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在死亡面前都是脆弱的,尤其是當(dāng)遇上絕癥—癌癥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希望和珍惜,用愛發(fā)光,戰(zhàn)勝病魔。
在劉德華的《拆彈專家2》、開心麻花沈騰常遠(yuǎn)喬杉《溫暖的抱抱》,以及郭敬明的《晴雅集》三重夾擊下,一部平淡的抗癌題材電影脫穎而出,《送你一朵小紅花》贏在哪里?其實,從劇情來看,《送你一朵小紅花》并沒有特別之處,而她的淚點可能是戳中了人性的弱點,當(dāng)人面臨死亡時,誰都會害怕,尤其是絕癥“癌癥”,在親情面前,希望和愛才最珍貴。
劇中有一個特別的片斷,當(dāng)韋一航(易烊千璽飾)的媽媽陶慧(朱媛媛飾)看著有胳膊有腿的健康人抱著自己的孩子沿街乞討時,她情緒爆發(fā),但想想身邊坐著患癌的孩子后,媽媽的同情心和善良還是讓那個平時三毛五毛都要砍價的她遞給了乞討人100元錢,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善良與同情打破了金錢的束縛,愛是屬于人類的。
對于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看病難看病貴猶如一把利劍懸在心頭,在抗癌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同樣有所體現(xiàn),《送你一朵小紅花》沒有去追溯對病的治療,包括昂貴的藥物,而是聚焦在兩個年輕病患身上面對生死的態(tài)度。兩個年輕人,本該與眾多青年一樣有著無比燦爛的未來,但是都因曾經(jīng)患癌留下了常人無法忍受的陰影,這樣的病即使康復(fù)了,也有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理想和現(xiàn)實對于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韋一航從小就有探險世界的夢想,但實際上他從小到大連本市都沒走出過。同樣,馬小遠(yuǎn)((劉浩存飾))也有去冒險的理想,但她同樣難以遠(yuǎn)行。
對于這樣的劇情,有網(wǎng)友評價:“原本是帶著沉重的心情看小紅花的,沒想到被溫暖到了。電影沒有過度哀傷,也沒有刻意正能量。患病的無助絕望痛苦和自卑,沒有刻意回避,而是在掙扎的過程中,用一點點小火花來溫暖他們。”
小火花是什么,就是對待生與死的樂觀,人都會死,人都怕死;當(dāng)面對死亡時,周圍人的鼓勵更顯彌足珍貴。
當(dāng)然,這部電影還有肯定的地方就是演員易烊千璽的賣力演出,劇中,為了貼近人物形象,易烊千璽不惜剃光了頭,很好的詮釋了韋一航這個患癌年輕人的角色,這一點也得到了廣大網(wǎng)友和觀眾的好評。
關(guān)鍵詞: 人性的弱點 面對死亡 廣大網(wǎng)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