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集《縣委大院》正式迎來了大結局!
(資料圖片)
當然這樣的結局是相當圓滿的,雖然梅曉歌任期結束,正式離任,但是也收獲了自己的小家幸福有了孩子,當然他更是留下了好名聲,成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好書記。
而對于縣長艾鮮枝來說也受到了梅曉歌的夸贊,表示如果有機會還想一起共事。林志為和何亞萍終于修成正果父母接受領證結婚,林志為也放棄了辭職打算決定留村繼續做書記,同時環保官司也打贏了,而長嶺村土地流轉試點工作也是成功推進,鄉親們的日子是越來越好。
不過,對于《縣委大院》來說終究還是無法成為下一部《山海情》,這是從該劇播出以來就被拿來和《山海情》做比較的,畢竟有著相同的班底,雖然時代不同,但是內核還是相同的,可是如今隨著大結局會發現,《縣委大院》與《山海情》還相差甚遠。
拿到豆瓣9.2分的《山海情》,對于《縣委大院》來說已經不敢奢望,正午陽光自己的模式也并不好復制,三大敗筆的存在,《縣委大院》無法成為又一部高分爆款了。
第一大敗筆,演員的敗筆
與《山海情》一樣,《縣委大院》的演員都是好演員,甚至有著重合性,而這樣的重合性不單單是演員方面,還有角色方面,一些角色的設定上都是一致的,可終究還是落下了不少詬病。
從黃磊到胡歌,再到萬茜、劉濤,有男演員有女演員,有些是演技問題,有些是角色設定問題。
黃磊是最先受到詬病的演員,表演上或許沒有多大問題,可是問題是讓人出戲,這是與其這些年頻頻亮相綜藝息息相關的,過度消費、曝光自己,最終在如此正劇中讓人出戲,雖然戲份有限,但是卻打了個頭陣,自然讓他承受著最為猛烈的口誅筆伐,一下子讓所有類似的演員都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一記教訓真的夠疼的。
萬茜、劉濤的問題都是老問題,但是顯然戲份也都十分有限,尤其劉濤,對于整個劇情來說可有可無存在,所以無傷大雅。
胡歌最大的問題,是角色設定問題,整個形象氣質的出入,無法讓大眾認為他是一個縣委書記,即使如今大結局了,甚至依然沒有讓人信服。
當然,有有問題演員,那么自然就有驚艷演員。
表演排在前列的自然是一眾實力配角們,尤其后來愈發驚艷的三寶主任,真的是可以排在前列的一位戲骨,飾演三寶主任的是演員任程偉,整個形象氣質高度契合,表演上更是無可挑剔,真的演活了一個村主任,不少觀眾或許都被他圈粉了。
而與之對應的當屬張新成飾演的林志為,從一個小職員到駐村書記,他的成長可謂迅速但是也最為能干,看到他就讓人看到了《山海情》中黃軒飾演的馬得福。
優秀的演員還有許多,那些鄉鎮村一級的干部們個個都是出彩的,除了幾個主角,該劇真的是配角要超越主角的存在。但是與《山海情》相比就是缺乏足夠有力的幾個主角。
第二大敗筆,劇情的敗筆
看完24集的《縣委大院》你都記住了什么?
或許真的沒有多少。
這便是該劇在劇情上的一大問題,劇情上的稀碎,無法形成有力貫穿始終的主線,而是有著太多支線構成,造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凌亂不堪,不夠系統深化,大多數都是點到為止,自然無法讓人記住。
從起初的拆遷問題到后來的醫改,還有招商引資、環保,土地流轉等,雖然這些問題都是時代下的重要問題,可是每個問題的處理上都沒有形成足夠的戲劇張力,讓劇情上顯得松散無力,更多是喊口號,然后通過幾個關鍵事件就處理解決完畢,導致不夠深入有力。
反觀《山海情》在主線之下,對于問題的解決都是深入的,甚至都有著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演繹和講述,最終讓人能夠代入共情。
《縣委大院》確實解決了許多問題,可是五年之后,觀眾感知到的變化并不算太大,似乎又什么都沒有解決。
第三大敗筆,現實的敗筆
《縣委大院》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劇,從開頭到結尾,每一個問題都是現實的,從開頭的拆遷到大結局的土地流轉,可是會發現現實中透露著某種理想主義,一切問題處理都過于理想化狀態,又讓它看起來不夠那么現實,似乎在編織了一個美夢,皆大歡喜,功成身退,太過圓滿的結局,是現實,但又不夠現實。
《山海情》也是現實的,也是理想主義的,但它所編制出的現實理想主義能夠讓人信服,一方面年代久遠,觀眾直觀感知有限,另一方面確實劇情講述、人物刻畫都讓人代入共情,反觀《縣委大院》基本上的故事都發生在當下,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能夠感知一些,所以弄不得半點虛假,一旦不夠直接犀利,那么觀眾就能夠明白如此講述的用意何在,而在劇情呈現上又顯得稀碎而淺嘗輒止,更是無法讓觀眾代入其中,與之共鳴,最終導致了某種割裂之感。
沒有像《山海情》那般的共情共鳴,是《縣委大院》的一大問題所在。
對于《縣委大院》來說,總體來說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看完之后,無法形成像《山海情》那樣的內心觸動感,只能說遺憾可惜,《山海情》終究是無法復刻的!
關鍵詞: 縣委大院大結局 三大敗筆 無法成為下一部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