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假話背后都藏著欲望
“每一句假話背后都藏著欲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是“法國第一帥導”——弗朗索瓦·歐容的50歲生日。
看到這個年齡夏BB心情復雜,一是歐容作為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活躍的導演,產量穩定幾乎年年見,除了戛納其它獎拿的也不少,他居然才50歲,真·青年才俊。
二是這個不按常理出牌、先鋒又大膽的鬼才也年至半百了呢,畢竟歐容在夏BB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副年輕帥氣的模樣。
之前為大家介紹了一部備受矚目卻依舊陪跑戛納的《雙面情人》,比起電影,導演歐容更值得說說。
▲mv方式打開歐容的片場
歐容出生于中產家庭,父母為知識分子。他的拍片生涯一帆風順,就讀于法國電影最高學府,學生時代拍短片時就引起了注意。
歐容到現在已有17部長片,才華出眾還高產,是法國電影屆和媒體的寵兒。
在歐容身上,最為人注意的就是他本人的性取向和他拍攝的題材,幾乎每部電影都會有各色各樣的“酷兒”元素。
▲看圖知攻受
酷兒電影往往由于導演本身的性取向,從來沒有把“同性戀”當成一個問題,只是將它作為事實擺在觀眾眼前,這樣超然的態度自然會影響到觀眾。
歐容也同樣,早期的短片《夏日吊帶裙》中就能看出他對性別標簽的不屑一顧。15分鐘內,在夏日燥熱的背景下,同性、異性、雙性應有盡有。
當短片中的少年穿上艷麗的連身裙奔向自己愛人的時候,這也標志著他們在這種睡來睡去、睡男睡女的任性游戲中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禮,找到了自我認同。
這部短片想探索的絕不只是性取向。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知道自己是“男”是“女”,不覺得自己是“同性戀”或“異性戀”。歐容想要捕捉青少年身上的不確定性,他們流動而朦朧的性別意識。
《夏日吊帶裙》中對流動的“性”的探索,一直延續到了2014年的《新女友》中。拍攝《新女友》的想法歐容九十年代就有了,異裝、同性、雙性,這樣的題材會吸引歐容并不意外。
以《新女友》中的男主角戴維為例子,他生理為男性,但作為異裝癖,性別認同是女性,性取向卻是女性。
戴維對于自我的認識,一直處在流動中,在為死去的妻子更衣的時候,“穿女裝的欲望”才再度復活。
▲沖著這個絕美的畫面都該去看電影
最后穿著女裝的戴維被喚醒了,也標志著他作為"女性"的重生。
當然擅長雙線敘事的歐容還埋下了另外一根線,女主克萊爾在閨蜜死后,和變裝之后的閨蜜老公,戴維成為了新“閨蜜”。
而克萊爾的同性傾向,被壓抑的欲望,對身體探索的企圖也漸漸被重啟了。
歐容在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是,“只要有愛,欲望就可以流動”,這也被投射到影片的烏托邦式美好結局。
可能正因為歐容的影片的酷兒性太超前,提名可以,但還是很難被三大電影節選中拿出來大力宣傳。
所以不必執著于他作品中同性元素,因為在他的電影中“性”從來不是一個固定的標簽。
而他本人的性取向?
“在歐洲,首先你是個導演,gay只是一個關于你的事實罷了。”
永遠不是從獵奇上抓人,畢竟在這些故事之下,暗涌著的人物復雜心理才是歐容最大的特點。
那部驚世駭俗,直面欲望的電影《花容月貌》,講述花季少女伊莎貝拉的援交之路。
不缺錢但沉迷賣淫,伊莎貝拉熱衷于對未知及自己情欲的探索。歐容指出,伊莎貝拉的行為完全出于本能。
所以援交這個話題不論看起來多么道德敗壞,歸根到底,還是講述青少年如何尋找自我,如何認識自己身體里的欲望。
歐容不帶道德判斷和社會成見地塑造人物,以此還原法國中產階級家庭少女的成長故事。
順帶一提,女主角瑪麗恩·瓦斯是模特出身,初次擔綱女主角便奉獻了非(超大)凡(尺度)的表演。今年的《雙面情人》也同樣由她主演。
歐容不止模糊性別、性向的界限,電影風格也難以界定,就像他經常重復希區柯克的殺人真經:要把愛情場景拍的像兇殺,把兇殺場景拍的像愛情。
在他的電影里,不論是否發生了什么懸疑,卻總是能營造出一種讓你膽戰心驚,懷疑下一秒會發生什么的氣氛。難怪有人把他比作希區柯克的繼承者。
這種精神在《泳池情殺案》中得到了極佳的體現,少女上一秒還在泳池里和一位男性"玩耍",下一秒就用石頭砸死了他。
當然這場兇殺案是否真的發生了?還是只存在于偵探小說家的幻想中?又被劃下了問號,隱藏在了霧霾之中。
第一部短片《全家福》也沒有在怕的,毒死媽媽,刺死姐姐,勒死爸爸。如此情節被濃縮在了7分鐘里。
但從《沙之下》開始,歐容收回了這些獵奇的情節,懸念依然存在,不過是轉向對內心世界的探索,更具大師風范。
《沙之下》講述大學教授瑪麗與丈夫幾十年夫妻生活平淡如水,而丈夫突然的失蹤打破了這一切。
最后影片也沒告訴我們,丈夫是自殺了還是逃離,雖然夫妻朝夕相處,但是隔閡卻如此之深。
就像年初出了資源的新片《弗蘭茲》,很多人說這部片子沒有“酷兒元素”,很不歐容。夏BB心想,那是你們一點都不了解他啦(驕傲臉)
▲當然多次讓觀眾懷疑兩位男主間的純友誼,是歐容故意調皮了
雖然是歐容之前沒接觸過的歷史題材。不過,在這部黑白歷史片中,他對人物復雜感情的探索卻沒變,和《沙之下》一樣,藏在了生活化的鏡頭里。
《弗蘭茲》在威尼斯的首映,好評不斷。通過這部電影,歐容也證明了自己能用非常冷靜而日常的方式,講述一個感情張力極為強大的故事。
歐容經常運用人物的幻覺來表達人物深處的欲望。《沙之下》中,瑪麗幻想兩個男人撫摸自己。
《新女友》中女主與閨蜜上床的幻覺,揭示她從小就有的les情結。
雖然充滿混亂,但看歐容的片總是舒服的,充滿巧思的結構和精致的畫面一直讓人贊嘆。
▲哭著打碼,歐容是真的很會拍(床戲)
光影細膩,顏又好▼
《八美圖》中復古的色彩和場景設置像一幅幅油畫▼
作為地地道道的中產階級孩子,歐容的審美品味沒得說。
在《花容月貌》中,學生們背誦蘭波的詩歌《沒有人在17歲認真》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也很符合女主青春期“不認真”的心理。
除了主演,其余都不是職業演員,有些直接就是找的高中生,用紀錄片的方式拍攝完成,因為歐容想要在這些青澀的聲音中“抓到一些青春期的脆弱和美感”。
▲敏感如小鹿般的年紀,詩歌,非常浪漫動人的一段
音樂品味也同樣,他說:“用一首恰當的歌可以省四頁紙對話?!?/p>
短片《夏日吊帶裙》中少年在一首浪漫的BangBang中起舞,這首歌也是澤維爾·多蘭在《幻想之愛》中幾乎濫用的曲子,你們這個圈子啊……
歐容尤其愛用雙線敘事,是制造懸念的專家。新片《雙面情人》就是通過女主和一對雙胞胎兄弟的關系并進推動。
而歐容那部入圍法國凱撒獎六項大獎的集大成之作《登堂入室》,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是一直為影迷們津津樂道的。
以邪魅男子高中生克勞德的小說創作為明線,以他闖入同學拉斐爾的家庭生活為暗線。
將小說的可能性加入影片,我的學生是不是搞了他朋友的媽媽?
我的學生到底睡沒睡我老婆?
擁有上帝視角的觀眾也無法分清故事虛實。
到最后,老師作為現實人物甚至出現在了文學世界里,讓人屏息凝神。
歐容將文學創作和現實生活合二為一,組成了本片獨特的結構。
就像本資深歐吹也沒法看穿歐容,給他下個定義,因為他掌握各種題材都是那樣得心應手,一直很“穩”。
歐容才50歲,看看他下一部的電影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故事,依然是讓人興奮的一件事。
他的動畫不能看,得甩起頭來嗑
這張東方面孔,憑什么嚇尿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