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電影排片太少,過年期間又比較忙,一直都沒有找到時機到電影院看《無名》,昨天終于把這部電影看完了,至今仍回味無窮。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這句話在《無名》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電影的劇情可以說非常簡單,但除了劇情,更令人回味的是程耳式的拍攝手法,比如使用倒敘、插敘等等多種敘述故事的手法,讓觀眾一點點跟著電影解開謎團。
(資料圖)
還有電影中每一幀畫面帶來的震撼,比如被轟炸后的廣州,滿目瘡痍的街道旁都是面目全非的尸體,還有即將被水泥掩埋的工人,他們眼神中的無助與恨意,很多畫面不需要臺詞,就已經足以震撼人心。
電影中幾乎每一幀都值得仔細探索,今天主要就跟大家聊一聊,電影中的那些食物,究竟意味著什么,程耳導演又是如何用這些食物把所有人的命運暗含其中的。
蒸排骨:“友”與“敵”
在影片的開頭,葉先生(王一博飾)和王隊長(王傳君飾)一起吃早飯,王隊長談論著日本人殺害一家四口的新聞,而葉先生抱怨他為何點了非常耗時的蒸排骨。
這里看似兩個人做著同樣的事,但對待事情的態度完全不一樣,王隊長已經擺爛,甚至麻木,他不在乎同胞的生死,也不在乎渡部交代給他的重要任務,他只在乎“謀生”。
相比之下,葉先生知道任務重要,但又不能在他面前表現出來,只能隨口抱怨兩句。
可就是這樣朝夕相處,形影不離的兩個人,王隊長卻因為一盤蒸排骨跟葉先生斤斤計較,而此時的蒸排骨,也暗示了后來王隊長搶了葉先生的女人。
在張愛玲的《沉香屑》中有這樣一句話:“曾經有人下過這樣的考語:如果湘粵一帶深目削頰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
在電影中,上海女人方小姐(張婧怡飾)就像是兩個人搶著吃的蒸排骨。
在舞會中,葉先生盯著方小姐,同時王隊長也在目不轉睛的觀察著方小姐,隨后方小姐引誘日本士兵走出舞廳,并將其殺害,葉先生在角落中看到了這一切,可誰又知道,王隊長是否也在某個角落窺探著什么呢?
所以他知道了方小姐與葉先生的關系,他不僅奸殺了方小姐,還特意把報紙放到葉先生可以看到的地方,就像是在警告葉先生:“我也搶走了你的‘蒸排骨’。”
當然,他的目的是想知道葉先生的真實身份,最終他知道了,也死掉了。
醉蝦:有人視而不見,有人負重前行
大概很多人都會對電影中兩次出現醉蝦印象深刻,血紅的湯汁中,幾條活蝦在其中掙扎,所以很多人會覺得醉蝦代表的是那些掙扎的老百姓,或者是被水泥淹沒的勞工。
但我有些不一樣的看法,我認為這道醉蝦反倒更像是那些在我們的土地上肆意殺戮的侵略者。
他們每日醉生夢死,載歌載舞,在別人的國家大肆殺戮,就像是盤子中活蹦亂跳的蝦,一不小心整個桌子的菜都會沾上它的紅色湯汁。
面對醉蝦,王隊長的選擇是蓋上蓋子,視而不見,就像是他看到日本人在這里的殺戮行為,依然無動于衷,視而不見一樣。
而結尾處的葉先生同樣點了一道醉蝦,在蝦還沒有死去的時候,他就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吃(醉蝦一般是等蝦不動了再吃),他吃得有些狼狽,嘴上沾上了湯汁,他的表情也并沒有那么享受。
就像是他最后對渡部(森博之實)做的事,渡部想要歸隱,可葉先生說:“我不允許你脫下這身軍裝。”
因為只有在他們活著時候,復仇才是有意義的!
而這復仇之路,即使崎嶇坎坷,即使滿手污穢,即使失去了最愛的人,葉先生也會堅定得走下去,吞噬掉這些沾滿鮮血的罪人。
羊肉:沒了人性,也就沒了邊界
很多人說,那個出現在廢墟中的純白的羊,就像是那些無辜死去的勞工,最終變成了日本人的盤中餐。
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我在想是否還有另一層的含義。
其實每個國家的人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電影中的日本士兵說自己沒有吃過羊肉,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本土本身就很少有羊,他們沒怎么見過,更不用說吃了。
另一方面,在日本的飲食習慣中,他們本身就是不喜歡吃羊肉的,即使有吃羊肉的也非常非常少,據統計,日本人年均消費羊肉只有200克。
可為什么這些日本士兵明明不吃羊肉,卻在見到那只羊的時候就立刻大快朵頤了呢?
因為此時的他們已經沒有了人性,所以他們所謂的邊界感也就沒有了。
就像是他們當兵之前,應該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對活生生的人類大肆殺戮,但這卻成了他們此時的家常便飯,他們早已失去了人性,殺紅了眼。
日料:是底線也是突破
電影中每一種食物都有獨特的含義,每一個道具也有更深一層的意義。
何主任(梁朝偉飾)和渡部、唐部長(董成鵬飾)一起吃飯,渡部發現何主任始終不怎么吃日料,何主任對此回應說自己吃不慣,此時渡部臉色一沉,說:“該習慣了。”
因為此時何主任的拒絕,就像是對他的反抗,不管是在戰場上,還是在餐桌上,渡部都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要的是絕對的服從。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飯桌上,三個人的酒杯也暗示了彼此的身份,渡部的酒杯是黑色的,何主任的酒杯是白色的,而騎墻派唐部長的酒杯則是會澤的。
何主任對不吃日料的堅持,也說明了他內心的底線。
這也是他偽裝不下去的原因,因為他有顧慮,有妻子,他沒有辦法做到拋棄一切原則完成任務,就像是他無法眼睜睜看著妻子陷入危險境地而不顧。
而葉先生則不一樣,曾經他還有顧慮,那就是未來可以與方小姐重歸于好,可自從方小姐被殺害后,他也沒了后顧之憂,沒了軟肋,就能化成最堅硬的矛,刺向敵方的心臟。
他成功得到渡部的信任,就連酒杯也從白色變成了黑色,足以證明渡部此時已經把他當成了自己人,也就是此刻,他從渡部那里拿到了最重要的情報。
拿破侖:是偽裝也是結局
與醉蝦一樣,拿破侖在電影中出現了多次,主要來回于何主任、陳小姐(周迅飾)、江小姐(江疏影飾)之間。
拿破侖有多層酥皮,也暗示了這三個人的多重身份。
江小姐是唐部長的情人,而其真實身份是GMD特工,她的任務是暗殺唐部長,可不料最終卻愛上了唐部長,甜蜜的愛情就像囚牢外狂吠的獵犬一般擾亂了她的心。
最后,她把這盒點心給了何主任,同時也把一份重要的情報給了何主任,上海留居日本的要員名單。
而當這盒代表著甜蜜的糕點輪轉到何主任手上時,也意味著何主任也會因為愛情而暴露身份。
張先生(黃磊飾)本與陳小姐一起執行任務,在多年的搭檔下張先生愛上了陳小姐,他本以為陳小姐對他也是一樣的情感,可就在他表白之后,陳小姐卻意外告訴他,自己是有丈夫的。
如果說曾經張先生已經有了叛變的念頭,如今陳小姐的拒絕,更讓他堅定了自己叛變的決定。
何主任根據渡部和唐部長的要求來與張先生談判,卻在看到妻子手槍的一剎那慌了,他殺死了這個叛變者,同時也暴露了自己。
當然,以甜品作為傳遞情報的工具,也是陳小姐和何主任之間對未來美好的期盼,他們堅信未來會如自己想象般美好,即使有多層偽裝,內心也是甜的。
寫在最后
在觀眾對電影《無名》的評論中,我看到不少人表示自己會去二刷、三刷,因為這樣的電影每次觀看都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無名》的劇情簡單么,太簡單了,但更重要的是電影中導演埋下的這一個個驚喜,讓這部電影不再局限于劇情。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電影本就應該是一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