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在影視作品中尋找治愈和慰藉,許多以溫暖為底色的影視作品因此掙脫了時間的束縛,每年都會在冬季限時“返場”,成為了一份陪伴,一種冬日儀式感。
比如初雪的降臨,是開始重溫《請回答1988》的訊號,人們將沉浸在雙門洞的世界里,度過漫漫寒冬。《武林外傳》更是無處不在,當片頭曲“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請打招呼”響起時,觀眾似乎真的走進了同福客棧,看到他們在嬉笑打鬧中對自己說:“生活里的煩心事都放一放,沒什么大不了的。”
“嘿朋友。”/豆瓣《武林外傳》
(相關資料圖)
世界上沒有烏托邦,但幸運的是,影視作品擁有為人們創造烏托邦的超能力。那些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電子羽絨服”的影視作品,不僅是溫暖的象征,更是一味良藥,能不動聲色地療愈不安迷茫的人心。
它熨平了愛的褶皺
它重新塑造了我的愛情觀
年輕人的愛情,和卑微說“不”
在這一年,出彩的愛情劇幾乎已經跳離了灰姑娘等浪漫敘事,瑪麗蘇所編織的童話很難再引發群體性共鳴,人們更傾向于在具有生活感的愛情劇中,尋求一種平衡、一次和解。
這促使愛情劇在俊男靚女的法則之外,又多了一條被審判的標準,人們更偏愛具像的男女主角。像秦施這樣——34歲、鉚著勁在職場晉升、家庭關系不太和諧的單身女性,開始在《愛的二八定律》中成為主角。
秦施這樣的角色更引起現代女性的共鳴。/《愛的二八定律》
她身上有很多可以被延伸的情緒,比如職場上對大齡單身女性的歧視、父母喋喋不休地催婚等,都相當具有話題性,但劇中卻避免了“苦大仇深”式的敘事方法,而是巧妙地放大了秦施身上“圓滑”的一面,使她在生活和事業上都游刃有余。
秦施不是怒其不公便要奮起反抗的正義天使,即便她心里不認同誠與慧律所對單身女性的敵意,但在她單身匹馬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她先按照誠與慧的價值觀編造謊言,對外宣稱自己已經結婚了,然后想要等到進入高層去改變這個不公平的現狀。
男主陽華也不是天降的霸總,而是在家做“全職兒女”的資深宅男,他不上班、不社交,整日與股票、烏龜為伍。他和秦施間沒有一見鐘情的浪漫邂逅,在得知秦施用自己的照片蒙騙眾人時,他一度氣得火冒三丈。
正是這樣入世的男女主角和情節表達,讓許多人在輕松愉悅的同時,打消了一些對年齡的焦慮,秦施的處世態度也解開了一些人的心結,他們不再鉆牛角尖與外界頑強抵抗,而是開始向內探求自己。就像劇中所說,“牢牢握住眼前百分之二十重要的事,百分之八十不重要的,管都別管”。
“牢牢握住眼前百分之二十重要的事,百分之八十不重要的,管都別管”/《愛的二八定律》
在當下,年輕人對戀愛的描述,又增添了“速食戀愛”“酒肉情侶”等新詞匯,這是許多人渴望避而遠之卻無法逃脫的戀愛模式。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里,健康的親密關系更顯得珍貴。在生活中見慣了被新鮮感支配的愛情,讓許多人忘記了該如何沉淀下來,一些影視作品則成為了好的范本。
在年初爆火的《開端》里,愛情雖然不是主線,但肖鶴云和李詩情在一次次生死循環里攜手共進退的情感,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并肩而立的愛情,解讀出了“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浪漫。
是誰又在為愛情流淚。/豆瓣《開端》
《余生請多指教》中所呈現出的則是細水長流、雙向奔赴的戀愛模式,林之校在大學即將畢業時父親突患癌癥,遇見了想要放棄外科醫生事業的顧魏,對彼此而言,這都是人生的低谷。正是在這樣的陣痛中,他們相愛相知,共同成長。
誰不羨慕雙向奔赴的愛情呢。/豆瓣《余生請多指教》
《夢華錄》的故事背景雖然是在古代,但趙盼兒面對歐陽旭這個負心漢時的果斷決絕,仍穿越了千年時空讓觀眾倍感振奮;宋引章輕信男人的“戀愛腦”,也引起了一輪反思。這都讓觀眾感受到了積極的親密關系所帶來的力量。
當然也不能“挖野菜”,當“戀愛腦”。/《夢華錄》
今年“王寶釧挖野菜”翻新被嘲、“談戀愛不如搞事業”各種言論甚囂塵上,可以看到,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人的愛情觀也在發生變化,自我開始覺醒,而這些影視作品,就像是一個溫熱的熨斗,撫平了人們心中愛的褶皺。
生活就是一波三折
它拍落了我肩上的灰
近兩年,人們似乎比以往更容易體會到挫敗感,失去工作機會、在獨木橋上被擠掉的風險變得更大了些。環境的急劇變化,讓許多人踏上了不可控的人生列車。
這些挫折,在影視劇中也同樣發生著。比如《夢華錄》,它的爆火絕不僅是因為俊男美女的甜蜜愛情,其在古代生活中升華出的共通的生活哲理,才是讓人們欲罷不能的根源。
雖身為女主,但趙盼兒身上卻少有主角光環,想在東京城里立住腳的她,創業路一波三折。最初趙盼兒選擇了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做起,將自己在錢塘開的“趙氏茶坊”“搬”到了東京。雖然趙盼兒茶藝了得,但開業幾天后生意就冷了下來,經過調查,趙盼兒才明白,自己將茶坊開在馬行街,雖說是做到了街上的獨一份,但這條街上都是來去匆匆的行人,相較于點茶,他們更愛喝便宜大碗的散茶。于是,她改變茶館經營方向,轉向愛喝點茶的文人雅客,便有了名噪京城的“半遮面”。
神仙姐姐真美。/《夢華錄》
往后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風順,在擴張酒樓的過程中,趙盼兒一度面臨破產。時不時跳出來搗亂的池衙內,也給趙盼兒制造了很多難題。許多做生意的觀眾,在趙盼兒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期創業時的狼狽模樣。
劇中配角的塑造同樣是出彩的,比如中了進士卻不得重用的杜夫子,只能在書院教書,因為近視嚴重,分辨不清遠處的人,常常被頑童們捉弄。但他卻和趨炎附勢的歐陽旭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即便在這樣的處境中,他也懷著讀書人的仁愛之心,贏得尊重、收獲幸福。
它傳遞出了這樣一種精神氣質: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垂頭喪氣里丟失勇氣。
這不是個例,講述豐蘭息和風惜云歷經朝堂變幻最后歸隱山林的《且試天下》,也同樣帶給了許多人再堅持一下、等待柳暗花明的勇氣。
《開端》是在主角極度迷茫、困惑、懷疑自己的狀態下,展開了敘事。肖鶴云和李詩情一次次在公交車上醒過來,重復地經歷爆炸和死亡,公交車的環境一成不變,但觀眾能清晰感受到角色情緒的變化。
他們從最初的不安和束手無策中走了出來,在慌亂的環境中保持著理性思考,一步步抽絲剝繭,最終找到了答案,阻止了爆炸的發生。這是一場精彩的懸疑敘事,但沉浸在其中的觀眾,也深刻感受到了在不確定中做確定的自己的堅定信念。
在不確定中做確定的自己。/豆瓣《開端》
劇中的小人物,也刻畫得很出色,對社會底層群眾進行了細膩的投射。老焦和西瓜大叔,先后成為了懷疑對象,但在調查過程中,真相逐漸浮出水面,生活的難和父愛的深遠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他們身上既有苦難的底色,也迸發出了絕處逢生的力量感。
這些影視作品中,都具有苦中作樂的精神氣質,而“人們在笑的時候,是不容易被打敗的”。
傷疤是用來愈合的
它扶著我走出陰霾
停止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塑造,與原生家庭和解,是一個永恒的命題。在生活中,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傷害,往往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很多人選擇將它掩埋在內心最深處。
《縣委大院》中的林志為,也具有這樣的內斂性。直到步入工作崗位,林志為也沒能擺脫母親的控制欲,按照她的意志考公務員、相親,雖然心里有創業的種子,但還是做起了縣委書記身邊的聯絡員,幾乎過起了不屬于自己的人生。
林志為做起了縣委書記身邊的聯絡員,這是他的人生嗎?/豆瓣《縣委大院》
這不是林志為一個人的痛苦,許多站在人生分岔路口的年輕人,都在至親或脅迫或懇求的指點下,進行過人生的重大抉擇。林志為一面郁郁寡歡,一面又無法狠下心來離開的自我消耗,也是來源于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縣委大院》中,觀眾能看到林志為作為職場小白的成長,許多觀眾守著電視做筆記,了解體制內座位排序、發言順序、領導的真正含義等門道,和林志為一起學習人情世故。在林志為最后的反抗中,也能看到一些理想主義的光芒,他選擇離開縣城,下鄉去做駐村書記,掙破了束縛。
與承受著讓人窒息的母愛的林志為不同,《星漢燦爛·月升滄海》中的凌不疑和程少商在成長過程中嚴重缺失父母的愛。少年將軍凌不疑,在戰爭中失去了許多家人,幼年時期便嘗到了天人永隔和寄人籬下的滋味,只能改頭換姓以他人的身份活下去。所以他的性格中既有至純至善的一面,又有與之相矛盾的偏執和陰郁。他和程少商的愛情里,既有很強的占有欲,也有來回的拉扯,讓許多觀眾深陷其中。
矛盾的少年將軍凌不疑。/《星漢燦爛·月升滄海》
程少商自幼便被父母留在祖母身邊,活在嬸娘的屋檐下,父母歸來時,程少商已經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但程少商卻沒能感受到遲來的母愛,她的母親是個不善于表達的人,明明關心女兒,可說出的話卻常常傷害了女兒,與女兒漸行漸遠。
明明關心女兒,卻與女兒漸行漸遠,愛需要表達。/《星漢燦爛·月升滄海》
程少商的個性與這份傳統中國式家長的寫照達到了高度統一。起初在面對愛情時,她常會產生自卑的情緒,不敢相信對方是真的愛自己。她滿身都是刺,總是下意識地對他人懷有敵意。這讓程少商這一角色變得血肉豐滿了起來。
不過《星漢燦爛·月升滄海》所講述的不是一個沒有感受過家庭溫暖的女孩被愛情治愈的故事,盡管程少商和凌不疑在早期很甜蜜,但她也曾被凌不疑傷害過,將自己囚禁在冷宮五年。程少商歷盡千帆,與自己、愛人、母親走向和解的過程,并不是救贖類的故事,而是自己向內探求后迸發出的強大力量,這讓許多有著相似經歷的觀眾感到治愈。
這個笑容真的好治愈。/《星漢燦爛·月升滄海》
這些影視作品,都勇敢地剝落掉主角身上結的痂,以直面痛苦的方式,讓觀眾產生心靈上的震動。比如《昆侖神宮》中,初一在和狼群搏斗中犧牲,成為了許多人的意難平,但在悲痛的同時,初一身上關于一個哥哥、一個丈夫的責任感,也引人深思。“鐵三角”深入昆侖山魔國鬼母墓的驚險歷程,更是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勇敢無畏、團結奮斗的探險精神。
一些意難平。/《昆侖神宮》
站在歲末回望這一年,國產影視作品依然在努力創造著一個個溫暖的“平行世界”,盡管世界波動,但這些在另一個“平行時空”的人們,正在用他們的故事,來對身處現實世界的人們提供撫慰與啟迪。透過一方屏幕,讓人們的生活有藝術、有溫暖,相信勝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