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我是十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回想2019年底,一部名為《利刃出鞘》,劇作故事頗具推理女王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遺風,演出陣容匯聚007丹尼爾·克雷格、美隊克里斯·埃文斯、新晉商業(yè)片女神安娜·德·阿瑪斯……等知名熱咖的懸疑偵探片,空降而來,取得不俗口碑,更票房大賣——4000萬的成本,全球狂攬3.1億美金,實屬是賺的盆滿缽滿。
《利刃出鞘》的火爆,說明觀眾和市場對好的懸疑片、特別是這類大腕云集的春晚式偵探片,永遠是有需求,有期待的,商業(yè)成績如此優(yōu)秀,加上偵探片便捷連載的屬性,續(xù)集項目是板上釘釘的。
而財大氣粗,奉行流量為王的網飛(Netflix)則抓住熱度,開具出一份4億美金的天價合同,向本片編劇兼導演萊恩·約翰遜,及主演丹尼爾·克雷格,訂購兩部續(xù)作,組構成神探白朗三部曲,
不得不說,這是筆雙贏的買賣,對于主創(chuàng)來說,可免去后續(xù)票房創(chuàng)收壓力,專搞創(chuàng)作,而對于網飛來說,比起其他燒錢類型的網大電影,偵探片實在是流量很大成本較小的優(yōu)質項目,
而時隔近三年,《利刃出鞘2:抽絲剝繭/玻璃洋蔥》終于上線了,又是一個全新的、不可劇透的劇本殺懸案,依舊像前作開創(chuàng)的敘事特色,比起老生常談的真兇殺人,它的花式敘事更加引人入勝——
《利刃出鞘2:抽絲剝繭 / 玻璃洋蔥》
Glass Onion: A Knives Out Mystery
如果說首部聚焦的是old money老錢家族的撕逼家財之爭,那么續(xù)集揭露的可謂是一群new money新貴們發(fā)跡背后的不可告人,
全片開場的平行剪輯鏡頭下,新貴角色團成員依次亮相,他們中有能源公司經理、社交名媛、健身網紅、政客……他們連線共同破譯幾乎同時收到的同款機關禮盒,一番煞有介事的字謎之后,她們獲取到了內藏的請柬——
老傳統,他們受一位身為超級富豪的老朋友的邀約,今年去希臘海島參加一年一度的謀殺大會,
主題內容就是這位設宴的富豪在席間假裝自己被謀殺,讓這群朋友互猜誰是藏在其中和他打配合的兇手,大家圖一樂。非常的作妖(生活角度),非常的戲謔(偵探片角度)
有錢人的劇本殺應該就是這樣吧?
作為疫情時代下的作品,本片被打上一筆疫情烙印,即:當戴著口罩防疫的眾人抵達希臘島時,前來接應的管家依次朝每人口腔內來了一劑噴霧,并揚言:‘無需再戴口罩了’,
這一情節(jié)足夠有諷刺性,懂科學的觀眾都知道,噴霧再神它也不能起到物理性的屏障作用,信以為真的角色們,暴露了他們對這位科技富豪的盲目崇信,也提早暗示這位科技富豪的所謂黑科技產業(yè)的大智大蠢,
當然,從劇情角度,角色們總算都能露臉了。
只有神探白朗稍稍質疑一下,但只好客隨主便
富豪的飾演者,是未獲獎項認可的實力男演員愛德華·諾頓,本片的第一個反轉也就此到來,他出面證實神探白朗其實并不在他的邀請之列,白朗隨即意識到,顯然是另有其人,偽造了一份邀請函,暗中特邀他參與見證這場事先張揚的罪案,一股強大布局感,油然而生!
本片劇作最精妙的一筆設定,莫過于設置了一個昂貴、神秘又著名的字面意義上的視角——
達芬奇的那副傳世名畫《蒙娜麗莎》
富豪趁著法國盧浮宮疫情閉館期間,以天價資助,將此畫借展到自己這座希臘島上欣賞,而最牛的是,富豪和眾人終于可以不必隔著厚厚的防彈玻璃,真正零物理介質欣賞到蒙娜麗莎的尊容(當然,名畫四周有自動安保裝置,一點點空氣細微震動,保護裝置自動合圍),看來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如此一來,笑而不語的蒙娜麗莎,但極具象征意義和存在感的道具,靜靜看著眾人裝逼,靜靜等待有人歸西。
不過,富人也從弄不賠本的買賣,天價借展《蒙娜麗莎》也有實際作用,那就是富豪計劃一周后,邀請頂級投資人到他的這座島上,參加他的地下投資會拉贊助,名畫能夠很好起到一個展現自己財力人脈的鎮(zhèn)場子作用,
而富豪所開發(fā)的黑科技產業(yè)的核心技術就是:氫氣,
眾所周知,氫氣是一種能夠通過水電解,就能無窮無盡制造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高燃量零污染的特點,但它之所以未被人類大規(guī)模采用,就是因為它作為一種活潑氣體,性質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爆炸,
而富豪的雞賊之處在于,巧立名目的聲稱研發(fā)出一種安全可控的固態(tài)氫的新能源,這座被他冠以“玻璃洋蔥”的小島上的一切電氣系統運作,都由這款固態(tài)氫作為能源轉化支撐,
正因此,這整座由固態(tài)氫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的玻璃洋蔥島,是富豪說服投資人的試驗田,也是他夢想推廣覆蓋全球的烏托邦……
然而,就像玻璃洋蔥自身意象的隱喻,固態(tài)氫吹的再天花亂墜,它也掩蓋不了一眼望穿核心漏洞百出的致命性弊端,同時,也就像開篇的“口罩噴霧”所揭示出的富豪的偽科學觀一樣,他不是第一個想出氫氣能源的科學瘋子,但只有他敢想敢騙,極蠢的試圖將此發(fā)展成產業(yè),將地球變成一個隨時可能炸毀的氫氣球。
片名副標題《玻璃洋蔥》即富豪在海島上所建造的這座洋蔥造型的玻璃大殿
于是,主角團中,網紅、政客、新能源公司經理的人設身份,也紛紛響應著富豪的雄心霸業(yè),用片中的原臺詞形容,這些人都靠吸吮富豪的黃金奶水,馬首是瞻,而反過來富豪也需要這些人,從輿論和政策上,為他所用,他們是利益共同體。
而由歌影雙棲黑人女星加奈兒·夢奈飾演的安迪,是主角團中唯一具有批判意識的成員,但從前期來看,她的憤憤不平疑似是因當初自己本是固態(tài)氫的發(fā)明者,卻被身為創(chuàng)業(yè)主力搭檔的富豪奪走知識產權,而眾人也指鹿為馬,集體作偽證,將安迪踢出公司……
所以,作案動機方面,出乎所有人意料前來參加這場富豪發(fā)起的謀殺晚會的安迪,幾乎自帶復仇屬性。
主角團在發(fā)跡前是經常聚會的好朋友
一部偵探片,不能不死人,何況這場聚會本就是吃飽了撐得的富豪所發(fā)起的劇本殺主題的游戲,不死人很難收場!
身為健身網紅大塊頭不慎喝下毒酒暴斃,引得一陣人人自危,相互懷疑,但富豪很快發(fā)現,大塊頭誤拿了自己的酒杯,換句話,殺手真正的目標是他,
的確,從實際角度還是從戲劇角度,這才符合常理,比起遭人恨的富豪,大塊頭確實是一個沒有什么存在感的配角,不應成為劇作核心。
戲謔的是,這回倒是真的達成富豪攢局的“你們之中有一個是謀殺我的兇手”的游戲構想。
玩真的了,富豪慌了
與此同時,就像上文所說的,被富豪奪走知識產權的安迪,是最有暗殺嫌疑的,
但反套路的是,安迪則不幸淪為下一位死者,在豪宅停電的間隙,真兇當著偵探白朗的面,在暗處持槍射殺了安迪,令故事再添戲劇性的轉折……
而隨著關鍵角色安迪的斃命,敘事視角卻遷移到她的身上,就像我們開篇說的續(xù)集依舊玩弄了結構敘事,
進入倒敘模式的故事開始交代,原來暗中替白朗偽造邀請函的人正是安迪,但真正的安迪已經死了——
很繞但別懵,事實上,安迪有一個孿生妹妹(懸疑偵探類故事的萬年梗),安迪本人在數日前,于自己隱居的度假別墅內離奇死亡,妹妹頓時想到,謀殺姐姐的兇手定是和姐姐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那群富人壞蛋,因為安迪終于找到當年那份寫在餐巾紙上的,能證明自己才是能源公式發(fā)明者的原版文件,這一證據不僅能證明富豪竊取勞動果實,也一并能證明主角團眾人都替富豪作偽證,每個人都面臨身敗名裂風險。
于是,妹妹封鎖了姐姐安迪已死的消息,并假扮成姐姐,應邀出席了這場謀殺游戲,試圖找出謀害姐姐的兇手,而出發(fā)之前她主動找到神探白朗,請求他保駕護航。
安迪找到了原版文件,并將與此證據的合影,逐一發(fā)送給主角團的每一個人,本意是威脅警示,但結果純純的作死,每個人都有滅口她的動機
然而,偽裝成姐姐安迪前來赴會的妹妹的被槍殺,絕對破絕了白朗之前的計劃,但所幸的一點是中槍的妹妹,有器具護體,并未傷亡,如此一來,神探白朗也便來一手順水推舟,借安迪妹妹的詐死,擺現卦的迫使真兇現身……
苦等三年才續(xù)作回歸,無論從期待值角度還是懸念角度,老編都不忍再做過多劇透,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
謎底真兇可能是阿婆《東方列車殺人案》式的全員惡人的,畢竟安迪的生與死,舉報與否,都決定著主角團的所有人,一榮俱榮,一損均損的前途命運,
謎底真兇也可能是最先死去的大塊頭,既然安迪妹妹可以詐死,這個角色也可以詐死,他的詐死可以成功讓各懷鬼胎的主角團起內訌,相互懷疑,互相殘殺,而美美扮演尸體的他,最終實現狼人殺,
謎底真兇還可能是回歸最普世樸素的定理,即,利益最大者,便是作案嫌疑最大者,在懸疑偵探片追求劍走偏鋒的風潮下,簡簡單單兜兜轉轉的揭穿設定富豪就是大反派,也算是一種返璞歸真,
何況首作之中,美隊克里斯埃文斯作為片中最大牌的演員被賦予真兇的頭銜,那續(xù)集有沒有可能也遵循這一傳統,讓最大牌的諾頓也擔此大任呢?
“比蒙娜麗莎更美的事物是燃燒中的蒙娜麗薩”
本片劇作的落點,出人意料的落在了環(huán)保主題上,
而即便觀眾遺憾續(xù)集劇情不夠抽絲剝繭,但起碼能在宣泄感十足的影片結尾的搗毀戲中,見證什么叫炸個底朝天——
沒錯,最終魚死網破的主角,利用固態(tài)氫炸毀包括名畫《蒙娜麗莎》在內的玻璃洋蔥海島的操作,與近期現實中極端環(huán)保分子混入博物館涂抹名畫的嘩眾取寵,某種程度算是殊途同歸,但細細想想如果我們連一副蒙娜麗莎的失去都難以承受,那么又如何能夠承受整個地球的毀滅?
因此,像是片中富豪和這樣危害地球生態(tài),只想個人成功,不顧人類千秋的科技狂魔,一定要扼殺在搖籃中。
總而言之,在影視界原創(chuàng)IP越來越少,特別是熒幕上稀缺系列偵探形象之下,希望《利刃出鞘》這個系列能越做越好,長長久久的走下去。
關鍵詞: 苦等三年 拒絕劇透利刃出鞘續(xù)集來了 利刃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