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戰爭電影成了現在電影市場的主旋律。各種大的戰斗場面讓觀眾咬緊牙關,面對面感受戰爭的殘酷和兇殘。
《長津湖》系列電影的出現,將戰爭電影推向了高潮,不僅耙進了57億票房,還獲得了口碑。主演吳京被觀眾調侃“唯一能打敗吳京的就是下一個吳京”。
但其實《長津湖》之所以能受到觀眾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主演陣容,更是因為一幕幕刺激觀眾淚腺的戰爭場面,讓觀眾忍不住為之感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用戰爭片刺激觀眾感官,擊中觀眾內心,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但自《長津湖》以來,一直沒有能收到的作品,這也讓很多觀眾感到失望。
好在網絡大電影放大,經典軍旅劇《我是特種兵》原班人馬齊聚,推出了一部優秀的戰爭大片《狙擊英雄》。
不愧是經典演員陣容,出手不凡。首映直接拿下飆升榜榜首。也就是說如果國產片拍到了這個水平,早就超過歐美大片了好嗎?
說英雄,何為英雄?
《狙擊英雄》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講述了被志愿軍連長高占奎發現的采集天才任東風的故事。兩人通力合作,共同占領了伊馮王,并在戰爭中取得了許多杰出的成就。最后,他們與美軍的精英狙擊手對峙,取得了勝利。
對于戰爭片來說,最大的忌諱,也可以說是最大的雷區,就是把戰爭弄成神仙下凡,主角用各種子彈都打不死的那種。
《狙擊英雄》可以說是真正避開了這個雷區,因為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網絡電影,沒有太多資金去刻畫戰爭的大場面。
而是用悲劇環境塑造小人物,用小人物的大無畏精神成就真正的英雄。什么是英雄?
班長高占奎絕對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人物,是戰場上戰友的守護神,是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戰神。
然而,這還不是最讓人感動的。老編輯最佩服最放不下的,就在這部片子里,雖然最后的目標是為了我們的國家。
而家國榮譽感只是在道德層面上,而是在“國與家之仇”中側重于家庭。作為全連的主心骨,高占奎眼看著自己的兄弟一個個倒下。他能做的,也是他必須要做的,就是為這群兄弟戰友報仇。
不要說太多,這種作為人而生的真摯情感才是最能打動人的,不用刻意渲染也能讓觀眾面對面感受到。
不僅如此,對于戰爭片來說,犧牲是必不可少的,但這種犧牲的知識是偉大的。很多戰爭片為了升華主題,做了一些“白送人頭”的操作,確實很難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而在《狙擊英雄》里,每一個犧牲的士兵都足以讓人落淚,大大咧咧的大頭想戰后回家看看我媽。
王慶,高魁的寵臣,想回家嘗一口媽媽做的雞燉蘑菇,但這些簡單的愿望,只能用自己忠誠的骨頭埋藏在異鄉的深處。僅此一點就已經讓人感到極度的凄涼和擔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該片只是一部小預算的網絡電影,但在鏡頭語言和大場景呈現上也是如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卻什么都有。當然,它們比不上那些動輒上億的,但不影響觀感。
相比眾星云集的電影
《我是特種兵》熱血回歸,還是當初的味道
,《長津湖》的演員陣容確實不強,但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主演絕對是觀眾的老熟人。
直到現在,仍被無數觀眾津津樂道的《狙擊英雄》原班人馬,帶血歸來。也就是說這個陣容足夠讓人期待了。
首先,在各種軍旅題材電視劇中客串的任天野,在《我是特種兵》中飾演連長高占奎,硬朗如初。
但與之前的角色略有不同,高占奎的身上既有硬漢氣質,又有一絲鋼鐵柔情。當他的兄弟們一個個倒下的時候,淚水順著眼角滑落,他不需要額外的臺詞。一個眼神就足夠同情了。
同樣在《狙擊英雄》中各種亮相的趙荀,也參演了電影《我是特種兵》,但與任天野的突破相比,趙荀還是一如既往。
也可能是之前的角色太深入人心,看趙荀演的都有點別扭,包括他在片中演的大頭。
出來的時候給人一種很可愛的感覺。高占奎受傷的時候,直接雙手捂著胳膊說:“疼就咬。”他一伸一縮,就暴露了角色的大大咧咧。
同樣,演過很多《狙擊英雄》電影的何大也回歸了。這三個人湊在一起,直接就是“鐵三角”。不僅演技在線,懷舊氣息更是直接彌漫。
除了這三位,《妙蓮》的男主角周惠林也驚喜回歸。作為一個國家一級演員,他現在還在演什么就演什么,一副軍事家的樣子,讓人看了就安心。
總而言之,電影《我是特種兵》雖然只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網絡大電影,但無論從質感還是故事內容來說,都是一部合格的戰爭電影。
而《狙擊英雄》的成功也說明如今的觀眾比假演員陣容更看重質感和內容。你覺得這部電影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