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體》目前已經開分了,在豆瓣上的評分是8.1分。
(相關資料圖)
片方也打出了“科幻電視劇最高分”的宣傳語。
01,一波三折的改編。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吧《三體》,是國內最偉大的科幻著作,曾經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小說獎,享譽世界。
然而,這一部作品被影視化,卻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一則,作品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之外,電影還有非常深刻和豐富的人文內涵,該小說的劇情相比其他的作品,更為錯綜復雜。
很多的情節,小說看得很過癮,但是到了電視屏幕上,不太好還原。
第二,該作品的受眾門檻相對較高,大量的科學名詞和理論,如果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極有可能會覺得枯燥,難以入戲。
被搬上熒幕,有些很抽象的概念,并不是很通俗易懂,拍得不好了,收視口碑雙撲街,拍攝得好了,也難逃“叫好不賣座”的悲慘命運。
每當有《三體》影視劇的消息傳來時,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必然少不一陣熱度。
?
前一陣子,又一部動畫版的《三體》播出。
這部動畫跳過了第一集,直接放出了重磅“古箏計劃”。
但是因為劇情魔改,制作也很低廉,被一眾網友們吐槽,直接,豆瓣上的評分也僅僅只有4.2分。
而劇版的《三體》,卻是一只被觀眾們給予厚望的。
這部電視劇打造了7年的時間,劇方整整用了4年的時間來打磨劇本。
從目前播出的劇集也可以看出,電視劇對于原著的還原,還是很細致的。
這也是能夠得到第一波“原著黨”擁躉的主要原因。
《三體》共分為三部,作者劉慈欣對于人類文明的興衰歷程做了
很多的思索和呈現。
第一部主要是基礎,有很多關于人性的闡述。
故事的開端,是物理學家葉文潔對于外星文明做出的各種探索。
在原著中,葉文潔向宇宙發布了地球的第一聲“鳴啼”,歷經了百次毀滅和重生的“三體文明”收到了信號,葉文潔因為自身的遭遇,對于人類社會絕望的她暴露了地球的坐標。
《三體》屬于科幻小說的范疇,但是它隱喻了現實,對于人性有自己的思索和理解。在小說中,不僅有更為豐富和專業的物理學和天文知識,還有讓讀者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電視劇在呈現開端內容的時候,還給電視劇注入了很多的懸疑色彩。
故事分好幾條線敘事的。
在2007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手選拔工作剛剛結束,卻發生了一起悲劇。
一位叫楊冬的偉大女物理學家在家里自殺。
她自殺之前,嘴里喃喃說著“物理學不存在了”之云云,信仰崩塌。
新聞報告了這一件事情,更可惜的是,這幾年有很多的知名物理學家一個個離奇自殺,對于科學界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主角汪淼出現了,他是一位物理學家,正在家里看書。
警察史強來到了汪淼家里,仍舊是一貫不修邊幅,大大咧咧的樣子。
他在樓道里抽著煙,這也讓汪淼非常反感。
史強詢問汪淼和科學邊界學會成員接觸的相關情況,汪淼很奇怪自己為啥不能接觸,兩個人還發生了爭執。
電視劇對于原著做了非常高度的還原,包括汪淼和史強的性格,特征,等,就連臺詞,都是直接按照書上面來的。
老編覺得拍攝得最好的一段,要數汪淼倒計時這一段了,彈幕都炸了。
真正讓人看得后背發涼,有科幻的味兒,也有懸疑內味兒。
楊冬的葬禮如期舉辦,汪淼給葉文潔一張女兒生前的照片,卻發現一些端倪。
原來,照片中間有一串數字,經過研究對比,他發現是“倒計時”的數字。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他還找到了妻子和女兒,用同一款照相機來拍攝照片,越來越驗證了自己的想法。
汪淼一度崩潰,他開始變得不清醒,周邊的一切,似乎都在用這一串數字來倒計時,隔著屏幕,觀眾們也很有代入感。
沒有原著基礎的觀眾們,在彈幕上評論,覺得故弄玄虛,看了幾集都沒有進入狀態。
對于看過原作的觀眾們來說,都會覺得拍攝得挺好,讓人頭皮發麻。
尤其是汪淼的狀態,書中寫得比電視劇中還要夸張。
“汪淼走出暗室,長出一口氣,發現汗水已浸濕了全身。”
“他瘋狂地擊打懸浮在半空的倒計時,撕它、咬它,但一切擊打都無力地穿透了它,它就懸在夢境正中,堅定地流逝著……”
這樣的是“摳書式還原”,導演編劇在權衡的時候,最終還是選擇了站在書粉這一邊。
看慣了魔改的店電視劇,尤其還有動畫版的《三體》對比,這部電視劇相對來說比較尊重觀眾。
02,敏感內容是否呈現?
除了引人入勝的劇情之外,電視劇比較難能可貴的一點,是沒有刪減掉太多關鍵情節。
動畫版《三體》就是怕牽扯到更多的敏感內容,難以過審,直接選擇刪掉了第一部。
少了很多邏輯的支撐,大家也看的云里霧里。
在原著第一部,葉文潔是一個引導故事線索的重要人物,她對于人性所持有的悲觀和極端態度,源于她的悲慘經歷。
而這一段悲慘歷史,還和那一段動蕩年代有關。
她是一位老知識分子,在動蕩年代,她的母親拋棄了自己的父親,導致了父親的慘死。
后來,家庭破碎的她,還經歷了組織和朋友的背叛,讓她徹底對人性失望。
葉文潔的悲劇在于,那一段動蕩年代,對于她來說,就被當做是整個人生和歷史。
她暴露了地球坐標,這樣的極端報復,也正是人性悲觀主義的可怕。
所以,第一部的文戲最多,揭露的人性也最為深刻。
央視和審核和網播電視的審核并不一樣,電視劇能夠迅速過審,和央視也是有很大關系的。
治愈葉文潔和自己父親的那一段遭遇,刪減多少,保留多少,目前還沒有播出。
而根據劇版的預告,央視應該是對這一段歷史有一定的呈現,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總而言之,電視劇有一定的觀影門檻,很多觀眾慕名而來,卻沒有看進去。
覺得難懂,不妨先去看看原著,可以幫助大家理解更多背后的邏輯鏈條。
畢竟,現在的國劇硬核科幻真的太少了。
如果這部劇有不錯的反響,那么對于國劇來說,又多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