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劉曉慶是個有“大目標”的人。
所以她從不在小事情上,計較得失。
(資料圖)
從這一點上看,她有著男人一般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
她這一生命運的改變,一要感謝自己不懈的努力,艱苦的奮斗。
二要感謝兩個扶她“上馬”的貴人。
一個是八一廠的著名演員、導演張勇手。
70年代中期,八一廠再次計劃將王心剛、王曉棠、張勇手等于1959年主演的電影《海鷹》進行重拍。幾位主演年齡已大,所以必須重新選擇年輕演員出演角色。
為此張勇手專門來到了四川成都,在成都軍區(qū)戰(zhàn)旗話劇團,見到了風華正茂的劉曉慶,給了她參加重拍版《海鷹》的試鏡機會。
劉曉慶來到了北京,但她的這次試鏡卻并不順利。因為很多劇組的人,都對她的形象,并不滿意。認為她不僅腦門大,而且嘴還歪,與老版中扮演玉芬的王曉棠,簡直沒法比。
這讓劉曉慶的自信心大為受挫。
而且更令她沒想到的是,《海鷹》的拍攝任務沒過多久就擱淺了。這幾乎預示著劉曉慶的“電影明星”之夢,就此破滅。
然而張勇手真的很看好她,于是又將她介紹到了王心剛擔任主演的《南海長城》劇組去試一下甜女這個角色。
當時競爭甜女一角的美女演員特別多。
除了八一廠的“新晉花旦”楊雅琴之外,八一廠演員劇團學員班新招的一些學生如李嵐、洪學敏等都參加了競選。
這些女演員,個個青春靚麗,貌美如花。
然而最終是劉曉慶那不服輸?shù)膭蓬^,使她贏得了這次機會。她也由此開啟了自己的“銀幕之旅”。
電影這個圈,進門非常難。
然而一旦進去了,那么發(fā)展機會還是很多的。
所以很快劉曉慶就被和八一廠關(guān)系一向都不錯的珠影廠給發(fā)現(xiàn)了。接連讓她在電影《同志,感謝你》和《春歌》中擔任了女主角,大有將劉曉慶捧為“珠影一姐”的勢頭。
然而劉曉慶的目標,卻不在廣州,而是首都北京。
她認為那里,才是能夠?qū)崿F(xiàn)她人生夢想的地方——她要成為中國最好的演員,和最耀眼的明星。
而劉曉慶生命中出現(xiàn)的第二個至關(guān)重要的貴人,就是時任北影廠廠長的汪洋。
1979年,劉曉慶雖然已經(jīng)進入電影圈,然而卻依然處于名不見經(jīng)傳的狀態(tài)。
然而這時,她卻接到了北影廠一位導演的電話。
這個導演,就是黃健中。她看了劉曉慶在《南海長城》中的表演,認為不錯,于是就邀請她在自己擔任副導演的新電影《小花》中出演角色。
最初黃健中的想法是讓劉曉慶扮演女主角趙小花,讓北影廠的另一位女演員張金玲扮演女二號何翠姑。
然而電影《小花》的導演張錚,卻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那就是讓曾在謝晉執(zhí)導的電影《青春》中扮演啞妹的陳沖,來出演純真美麗的趙小花。
于是劉曉慶就成了何翠姑的扮演者。而張金玲則參加另外的電影的拍攝。
其實最初當劉曉慶得知讓自己出演何翠姑時,她還有點老大不樂意。因為她覺得何翠姑戲份太少,不是女主角。這讓有著遠大抱負的劉曉慶,如何甘心屈居人下呢?
然而正是何翠姑這個角色,卻使得劉曉慶獲取了進入“京城”的機會。
實話實說,劉曉慶在進入拍攝狀態(tài)后,還是非常投入的,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
記得當年拍《南海長城》時,導演李俊為了測試女演員的膽量,問她們敢不敢從船舷上跳入大海,結(jié)果只有劉曉慶二話沒說,就一躍而下。
然后在拍《小花》中何翠姑跪著抬擔架爬天梯的那場戲時,她也堅持不用替身,并且天天練習跪著爬樓梯,以至于膝蓋都跪破了,她也不停歇。
結(jié)果,這場戲,成為了電影《小花》中最感人的場景和橋段。
電影樣片在北影廠進行審查時,廠長汪洋看完之后第一句話就問“劉曉慶呢?她來了沒有?”當劉曉慶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站起來之后,汪洋用他特有的大嗓門,對著黃健中喊道“你想辦法,把她調(diào)到北影來”。
劉曉慶聽到這句話,激動得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因為她知道,她的好日子就要到來了,她成為全國最耀眼的電影明星的夢想,就要實現(xiàn)了。
然而在這之前,北影廠已經(jīng)有了兩位當家花旦,正紅得如日中天。
那么劉曉慶又該如何在其中爭得一席之地呢?
二、
張金玲和李秀明,都比劉曉慶更早進入北影廠。
最早進入北影廠演員劇團團長陳強眼簾的,是來自天津的一位小姑娘李秀明。
1973年,謝鐵驪導演看中了小說《海島女民兵》,決定將其搬上銀幕,并改名為《海霞》。為此,北影廠開始在全國選拔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呐輪T,在其中出演女民兵。
當時年僅19歲的李秀明剛剛從天津人藝的學員班畢業(yè),在一次匯報演出中,她那宛如出水荷花般的清純形象,被陳強一眼看中,將其帶到北京,準備讓她在《海霞》中出演年齡最小的玉秀一角。
然而電影《海霞》還未正式開拍,李秀明就又被另外一個電影劇組給選中了。那就是上影廠即將重拍的《年青的一代》。導演凌之浩認為她的形象氣質(zhì)與在老版中扮演林嵐的曹雷十分相似,于是“先下手為強”,將李秀明接到上海,讓其和曹雷同吃同住在一起。
而電影《年青的一代》還未拍完,另一個機會便擺到了李秀明的面前。著名導演謝晉也看中了她,決定讓其在自己執(zhí)導的電影《春苗》中出演田春苗一角。
結(jié)果,正是這部電影,使得李秀明聲名鵲起,宛如“破土而出的春苗”一般,迅速成為了影壇新星。
北影廠見此狀況,于是迅速將她調(diào)進演員劇團。所以在1976年,劉曉慶還在八一廠拍攝《南海長城》時,22歲的李秀明就已經(jīng)成為了北影廠的“新晉花旦”,一時風頭無雙。
幾乎與此同時,善于發(fā)現(xiàn)明星的汪洋,還在上影廠拍攝的另外一部電影中,看到了一位女演員的潛力,于是也將她調(diào)入進了北影廠演員劇團。
這位女演員,就是在重拍版《渡江偵察記》中扮演女主角劉四姐的張金玲。
三、
張金玲長了一張非常有“福氣”的臉。
面如滿月,輝似朝日,端莊秀美,猶如牡丹花盛開,國色天香。
而事實上,她也的確非常幸運。
她原本只是河北滄縣的一位普通農(nóng)村姑娘。但因為她個頭高、長得漂亮,天生一副“大女主”的模樣,所以于1970年她19歲的時候,被湖北省話劇團選中,成為了其中的演員。
1973年,上影廠導演魯韌到湖北選演員,也一眼就看中了張金玲成為電影演員的潛質(zhì),并將她推薦給了眾多劇組。
最終,張金玲因在《渡江偵察記》中出演劉三姐而一炮而紅,隨即成為各大電影廠爭搶的對象。
她先是在長影廠拍攝的《山村新人》、《希望》等電影中出演女主角,繼而又被邀請到北影廠的重點影片《大河奔流》劇組,和著名演員張瑞芳合作出演一對婆媳。
而也正是在拍攝《大河奔流》期間,她接到通知,正式調(diào)入了北影廠演員劇團,并成為了眾多影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
所以劉曉慶進入“京城”之前,北影廠最耀眼的女星,分別是李秀明和張金玲。她們成為了全國大大小小的電影雜志的封面人物,星光耀眼,超群絕倫。
劉曉慶要想在其中爭一個位置,也并非易事。
況且除了李秀明和張金玲之外,北影廠的另外兩位女星,也正在崛起,這無形之中,也給劉曉慶,增添了諸多壓力。
其中一個女星,就是是張力維。
四、
當年《海霞》劇組在全國選演員,除了李秀明之外,還選出了吳海燕、洪學敏、楊海蓮、李小力等新人。
張力維也是其中之一。
她原本只是北京前門大街一家副食店的售貨員。因為從小就熱愛表演,所以中學畢業(yè),就報考了眾多專業(yè)團體,但都因為“政審”不過關(guān),而半途而廢。她還曾報考過北京電影學院,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而在已經(jīng)被錄取的情況下,又被刷下來。
所幸“東方不亮西方亮”。1973年,長得像玉蘭花一般清新美麗的張力維,還是進入到了導演謝鐵驪的視線,使其稱為了《海霞》劇組最先定下的女演員之一。
并且張力維在劇組十分能吃苦,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給劇組工作人員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所以北影廠演員劇團招人的時候,大家就一致推薦張力維。所以她實際上比李秀明和張金玲,都更早進入北影廠。
而且她從拍攝第二部影片起,就開始擔當了女主角的重任,分別在《雁鳴湖畔》、《南疆春早》、《春雨瀟瀟》、《不該凋謝的玫瑰》、《R4之謎》等電影中,出演了藍海鷹、春濤、顧秀明、阮貞、李安等角色。
我覺得在張力維的身上,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女性魅力。她面龐秀美,長發(fā)如瀑,氣質(zhì)中既有李秀明的溫婉嫻靜,又有張金玲的端莊大氣,所以短短幾年之內(nèi),便成為全國八大電影廠爭先邀請的對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是遺憾的是,張力維雖然長相秀麗,氣質(zhì)出眾,然而她卻并沒有像李秀明和張金玲那樣,遇到《春苗》和《渡江偵察記》這樣的膾炙人口的作品,所以也一直都沒有紅到如日中天的程度。
然而就實力來說,她實際上是不遜色于李秀明、張金玲和劉曉慶的。
所以劉曉慶進入北影廠后,也并非處于“一枝獨秀”的狀態(tài)。
在當時的“京城”,與她同期出道的女演員,個個都很出色和優(yōu)秀。
況且她還不是其中長得最美的。甚至在許多電影劇組的人員看來,她長得“相貌平平”。李秀明、張力維等,都比她長得更漂亮。
但是咱們可別忘了,劉曉慶可是從來都不肯認輸?shù)陌 ?/p>
五、
劉曉慶進入北影廠后,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勁頭。
她一口氣拍了《小花》、《婚禮》和《瞧這一家子》這三部電影。
并且塑造了三個完全不同的銀幕形象,既增長了名氣,又顯示出了自己駕馭不同類型角色的能力。
1980年,她更憑借在《瞧這一家子》中出演潑辣輕浮的張嵐一角,而獲得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配角獎。
那年月,一個演員獲獎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且那時百花獎的含金量也是最高的。
然而劉曉慶還是表示不服氣。因為她覺得,百花獎的最佳女主角和最佳配角都應該是自己。
因為她認為,自己是中國最好的女演員。
一個演員自信,其實是非常大的優(yōu)點。
這也為她在80年代的“京城五美”爭艷中拔得頭籌,奠定了基礎(chǔ)。
而且北影廠對她,是真的好。
幾乎所有好的資源,都會向她傾斜。
比如張華勛拍《神秘的大佛》,汪洋廠長就指定劉曉慶扮演女主角孟婕。并不惜代價將劉曉慶從成都軍區(qū)戰(zhàn)旗文工團調(diào)入北京。
比如發(fā)現(xiàn)劉曉慶的伯樂——八一廠的導演張勇手籌拍《祁連山的回聲》,準備邀請劉曉慶出演女主角紅軍婦女獨立團的團長,然而汪洋也不讓,因為劉曉慶是北影廠的“金疙瘩”,當然得先緊著自己用。
所以那段時間,劉曉慶在北影廠是當之無愧的“頭牌女星”——《潛網(wǎng)》、《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北國紅豆》等,一部戲接一部戲,拍個不停。
最終張勇手只好趕緊找到山東話劇團的倪萍來救場。
劉曉慶至今都感激汪洋廠長的提攜之恩。她說若沒有他,就沒有劉曉慶的今天。
在劉曉慶看來,汪洋廠長是非常愛惜演員的一位好領(lǐng)導。在北影廠,張金玲、李秀明、劉曉慶是汪洋廠長最欣賞的“三個寶貝”,張金玲是大寶貝,李秀明是二寶貝,劉曉慶是三寶貝。
也因為汪洋廠長的愛才,所以使得好幾位優(yōu)秀的女演員,都在80年代,迎來了屬于自己演藝生涯中最為光輝燦爛的時刻。
“京城五美”爭奇斗艷,一時成為最為靚麗的風景。
那么,“京城五美”中的另外一美,是誰呢?
她就是方舒。
六、
方舒在這“五朵金花”中年齡最小。但卻是最早登上銀幕的一個。
這源于她“近水樓臺先得月”。
她的父母,都在京城文藝界有一定的人脈資源。所以1964年,北影廠導演水華籌拍《烈火中永生》時,就選中了年僅7歲的方舒,女扮男裝,出演了其中的“小蘿卜頭”一角。
雖然方舒年紀小,但她卻在影片中呈現(xiàn)出了非同一般的表演靈氣,使得“小蘿卜頭”這一形象,深植在觀眾的腦海之中。
方舒高中畢業(yè)后,也順利進入北影廠擔任實習演員,參與了《沸騰的群山》等電影的拍攝工作。
1978年,北京電影學院恢復高考,方舒如愿進入表演系就讀。而且在大學期間,她就已經(jīng)接到了眾多劇組的邀請,其中就包括了在《瞧這一家子》中出演小紅一角的機會。
1982年,方舒大學畢業(yè)。別的同班同學都很想留在北京,但大多數(shù)都被分配到了峨影、長影或天津電視臺,可方舒卻早已經(jīng)被北影廠“預定”,成為了其中的一朵“小花”。
方舒長得身材高挑,氣質(zhì)馥郁,宛如枝頭盛開的芙蓉花。所以也是眾多影片中女主角的不二人選。
不過因為當時“北影三花”風頭正盛,北影廠幾乎所有影片的女主角,都被張金玲、李秀明和劉曉慶所平分,所以方舒只好到別的電影廠尋找機會。
80年代,她分別在峨影廠拍了《年輕的朋友》,在長影廠拍了《勿忘我》、《赤橙黃綠青藍紫》、《花園街五號》、《兩宮皇太后》等電影。還因在上影廠拍攝的《日出》中扮演陳白露,而獲得百花獎影后稱號。
然而在北影廠,她卻只是在張瑜擔任主演的《清水灣,淡水灣》中出演了一個配角。
后來她有機會在北影廠拍攝的電影《山魂霹靂》中出演女主角,那也是因為該片的導演,是她當時的丈夫陳國星。
所以當時的方舒,在北影廠,屬于“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類型。
七、
張力維也是一樣啊。
在別的地方的電影廠是“香餑餑”,然而回到京城,她也只有出演配角的份。
因為前面有張金玲、李秀明和劉曉慶的光芒,太過耀眼了。
尤其是劉曉慶,幾乎囊括了80年代最為引人注目的一些電影和角色——《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中的慈禧、《原野》中的花金子、《芙蓉鎮(zhèn)》中的胡玉音、《春桃》中的春桃、《紅樓夢》中的王熙鳳等。
給人的感覺,哪兒哪兒都有她。
但人家有明星效應和票房價值啊。
相比之下,張金玲和李秀明雖然先聲奪人,但明顯后勁乏力。
張金玲原本該出演《愛情與遺產(chǎn)》中的韋偉,但她卻接下了珠影廠的《姐妹倆》這部電影。結(jié)果《姐妹倆》中途夭折。然后她原本該出演《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中的東太后慈安。可是在籌備期間又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所以她又毅然決然地推掉了角色。
所以在北影廠期間,張金玲也僅在上影廠拍攝的《從奴隸到將軍》中出演過索瑪,在長影廠拍攝的《黃英姑》中出演過黃英姑,在蘭州電影廠拍攝的《經(jīng)理室的空座位》中出演過賀玉瑩等幾個主角,然后就是在《清水灣,淡水灣》、《四等小站》等電影中演配角。
其演藝生涯的高光時刻,停留在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三辣子這個角色上。
后來,長影廠導演陳家林拍攝電視劇《楊貴妃》,曾到北影廠選演員,認為張金玲身上所特有的雍容和華美,與楊玉環(huán)這個角色十分吻合。
但遺憾的是,這個角色需要有舞蹈功底,然而張金玲卻沒有。所以最終這個角色落到了舞蹈演員出身的林芳兵的身上。
不過張金玲的古裝扮相,還是很美,很有一種大家富貴之相。
可惜古裝劇崛起的時候,張金玲已經(jīng)人到中年,早過了一個女演員最為華美的時光了。
李秀明也是一樣啊。
她倒是一直受到北影廠的力捧,《許茂和他女兒們》是重點片,她演女主角許秀云,張金玲和劉曉慶都為她演配角。
《孔雀公主》也是重點片,她和唐國強領(lǐng)銜主演,韓月喬、楊海蓮、李小力等美女都為她演配角。
此外,她還主演了北影廠的《山林中頭一個女人》,一人分飾兩角,也算難得。
謝鐵驪執(zhí)導《紅樓夢》,她也有份出演“金陵十二釵”中的元春一角。
可是時間進入80年代末,李秀明還是遭遇了演藝事業(yè)的低谷期。
曾經(jīng)比劉曉慶更為風光無限的她,竟然無戲可拍。無奈之下,她只好另辟蹊徑,學唱歌,練京劇,還辦過演唱會,可全都反響平平。
最終,她毅然決然地和丈夫下海經(jīng)商,倒在無意之間,闖出了一條路來。成為了“北影三花”中的第一個“富婆”。
劉曉慶見此狀況,也緊跟其后,開始進駐商界,陸續(xù)開辦了多家公司,都收獲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此時的劉曉慶,無論是名氣還是影響力,都早已將“京城五美”中的另外四美遠遠地甩在了身后。她就像春天百花園里帶刺的玫瑰,盎然盛開,艷壓群芳。
但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一個人的位置,站得越高,那么跌下來的時候,也就摔得越重。
八、
相比之下,張金玲、張力維和方舒,倒顯得更為“沉靜”一些。
她們?nèi)私Y(jié)婚之后,都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到了“相夫教子”上面。然而無一例外,她們都在80年末和90年代初,遭遇到了婚姻的破裂。
張金玲和同為北影廠演員的徐敏于1978年結(jié)婚,然后在1988年就辦理了離婚手續(xù)。
張力維和八一廠的導演王咖,于1981年結(jié)婚,然而在1990年,他們倆也選擇了離婚。
方舒和陳國星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同班同學,感情深厚。可是1994年,他們在結(jié)婚7年后,也走上了離婚這條路。
不知是否是因為婚姻的失敗,使她們傷了元氣,所以她們在追求事業(yè)上的那份心氣兒,也都遭遇到了打擊。
總之這之后,這幾個人,都無法重拾昔日的輝煌了。
張金玲在遇見第二任丈夫張正之后,開始安心學畫。如今已頗有造詣,創(chuàng)作的書畫作品,不僅廣受好評,而且還在國內(nèi)外多個地方舉辦畫展。
張力維離婚之后也僅參演了《英雄無悔》、《家園》等影視劇,然后就選擇了息影,安于一隅,和兒子過著平靜的生活,沒有再婚。
方舒在和陳國星離婚后,倒是很快與屠洪剛結(jié)婚,但也沒能攜手到老,沒過多久又再次離婚。此后她就和兩個女兒相依為命。
李秀明和丈夫程久實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見好就收”,然后帶著一雙兒女,移居到了加拿大,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偶爾會回國,見見老朋友,但對往日留在光影世界中的輝煌,已無太多留戀。
唯獨劉曉慶,她是有“大目標”的人,所以一直都在不懈努力,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她的情感經(jīng)歷,和她的藝術(shù)人生,同樣精彩。從小提琴手王立,到長影廠演員陳國軍,從話劇演員阿峰,到家具大王王曉玉,她一生經(jīng)歷四段婚姻,每次都很難忘,又每一次都令她的人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如今,劉曉慶縱然不再年輕,可依然站在山巔,一覽眾山小。
我想,她的心中,應該是很自豪的吧?
她的每一步,都在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從不計較細微的得失。
也正因此,她才能在80年代的百花園中破土而出,獨占鰲頭,成為了最引人注目的那朵花,和最大贏家吧?
我想,她此刻的心中,也應該是“不滿足”的吧?
因為她哪怕70歲高齡,卻依然在拼搏,在上進,演話劇,拍電影,不亦樂乎。她要永遠做自己的贏家。
也許有的人會認為劉曉慶這樣的活法,實在太累。
但我卻覺得,她這一生,活得暢快淋漓,沒有遺憾。
因為她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她想走的。
而且她也通過努力,得到了她想得到的。
那就是——做什么,都得最到最好,不然豈不是枉度此生?
那么,昔日這“京城五美”,各位最喜歡哪一個?她們當中,誰是當之無愧的“花魁”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qū),與更多網(wǎng)友進行互動。
文/DJ雅清編輯部:小靜
?原創(chuàng)丨文章著作權(quán):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