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劇場新一季首秀《回來的女兒》落下帷幕,前半段驚艷亮相、中后段還未播到“尾”便頻頻遭遇爛尾爭議,雖未必能成為無可挑剔的現象級佳作,但優點依舊閃光。
一,螺旋上升的惡之修羅場。
(相關資料圖)
《回來的女兒》李承天真面目露出之后,中后段的核心驅動就從鋪墊、埋引子、挖坑,變成了圓坑填坑。
相比于前中段的強烈沖擊力、讓人毛骨悚然的反轉張力,后續這“發現真相、圓上閉環”的過程,節奏、細節完成度更遜色一些。
盡管如此,大結局老李“殺瘋了”依舊讓人毛骨悚然。
擋他路者,幾乎悉數成為他的手下冤魂。
殺小秀、殺王重江、殺陳佑希、殺廖穗芳,縱使已知他惡毒,這惡毒不斷迭代升級的沖擊力也依舊兇殘。
從手法看點上說,將尚且活著的王重江連車帶人推下河、承認自己殺小秀騙廖穗芳“和我吃最后一頓飯”湯中下毒,手段的復雜多變狠辣多端,都有很可怕的戲劇看點。
從情緒落點上說,前者是積怨已久,后者是為自保而放棄所謂摯愛,寒涼之上更寒涼。
愛和控制,恨和報復,如此平凡又如此扭曲,匯聚在同一個角色中,老李堪稱“華語劇作年度最可怕角色”。
可怕一方面是因為作惡多端,另一方面更是因為這惡不是無根之水、無緣之力,而深藏在每一種日常情緒中。
此前數集中,李承天最讓我恐懼的名場面,其實并非釣魚并非指甲,而是他拿捏威脅廖穗芳和陳佑希的兩場戲。
都有很日常的煙火氣掩蓋,都有看似忠厚老實或唏噓隱忍的表現,都有景與事截然不同的對比。
前一次是他一邊和廖穗芳交代所謂綁匪事項、一邊給自行車打氣,后一次是他和陳佑希在天臺上看著小威幫奶奶一起干家務。
無論是給自行車打氣還是在走廊上搬東西,都是很稀松平常的生活畫面,老李長著一張最日常最溫厚最適合過日子的臉,看著或做著最居家的事,所說的所點的所脅迫的卻是最痛的軟肋。
這很可怕。
日常面孔和毒辣拿捏之間的對比,也很讓人起雞皮疙瘩。
“惡鬼”長著那樣親切敦厚的面孔,生活在柴米油鹽氣息滿滿的街坊鄰居中;一寸寸看似不起眼的自私和貪圖、經年累日默默長成這樣的大兇大惡,人皮鬼皮都很嚇人。
二,至親至疏夫妻,愛與恨的至暗時刻。
《回來的女兒》里李承天和廖穗芳這對夫妻,真假虛實數度反轉。
初始階段,是廖穗芳手段狠辣、李承天帶著一張虛假的好人面具騙過所有人;
中間階段,是李承天真面目暴露、夫妻二人讓人感慨“最好永遠綁在一起互相傷害”。
最后階段,則是廖穗芳還有一線未泯的良心(當然也是因為和利益相關的事實有變化)、某種程度上也淪為李承天的受害者。
誰強誰弱誰善誰惡誰對誰錯,此消彼長幾番變化。
反轉本身很有戲劇性,而這對夫妻最讓人毛骨悚然之處,或許就在于(主動或被動)以至親之姿、至親之秘密、至親之能力,傷害對方最致命的七寸。
大結局“她變成蝴蝶飛走了”,交代多年前李文文就已死去的真相。
廖穗芳抱著死在洗衣機里的女兒肝腸寸斷。
她大約以為是兒子玩捉迷藏害死女兒,害怕李承天因親生女兒而對非親生的兒子不利,隱瞞孩子已死的真相,給李承天和所有人一個“李文文走丟了”的假象。
此后若干年中,李承天殺人埋尸、一樁樁一件件惡事做盡,忠厚老實外表之下深藏著厲鬼一般的陰損惡毒殘忍。
唯一真正有人性溫情的時刻,大概就是“我要活著,萬一有一天我女兒李文文回來”。
被他下毒毒死的廖穗芳,隔空送的最致命一擊,則是李文文多年前就已死去。
因果循環現世“報”?大抵就如此吧。
而李承天“饋贈”給廖穗芳最大的詛咒,則是他在愛卓卓保護卓卓照顧卓卓的表象之下,深藏的陰郁惡毒。
此前舒心醬就已不幸猜中,以老李這般心腸,李文卓幼年變傻十有八九和他有關。
大結局開場便是這一段往事:老李送卓卓去醫院路上車壞了,意外之后他不想辦法趕緊送醫反而刻意遷延,最終貽誤治療時機。
廖穗芳最珍貴的卓卓,是她在老李面前最好拿捏最好利用的軟肋。
老李真正在意的李文文,則是廖穗芳早已經埋葬的秘密(當然廖穗芳也深愛文文,這一點和老李對李文卓大概不同)。
至親至疏一對心懷鬼胎的夫妻,以愛的名義干著面目全非的罪惡勾當,又因缺愛的軟肋而跌進最深的地獄。
彼此折磨,恩怨種種、惡果累累。
三,瘋子傻子混子少年組。
小威和李文卓兩位,戰斗力都非常弱雞。
一個咋咋呼呼油油膩膩飄飄忽忽不著調,心比天高但遇到事智商情商都不在線。
另一個則是智力有缺陷,雖有純良心性,但四舍五入約等于毫無實質執行力。
“瘋子李文文”陳佑希,是三人組中戰斗力最強的一位。
(最強只是相對)
小小年紀應變能力強、生存手段多,有眼色、有推理能力、有說謊話瞞天過海的小伎倆。
但即便是陳佑希聰明一二分,她也不過是個半大孩子。
她的計謀,左不過就是橫沖直撞或者自投羅網三件套。
在老奸巨猾心思深沉、犯罪經驗異常豐富、假面偽裝異常多樣的老李面前,顯然完全不是對手。
事實上,我個人喜歡的就是這點“不是對手”。
有人罵少年組太弱雞、太不知天高地厚,而這點某種意義上恰恰是寫法上以退為進的閃光點。
如果給小小姑娘安排上手眼通天的開掛刑偵能力,那就很容易變成懸浮的爽劇;破案團輕松碾壓所有人、一路順暢開掛,是解謎模式的常見快感生發來源;但這不是唯一的正確模式。
如果他們不冒失、而是“因為萬無一失所以才去”,那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敢、又將遜色幾分;只問對錯只問情意只問本心的非功利色彩和純良,也將被削弱幾分。
以她的年紀、閱歷、心性、能力,她拼死拼活也斗不過老李,這才正常。
(最后贏是在各方幫助之下)
她為小秀而只身涉險,她為保護小威而接受了李承天的威脅置換條件,不得不飲恨承諾不再追究小秀之事。
少年的莽撞,孩子的稚嫩,單純的不問利益不問行不行只問該不該的燃燒色彩,都很動人。
此前一度起疑的程旭問她你是誰,她說“我是李承天和廖穗芳的女兒”,這真叫人心痛。
她自認虛假身份、自認糟糕惡行、自認惡魔之女、自棄血海深仇。
如此貧窮如此弱小,還拼命保護他人,哪怕是以最自作聰明最笨拙的方式。
所以,我更喜歡這份“以弱對強”的設定。
四,幾點遺憾。
小威無意中捅傷王重江、以為自己殺人驚惶之下六神無主,被看似忠厚老實的老李利用、嫁禍、威脅。
少年慌神之后甚至跑路,這些設定我都覺得沒問題,這符合這個角色“看起來咋呼、真做事分分鐘掉鏈子”的年幼不靠譜設定。
但是,劇作中后段幾集在小威害怕、小威逃跑、小威想自首又逃跑等內容中,節奏有點拖沓、劇情有點黏糊。
《回來的女兒》最大的幾點遺憾,其一大概是中后期的節奏,輕重緩急、松緊張弛的均衡微妙質感,比不上前半段。
其二是某些開局看似大懸念的內容,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似乎略有些失衡,比如猴臉男、比如DNA親生居然只是因為小威調換。
其三是角色智商在線與否的爭議,少年組能力不夠、有點小聰明但斗不過真惡鬼,這點我覺得沒問題;但另一方面,老彭前期一直打醬油、最后一集突然電光火石慧眼如炬、噼里啪啦一通輸出分析,這儼然是“為劇情需要而罔顧角色本身的有機質感”。
不知是為篇幅所累、還是因刪減而變形,總之《回來的女兒》略有遺憾。
盡管如此,原創優質劇集的閃光點依舊不容忽視。
原創故事很抓人,分分鐘調足胃口。
這些天舒心醬已經看了無數種五花八門的解釋和猜測,各種有理有據的分析或者是胡說,都很有意思,收拾收拾又夠湊一部劇了?
和改編IP的已知感不同,這種未知感所帶來的高參與度,似乎已經很久沒出現了。
當然此前的刑偵劇原創劇本也并非沒有,原創不等于“優質”,謎團不等于“有懸念”。
歸根結底《回來的女兒》依靠緊湊劇情、高能節奏、豐富的情緒感染層級,構建出了肌理上的有效懸念感、內核上的情緒共振點。
最終,“瘋子”陳佑希帶著“傻子”李文卓,等到了回來的“混子”程威,開著一家名為“秀”的理發店,這是陳佑希和小秀的昔日夢想,在自由自在自給自足綻放。
是“瘋子不瘋傻子不傻混子不混”終于被正名,陽光明媚、少年明媚。
回來團圓的三位,真好。
李文卓看見真妹妹李文文化成蝴蝶飛走、又看見蝴蝶落在假妹妹陳佑希身上,這真假循環真回來的故事,與其說是真假身份李代桃僵,不如說是滌盡黑暗擁抱光明的劫后歸來。
無辜慘死的幼女,多年前化成蝴蝶飛走。
用盡力氣、渡盡波折、頭破血流甚至身陷囹圄的少年組,多年后終于又以善念以眼淚,喚回“家人”,沒有血緣卻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