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12月20日,知名編劇張家魯、新麗電影CEO李寧、制片人張宇等出席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電影創作論壇,討論中國電影人怎么立足國際視野,講好中國故事。
幾位嘉賓都表示,現在最緊要的事情是做好中國電影,把觀眾請回影院,讓電影行業的企業先活下去。
新麗電影CEO李寧說,現在的形勢非常嚴峻,電影企業活下去是第一位的。“我覺得中國電影現在需要中國視野,先做好中國的電影,想辦法讓中國觀眾回到影院,喜歡看我們的電影,然后整個的電影產業鏈無論從學術研究、創新、投資、制片、宣傳、發行、放映這條產業鏈才能復蘇,復蘇起來才可以真正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們十四億人包括海外的中國人其實已經占了地球的很大一塊,但是我認為講好中國故事先要對得起中國觀眾,把中國觀眾請回電影院,讓他們喜歡和支持中國電影的發展才有希望,現在先別談國際視野了。”
從最現實的盈利目標出發,新麗電影沒有貪婪地做全類型的投資或嘗試,而是主要集中在擅長的喜劇類型上。“現在的大環境下,我們新麗電影的邏輯就是堅守自己比較擅長的類型化的東西,因為這個類型化的東西在劇本和前期研發過程中和中期在拍攝包括選角包括后期制作、宣發上相對來講形成一個比較完善和成熟的有一定把握的運作邏輯,這種運作邏輯會支持我們企業在競爭激烈、錯綜復雜的電影市場上能夠保持我們活下去的機會。”
知名編劇、監制張家魯也說活下去是現在的首要目標。“今天我們做電影不管商業片、喜劇片或者文藝片,目前中國電影最大的回收市場都還是在國內,海外占了非常小的部分,其實我們在做片子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希望以國內市場為主,現在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活下去,不管是在創作端、制作端、發行端、院線端,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制片人張宇說自己的看法跟李寧完全一致,就是得先想辦法活下去。“今年做電影非常難,因為我自己是制片人,基本上只能靠做項目活著,沒有工資也沒有任何人養活,只能靠不停地做項目,項目賣了錢拿到分紅就可以繼續做項目,今年做項目非常難,我們現在更應該做到的是講好中國故事,讓觀眾先回到電影院,現在電影市場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