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本的裹挾,國產劇注水似乎已經成為一個顯性問題,表現之一便是集數的通脹。特別是近年來的各類古裝劇,集數屢次刷上限,其中不少人認為,電視劇注水或許與原著小說字數過長有關。
在下文中,輿情官將以小說字數與電視集數的關系為切入點,重新梳理電視劇注水的邊界。細究后,不難發現,小說體量與劇集體量相對平衡,有些良心劇作即使陣線拉很長觀眾也不會覺得是“裹腳布”,依舊有著高口碑。
小說體量與劇集體量不相匹配
作家韓少功寫過一篇題為《個性》的千字短文,指出當下小說創作出現兩個較為普遍的現象:“第一,沒有信息,或者說信息的重復……第二,信息低劣,信息毒化,可以說是”敘事的失禁””。實際上,小說創作中的弊病也是當前影視劇創作的弊病,劇集的膨脹與信息的重復與低劣不無關系。
因此,輿情官將以“百萬字”體量作為網絡小說的分界線,通過比較小說體量與劇集體量之間的差距,管窺劇集是否注水。(以下為具有代表性的劇目,不完全統計)
百萬字以內的小說,表中除《瑯琊榜》與《楚喬傳》小說字數超50萬字,其余都在50萬字以內;劇集數量上,除《步步驚心》(40集)與《瑯琊榜》(54集),其余劇集大多超過60集。有意思的是,這些電視劇的口碑與劇集體量剛好呈反比,甚至表現出兩極化的趨勢。
《步步驚心》與《瑯琊榜》口碑爆棚,且后者以9.2分摘得“豆瓣2015最高分大陸劇”,而《孤芳不自賞》、《將軍在上》、《楚喬傳》等劇卻連“及格線”也沒達到。兩極分化如此明顯,或與小說字數和劇集數的比例不無關系。
【資料圖】
而其實有的小說體量較小,本身故事節奏快,劇情內核精巧,但片方由于自身需要,則通過支線和慢鏡頭的方式注水?!秾④娫谏稀芬源罅繜o比“驚艷”的慢動作拖長劇情,男主盛一倫揮個扇子要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男主媽媽翻個白眼也要慢鏡頭;《孤芳不自賞》用慢鏡頭和大特寫注水,據統計,62集的劇情起碼有5集給了慢鏡頭;《楚喬傳》則是只拍完了原著小說的一半便生硬結局,強行拉長故事體量。
注水的方式太過明顯,拖沓的劇情不斷挑戰觀眾耐心底線,加上服化道脫離實際和演員業務能力不強等弊病,制作方的誠意觀眾看不到,就算是“大IP+卡司陣容”也躲不過口碑坍塌的結果。
百萬字以上的小說,宮斗題材劇占比最大,劇集數均從60起跳,且近兩年有虛漲的趨勢。不可否認,在小說體量本身就大的情況下,要想把故事脈絡講清楚,按理應該匹配足夠的劇集數,但是如果只是劇集量虛高而劇情未達到預期值,在觀眾看來就有注水嫌疑了。
據悉,《羋月傳》初剪是94集,后為了更緊湊又砍掉了13集,但播出版81集與小說字數的比值約為1.6萬字/集,低于《甄嬛傳》約2萬字/集。《羋月傳》播出后口碑也是高開低走,劇粉輪番吐槽鋪墊戲太過拖沓,看了一個禮拜還沒有進入主題,劇情上也是瑕疵頻出,邏輯掉線,“注水”成為最大槽點。
但是眾所周知,原著小說的體量轉化為電視劇,肯定是有出入的。小說中有大量關于場景、心理的描述性文字,在劇中要以實打實的劇情和人物表現來呈現,而這之間的轉換一旦出現較大的偏差,便會出現只增體量不增劇情內核的尷尬情況。
以郭敬明的小說為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情節不夠豐富,各類描述占據主要篇幅,幾萬余字的內容估計也才能拍出一集電視劇的體量。而《幻城》小說僅13.1萬字,本來情節就很寡淡,硬是改編成60集的大體量,劇情生硬無趣注水明顯,口碑只能再創新低。
套路失靈,觀眾審美迭代
那就反套路
其實,追本溯源的話,電視劇集不斷膨脹還得歸因于大女主戲的濫觴,從《甄嬛傳》、《羋月傳》、《楚喬傳》再到《扶搖》等劇,古裝女性成長題材劇一再被消費,似乎正在或已經達到了瓶頸。如果我們把其中類型相同、甚至是原班人馬打造的劇集拿來對比,很容易就能發現,無論是口碑還是收視率都在走滑坡路。
《甄嬛傳》與《羋月傳》均由鄭曉龍團隊打造,仍由孫儷主演,但口碑卻是兩極分化,前者豆瓣評分逼近9分,而后者卻連及格線都沒達到。對大部分觀眾來說,《甄嬛傳》雖然很長,但是劇情不拖沓,跌宕起伏、環環相扣,并不會有注水的感覺。而到了《羋月傳》,角色類型和故事情節并無太多新意,與觀眾期望值形成落差,便會覺得是主創團隊沒有誠意。
同樣還有近幾年頻繁霸屏的“大女主”楊冪,去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社交熱度高居不下,成為2017首部現象級大劇,而今年楊冪再度出演同類型的《扶搖》,臨近大結局播放量才堪堪120億,而去年同時期早已突破300億關卡,遠不及預期。
在觀眾審美迭代迅速的當下,單靠“復制”就想再創爆款輝煌,是不切實際的。這一屆的觀眾真的是很“苛刻”,一旦舊套路跟不上她們的新思路,立馬棄?。贿@一屆的觀眾又很“寬容”,一旦感受到了主創團隊的誠意或者劇情的新意,立馬化身“自來水”瘋狂安利。最近強勢出圈的《延禧攻略》就頗值得說道。
《延禧攻略》總共70集,同屬大體量陣營,但是觀眾并未覺得注水,反而憑借快節奏的劇情,反套路的人設與超乎預期的服化道,口碑低開高走,豆瓣評分現已穩定在7分。相比于以往大女主戲“眾星拱月”般凸顯女主角,女主魏瓔珞一改以往“清純無害”的人設,脾氣火爆,十分“社會”。
總而言之,對于改編作品來說,不狂刪濫減,不過分添枝加葉,尊重故事,尊重觀眾,才能得到市場的尊重。即使類型劇頻出,只要勝在有誠意有新意,也能拿下觀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