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剛開年,央視就甩出了王炸,三部大劇齊上,卻讓多個“實力派”現了原形。
(資料圖)
《三體》這個國際大IP,空降央視后就一直是關注焦點。開播當晚,多位主演因演技登上熱搜,喜憂參半。
喜的是關注度和熱度不缺了,愁的是熱搜里的嘲聲可不少。
于和偉和王傳君,成為了觀眾吐槽的重點,有人發現他們的演技好像被吹噓過頭了。
于和偉飾演的史強,被提到最多的關聯詞是“出戲”,視帝的演技自然沒爛到沒眼看的程度,但他與原著角色的“五大三粗、滿臉橫肉老流氓”形象實在不搭邊。
于和偉在《三體》里暴露的演技問題,不會像流量明星那樣爛得直白,但細品總有種出戲感。
網友形容:于和偉演的史強像是為演而演,每個演戲技巧都寫著“我演給你看。”
為了表現痞氣,他的演技都跟著用力浮夸了。
“感覺他隨時都在表演眉飛色舞,好難受。”
具體怎么個“眉飛色舞”法,咱們看圖說話:
這種演繹方式就成為了觀眾出戲的源頭,“他將表面上的粗魯演成了故意找茬”、“一點都沒有靠譜感”......
當然也有人被于和偉的這種演技折服,說雖然他外形跟史強毫不搭邊,但演出了自己風味的史強。
所以有人將于和偉這種演技,稱為“僅新觀眾可見的演技”,因為看過他多部戲,你就會發現:他的演技其實很套路化,于和偉演什么都是于和偉。
你要說于和偉演出了大史那種欠扁和幸災樂禍,那么你去《覺醒年代》和《巡回檢查組》里,也能看到這樣的于和偉。
比如揚眉這個動作,《三體》里的史強和《巡回檢查組》里的檢察官,都如出一轍。他逐漸同質化的演技,慢慢暴露在了觀眾眼中。
另一方面,有人覺得于和偉演得還行,可能也是多虧了同劇組王傳君的襯托。
如果說質疑于和偉演技的聲量是一半一半,那王傳君這邊的吐槽聲,已經拉滿了。
王傳君在《三體》里的演技,爛到什么程度呢?爛到單上演技熱搜,一分鐘就99條觀眾實時動態,99%是吐槽的。
曾經,王傳君也營銷過演技派實力演員,當年憑借《我不是藥神》一舉拿下百花獎最佳男配角。
好像從此擺脫《愛情公寓》關谷神奇形象,躋身演技派。
王傳君也自視清高,一直在與《愛情公寓》割席:“我是個演員,我不是個關谷神奇,我不要切~腹~自~盡!”
王傳君以前表現得很像討厭曝光,只想演認真演戲的樣子。字里行間都透露著:我是一個有追求的演技派,不會拍喜劇、電視劇自降身價。
可惜所有的假象,被現實打破,《三體》一播,王傳君的演技瞬間暴露原型。
他用爛成一團的演技,向大家解釋了為啥以前不拍電視劇,不是看不起電視圈,而是怕過早暴露自己被過譽的演技。
在《三體》里,王傳君飾演的科學家丁儀,在原著里是個一個豁達的基礎物理天才,有點傲有點瘋但是思維邏輯非常冷靜。
王傳君一出手,將丁儀演成了口齒不清又神神叨叨的邋遢藝術家,讓人時刻擔心他的精神狀態。
王傳君演得很用力,想要呈現那種崩潰的瘋的感覺,但他就是沒演出來,甚至演得很做作。
一個醉酒片段,被網友辣評:簡直演出了飛越瘋人院即視感。
未婚妻自殺了,他的狀態就是無時無刻不保持一種莫名其妙的自嘲,感覺隨時都會笑出來,很突兀、很出戲。
王傳君在劇里總是表現得“我很有演技”的樣子,但連最基礎的臺詞都演得口齒不清,有的不看字幕都聽不清楚。
在《藥神》時號稱會為演病人猛做功課的王傳君,如今演起科學家,感覺連嘴里的物理名詞、科學術語都沒搞懂。
曾經的王傳君喜歡吹演技,自詡清高的文青藝術家 。
如今卻被網友銳評:王傳君就像演藝界的華晨宇,他演戲就好像華晨宇唱歌,故弄玄虛。
“感謝三體,終于讓大家知道了王傳君演技的真實水平!”
追根溯源,大家對王傳君有演技的錯覺,是因為《我不是藥神》。
但是一部電影里呈現出來的演技,往往最有迷惑性。導演調教、鏡頭表達、人物設定,都是助力條件。電影一個鏡頭反復扣細節,你看到的演技,可能就是導演想讓你看見的狀態,而不是演員本身的實力。
所以那么多電影咖下凡失敗,可能也是這個原因。不信你看,三金影后周冬雨演的仙俠劇:
對于王傳君,?網上罵聲一片,而《三體》制片人卻發文力挺王傳君,說他演的沒錯。
但需要解釋的表演是失敗的表演。對于演員是不是有演技,真聽真看的觀眾本身有一票否決權。
真正有演技的演員,是會反哺角色的。《三體》里張魯一的演繹,就是最好說明。
“他把王淼這個原著里存在感最弱的主角,演得很有魅力。”
觀眾的認可,才是演員詮釋角色的最大成功,相反則是大翻車。
另一部央視大劇《狂飆》里,吳剛也被觀眾摘下了實力派濾鏡,獲得了“唯一出戲”的評價。
吳剛讓人出戲的原因,不是因為不適配的形象,也不是用力過猛的演技,而是他那張“用力過猛”的臉。
《狂飆》里吳剛飾的徐忠,是一個指導組負責人,這個靈魂角色卻屢次給人一種出戲感。
網友紛紛指出吳剛讓人出戲的點,氣泡音、假眼皮、醫美過頭的臉......
吳剛的歐雙大眼皮,曾經是因為拍《鐵人》時眼睛受傷,手術后就變成了這樣。
雙眼皮上的意外,是敬業的勛章,但醫美明顯的科技臉不是。
演《人民的名義》和《破冰行動》時,吳剛的臉上還有正常的紋理和皺紋,雖然眼皮也很雙,但在臉上還算自然。
而如今吳剛在《狂飆》里的臉,已經腫脹得大了一圈,皮都展開了:
打了美容針后的臉,連做表情都有些吃力,還談什么看出演技?
同樣是在《狂飆》里演笑,把44歲的張譯和60歲的吳剛放在一起,就能看出差距了。
張譯是劇情需要的“皮笑肉不笑”,吳剛是因為醫美限制的“肉笑皮不笑”,哪張臉的演繹更有演技,簡直一目了然。
吳剛臉上的演技,已經被醫美針的填充排擠出去了,觀眾也終于明白,為什么以前的影視圈那么排斥科技臉了。
連曾經的實力派老戲骨都能因為臉翻車,殺傷力真的很強。
在大劇里拖后腿,比在爛劇里擺爛更加顯眼、遭人嫌棄。央一的開年大劇《破曉東方》里,劉濤成了最大的那條后腿。
《破曉東方》的演員陣容很豪華,劉濤卻在其中扛起了女主一角。
劉濤在劇中飾演女主角紀南音,職位是經濟參謀,一位女干部。
故事發生在上海解放后,一切百廢待興。但劉濤演的女干部,卻在其中精致得過分,眉毛用心刮成細眉,連眉尾都用眉筆細心勾勒。
妝容出戲只是一小部分,真正勸退觀眾的,是劉濤的災難演技。
自從《歡樂頌》之后,不管什么角色,劉濤都能將它演成霸總。
在《破曉東方》里也一樣,她時刻洋溢著一種無所不能演的自信!
劉濤如今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演繹模式,隨時套用在不同角色上。
比如這一抬頭,這一揚眉,你是不是十分眼熟。
同樣的抬頭+揚眉動作,演《歡樂頌》的安迪是這樣,演《大決戰》里的宋美齡是這樣,如今演《破曉東方》的女干部還是這樣。
劉濤身上的霸總味已經腌漬入味了,去年年末在《縣委大院》里演女干部被群嘲,如今又用一部《破曉東方》,讓大家徹底看清她的實力派偽裝。
曾經的她也是大家心里的好演員、實力派,《還珠3》里驚鴻一瞥的慕沙公主、《天龍八部》里溫柔的阿朱、《白蛇傳》里最“有人味兒”的白素貞、再到《瑯琊榜》里的霓凰......
曾經的濾鏡被消耗至今,只剩下了觀眾明顯地嫌棄:看見有劉濤出演,就堅決棄劇。
觀眾對劉濤的失望,是一步步累積的。
從《歡樂頌2》里逐漸油膩的安迪,到《大宋宮詞》里扮嫩的劉娥,再到《開端》只會準備藥檢的副局長。個個讓人失望。
現在她的影視角色和演技越來越模式化,只剩下了扮嫩的少女、油膩的霸總,和硬凹的干部。
如今大劇《破曉東方》收視一路下跌,劉濤身上偽裝的實力派假面具,也算是徹底被觀眾扒了下來。
果然大劇是檢驗演技的驗金石,不管你是電影咖還是國民媳婦、黃金配角,到了熒幕上,你就得經受觀眾審判。
臉部狀態、演技高低、形象適配程度,都是觀眾考量的指標。
一劇一命,一個角色也就是一個新的開始,這些“實力派”過往的角色濾鏡和實績成就,在新角色上毫不管用。
觀眾能賜予演員榮譽和好感,也會因為他們的擺爛、出戲,拿下“實力派”頭銜。
關鍵詞: 2023剛開年 央視就用3部大劇 讓4位實力派露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