀眾,爛片的特點或者就是打動中國影視人了。
細數曾經大爆的口碑電影,你會發現能夠撩動觀眾的故事,永遠是與普通人生活接軌的故事,《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探討的社會矛盾。
《你好,李煥英》聚焦的普通母女情感,這些接地氣的故事,永遠不會被觀眾真正埋沒,想要好票房,先做好內容。
如果做不出讓觀眾驚嘆的高級藝術,那么至少做出真正能讓觀眾感動的故事,電影市場的疲軟,責任永遠不在觀眾與環境,只在電影本身。
當下影視行業與普通生活脫軌多嚴重?看看端午檔票房冠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