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弗利山警探》的導演阿爾迪接受了《THR》的專訪,他談論了流媒體平臺的熱門作品。《驚奇女士》的初期收視率很好,有些人擔心這部劇集的后續票房,因為迪士尼按照“爆米花電影”的模式打造這部作品。阿爾迪看好《驚奇女士》的后續票房,尼婭·達科斯塔給這部劇集設定了優秀的核心理念,核心理念出色的電影或者劇集,它們的后續票房相當出色。《阿凡達》在重映的時候依然獲得了超高的收視率,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這部電影的核心理念很好。當然,導演和編劇的創意也很重要。阿爾迪看好《驚奇女士》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尼婭進軍了超級英雄系列,女性電影人的思維方式值得推敲。
尼婭計劃創作《蝙蝠少女》,這是阿爾迪在專訪中透露的內容,看來這位導演想要橫跨漫威與DC的宇宙電影。很多人覺得《蝙蝠少女》與伊曼·韋拉尼參演的《驚奇女士》有著共同之處,主角都是少女英雄,她們都要為了性別平等而斗爭。既然尼婭已經把握了少女英雄的精髓,她執導《蝙蝠少女》應該不是難事。不過大家還是有些擔心——橫跨DC與漫威的演員很多,JK西蒙斯等人在兩家漫改電影巨頭都取得過成功。然而橫跨兩家影業的導演容易碰上“吃力不討好”的局面,喬斯·韋登就是典型例子,他創作的《正義聯盟》在票房撲街之后,他很難得到宇宙電影領域的青睞,很少有人記得他執導《復仇者聯盟》還算成功。
如果尼婭能夠創作《蝙蝠少女》,她的計劃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不過這位電影人的初衷沒錯——少女英雄是漫改電影領域的突破口,此類作品在未來有可能成為主流。若是少女英雄的關注度直線上升,這也是《驚奇女士》后續票房能夠提升的關鍵因素。對于迪士尼頻道的劇集來說,票房實際上就是觀眾們的訂購量,從這部系列的預購量來看,預購《驚奇女士》全集的影迷們已經占據了迪士尼頻道用戶的1.2%。要知道流媒體時代的用戶非常分賽,迪士尼頻道的結構龐大,該頻道的用戶不見得就是科幻片或者超級英雄系列的粉絲。一部作品的預購量只要超過了百分之一,已經很厲害了。
阿爾迪到底是專業的電影人,他不僅從市場的角度分析了《驚奇女士》的后續票房,他還從創作的角度看待這部作品。在這部系列推出的初期,很多人覺得《驚奇女士》就是女性版本的《美隊》,在尼婭的作品當中,大家需要觀察拉爾森是否把“權杖”交給了韋拉尼。由于該片的主演與導演都是有色人種,顯然《驚奇女士》不僅要強調性別平等,還要展現種族平等。尼婭試圖通過這部系列展現很多元素,有很多隱藏的東西需要反復觀看才能看出來。阿爾迪還強調了一個事實——雖然關于《驚奇女士》的報道很多,然而他覺得無論是漫威工作組還是迪士尼頻道的宣傳組,他們都沒有認認真真宣傳過這部作品。
(資料圖片)
這種漫不經心的感覺在《英雄無歸》之前也有所展現,當然這不會妨礙《蜘蛛俠》三部曲繼續刷新票房方面的記錄。《驚奇女士》還有其他方面的賣點,后續票房也會從這些細節當中展現出來。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縱觀很多后續票房很好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些影片或者劇集存在著“未解開的謎團”,《驚奇女士》也具備了這些特質。雖然尼婭在超級英雄系列方面仍舊是新人,但是她也清楚這些特質,從她在電影學院的發言就可以看出來,她能夠迎合時代,而不是去刻意改變超級英雄系列的結構。所以說,阿爾迪看好《驚奇女士》的后續票房。
關于尼婭的計劃,有些人可能會說一位導演不太可能同時弄好DC與漫威的作品,不過個人認為《驚奇女士》不具備MCU的典型色彩。同理,《蝙蝠女俠》也是DC那邊的邊緣作品。所以說,尼婭計劃創作《蝙蝠少女》,不影響電影人在風格方面的跨越。諸如《黑亞當》才是這一階段計劃當中,具有DC典型特質的作品,畢竟少女英雄對于漫威或者DC來說,還處于初級階段,這種系列至少在這幾年不可能成為核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