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6天,張藝謀導演的《滿江紅》票房突破26億,貓眼預計該片整體票房預計將超45億?這無疑將是導演目前票房最成功的一部,也為疫情放開后中國電影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
當然,票房大捷也跟大牌演員有關?電影集結了沈騰?易烊千璽?張譯?雷佳音?岳云鵬等眾多具有高國民認知度和票房號召力的優秀演員和其他主創一起,共同創造了這個高情節密度?多重反轉且不乏喜劇色彩和浪漫情懷的電影?
(資料圖片)
目前豆瓣評分7.7,將近50萬人打分,網友也是好評如潮:
“立意?獨幕劇般的拍攝?配樂?演員角色挖掘,小人物的大情懷,俗氣的劇情不俗的展現,甚至還笑點滿滿,我覺得五星不為過,很喜歡也很驚喜有這么部開年大作!”
“小時候看了岳飛的故事,氣的直跺腳?到今天沒想到國師拍了如此浪漫英雄主義的故事?情節轉折很用心了,不必太嚴苛去糾結?本來覺得沈騰和岳云鵬出戲,但看完覺得如此嚴肅的故事,上了他倆才有了些趣味性?四字弟弟角色都接的有挑戰,不錯的?背詞這里正奇怪,沒想到能這樣圓過來?滿江紅,情緒拉滿?滿分點贊國師的情懷?”
“反轉再反轉很有意思,最后全軍復誦滿江紅還是非常震撼?一點點黑色幽默,前面還以為在看姜文電影,到最后覺得還是張藝謀?”
眾演員集體飆戲
電影《滿江紅》故事發生在南宋紹興年間?岳飛死后四年,秦檜率兵與金國會談?會談前夜,金國使者死在宰相駐地,所攜密信也不翼而飛?
一個小兵與親兵營副統領機緣巧合被裹挾進巨大陰謀之中?這是基于一定歷史背景重新創作的故事,將傳說中的未解之謎,以全新的視角進行講述?
講述在南宋紹興年間,宰相秦檜率領禁軍赴邊境,與金國會談?秦檜宿當地大族宅邸?宅邸封閉,戒備嚴密,會談前夜卻現迷案?小卒張大裹挾其中,步步揭開謎底,謎底背后,一場義士鏟奸的迷局漸漸展開?
電影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但演員的表演使這個簡單故事也照樣魅力十足?網友們對主演的評論也是各有千秋?
影帝張譯演的秦檜總管很到位,一身功夫,卻不顯山露水,陰沉老道,讓人捉摸不透,但是機關算盡,最后卻死在舞女設的局中?面帶輕奢喜感,儒雅俊逸?陰損狡獪,讓人發怵但并不憎厭?他的表演完全看不出表演痕跡?
岳云鵬那獨有的搞笑鏡頭,賤味十足又憨態可掬,尤其他小品風的眼色神情,輕輕一飄,別說觀眾,就連張大導演都摁不住,每一個都可以拿來做表情包?
沈騰無法復制的諧星味更讓人忍俊不禁?而當他表現悲戚的時候又是那樣令人叫絕?在一個被逼犧牲掉戰友的場景中,他無以復加的悲憤和痛苦不能自已,但他只能嘴里說著不著邊際的話,哭聲里釋放的是另一種傷痛和惋惜?堪稱撕裂的表演?他做到了?那一刻,他讓人笑得悲愴也哭得徹底?
易烊千璽屬于后起之秀,他將角色從頭至尾的無奈?掙扎和軍人骨子里的血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不愧是同齡影星中的佼佼者?
最值得一提的是雷佳音,在這部影片里可以說是超常發揮,他把秦檜那貪生怕死?狡詐多疑又戀慕聲名的奸臣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無論是在城樓上背誦《滿江紅》時的慷慨激昂?背完之后滿臉的憂慮和內心復雜的情緒?抑或是真相大白時的驚怒交加和氣急敗壞,每一個表情和動作都細膩精準,每一點細節都嚴絲合縫,確實是用了心的?
國師風格明顯,手段嚴謹,配色和光影太美妙了,光影效果像極了天亮前的朦朧美,這不僅和懸疑的氛圍很搭也和“黑暗中找光明”的歷史氛圍很搭?
編劇三度合作張藝謀,數易其稿
編劇陳宇已經是三度與導演合作,除了這次,還有《狙擊手》《堅如磐石》?在電影上映之際,陳老師寫下了艱辛的創作過程:
如果要做一個主流電影或者商業大片,什么樣的故事和劇本是我想做的,我自己從三個維度做判斷。
第一個維度,故事和劇本,在主題層面是否提出了足夠有價值的問題?這個價值可能體現在很多角度,比如是否具有獨特性?是否足夠有力量?是否給予當代生活以強大的啟發?比如《寄生蟲》所提出的問題,可能就比一個清朝宮廷后妃們宮斗的故事,對我更具吸引力?
《滿江紅》是我從小會背誦的第一首詞,也是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誦的?其原因,不只是因為之前課本里有?——課本里有的詩詞古文多了,這一首被不斷傳頌,我覺得這里面蘊含了中國人的某種文化的?情感的基因,而且這種基因不只屬于官方,是千年以來一直存于中國民間文化之中的,如同我們推崇“忠義之士“,推崇”一諾千金“?”士為知己者死“等古典主義精神?
所以,寫這樣的一個故事,就是試圖去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中國人每個人都會背《滿江紅》,為什么我們從人格上都喜歡岳飛?“
第二個維度,故事和劇本,是否完成了一個敘事理論意義上的優秀的敘述,在敘事過程中能否像一個魔術師,持續精準地控制受眾的認知和情緒?
這個部分看似是個一般性的技術活,我們有那么多好萊塢劇作法的書,類似《救貓咪》?《故事》可參考,有各種優秀故事和電影作為案例去模仿參考?但我覺得,按武俠小說的概念,那些都是招式,不是內功?內功是什么,是深入理解觀眾是如何接受敘事信息的,只有從原理層面把這事兒研究得七七八八(這很難,但必須做?)再來講故事,才能對觀眾心理的進行精準把控?
同時,這一次我們的敘事野心并不僅僅停留于做一個好看的懸疑故事,我希望這個故事能夠升維,在敘事推進中,從小格局的“謎題“升維到大格局的中國人的情懷上,而且不能斷裂和生硬?就像登山,每一個敘事的踏腳石要放置得足夠精準,才能讓觀眾每登一步都踩得結實?
第三個維度,故事和劇本本質上是一張詳盡的生產藍圖,因此,一個好的主流電影劇本,應具備廣義的科學性,其內在組織結構應該如同有機體一般精密和有效,應當符合準確性原則?效率原則?奧卡姆剃刀原則等科學維度的要求?
《滿江紅》的創作中,檢驗一個設計“牛不牛“和”準確不準確“,對我來說,是一回事兒,準確了就是牛?而藝謀導演也是這樣一個人,特別務實和精準?這是我和藝謀導演的第三次合作,他很相信我的原創能力,網上說藝謀導演速度特別快,其實前期的工作是非常漫長的,整個設計?打磨?修改討論的過程非常艱難?藝謀導演是一個傾向于把一個顏色涂到極致的人,我在講故事上也是喜歡極致,所以合作慢慢地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和默契,我也在努力跟上他前進的步伐?
史實上的兩個爭議點
1.殺岳飛者為宋高宗
錢穆的《國史大綱》認為“高宗決心對內加強統治,而無意于對外恢復”,所以“岳飛不得不殺,韓世忠不得不廢”?岳飛統帥全國五分之三兵力后,金人欲立欽宗之子為傀儡,岳飛莽撞請求高宗早日解決皇位繼承人問題,乞請正皇子(后來之宋孝宗)之名,以定民心,沮金人之謀?高宗當時不悅:“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
《帝國政界往事》提出觀點,認為下令殺岳飛者其實是高宗,岳飛觸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諱:手握重兵的武將對皇位繼承感興趣,令皇帝相信他野心太大,遂起殺心?
此外,《中國人的歷史誤讀》認為岳飛主張“迎請二帝還朝”,威脅到高宗的地位,才是他被殺的原因[75]?脫脫等于《宋史·岳飛傳》論曰:“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
但是,宋徽宗早已去世,岳飛也早已改稱欽宗父子為“天眷”“丙午元子”,及其請求立太子的行為都表達了他只忠于高宗及其繼承人,高宗也曾讓岳飛與建國公即后來的孝宗相見?此外,文官婁寅亮?趙鼎乃至比岳飛職權更高的武臣張浚等也都曾倡議立太子,但都被視為忠臣得到嘉獎,婁寅亮更因此得到升遷?
2.滿江紅作詞者爭議
岳飛之孫岳珂所編《金佗粹編·家集》中沒有收錄滿江紅一詞,被現代部分學者懷疑是偽作或托名之作,引發正反辯證?
宋遼金史專家鄧廣銘與王曾瑜?李安等則考據岳飛確有作《滿江紅》?
王克等人認為詞中賀蘭山指河北西路磁州賀蘭山,正于對金戰場?
除此之外,張宏杰老師微信文章也寫道:著名的“還我河山”書法,“岳母刺字”一事,大破拐子馬,朱仙鎮大捷,十二道金牌班師,關于岳飛的眾多基本史實都存在極大爭議?
比如鄧廣銘先生在《有關“拐子馬”的諸問題的考釋》一文中令人信服地證明,大破“拐子馬”是岳飛的孫子岳珂“制造”出來的,不是史實,十二道金牌也是“絕對不可能的”?鄧廣銘先生還說,“所謂朱仙鎮之捷,只不過是岳珂所虛構的一次戰功而已?”
歷史這種敘事,當然不是都能說得清楚?電影雖然避開了這些爭議,但愛國精神,卻是每個國人心中堅守的信念?希望有愛國情懷的觀眾都能走進電影院,去感受這部好片子?
關鍵詞: 滿江紅預計超45億 破張藝謀影史票房紀錄 做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