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上映到今天,已經有不少觀眾去N刷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之所以刷得不亦樂乎,是因為這既是一部驚險刺激的諜戰片,又是一部擁有無數細節和隱喻的抗日戰爭電影。
看《無名》,真正的爽感并非來自于電影故事本身,而是來自于導演在片中,在臺詞上,在拍攝手法上,在任何地方埋下的蛛絲馬跡。
順著這些線索按圖索驥,你很可能發現一段真實的歷史,或者一段鮮為人知的過去,甚至一些從不知道,但在歷史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人物。
雖然網上已經有不少對《無名》的解讀,但今天我發現的這些細節,估計從未有人發現過。
那么話不多說,我們來看看這五個埋藏最深的細節,這不僅體現導演的功力,更體現著導演對觀眾的尊重。
01光影與人物
程耳導演曾說過,自己對光線和構圖有著近乎強迫癥似的偏執,看完《無名》后才會發現,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場景里的每一束光,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舉個例子,何先生出現的時候,背景大部分都是亮色的,而葉的背景,則大部分都是暗色的,這其實是在用光影告訴我們,這兩個人,一明一暗。
最后,兩人交接的時候,在昏黃的格子窗前,像黃昏的明暗交接一樣。何先生的臉一直是剪影,葉只是很快地走出來一瞬,但臉部被照亮,這說明,何先生將要退場,而葉將要登場了。
方小姐和葉在盟洗室對話,兩人鏡里鏡外,一明一暗,說明方小姐是明面上的,而葉是地下黨。
而日軍出現的鏡頭中,幾乎都看不到臉,跟鬼魅一樣,這也代表著日本人殘忍的惡魔屬性。
02天皇與公爵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天皇是裕仁天皇,長這樣。
刮了胡子,長這樣。
再看看在電影《無名》中飾演公爵的演員,長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有沒有發現,這個演員,和天皇有那么一點神似。
在片中,一堆日本人在吃羊肉的時候,這個公爵還專門問:“你們看我像誰?”
如果我沒猜錯,程耳導演應該是故意找到了一個與天皇很像的演員,在片中飾演公爵,然后打破了次元壁,故事中,公爵在問自己人,而故事外,公爵在問觀眾。
故事里的日本人都沒猜出來,故事外的我們,卻能看到,他的確很像日本天皇。
但是,公爵最后的結局,是被打死在了海邊……懂的都懂。
03江小姐的身份
江小姐媽媽給江小姐的食盒上是日本花紋,可以判斷,這是地位不低的人才會使用的,大概可以推測,江小姐的母親是日本人,且地位不低。
所以渡部和何先生在拉扯江小姐是不是一定要殺,渡部明顯是想保江小姐,放走江小姐,何先生也是賣渡部一個人情。
有一個日本人的母親,并且是中統的女特工,我們幾乎可以對得上,江小姐的原型,就是鄭蘋如。
鄭蘋如她出生在日本名古屋,父親是清末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就讀法政大學的鄭鉞,母親則是木村花子,是日本名古屋一個名門望族家庭,善良賢惠,是一個典型的相夫教子的傳統日本婦女。
04四面間諜
《無名》中有不少證據都能證明,葉或許是個四面間諜。
電影中,交代了他的三重身份。
首先,他公開身份是汪偽的人,服務于上海特工總部,是何先生的下屬。其次,他是延安方面的人,這個結尾他自己說的三個字可證;另外看,他表面上看還投靠了渡部,并成為其心腹。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重身份,是重慶方面的人。
最明顯的一個環節,是唐部長放走表哥何先生之后,說會有人去殺他的,然后渡部說,總是更激進的后來者,指的就是葉,這說明,葉很有可能暗中投靠了唐部長。
另外,最后日本戰敗,葉和渡部一起被國軍押進監獄關押,他竟然可以在監獄中殺死渡部這個日本人并全身而退,說明他至少有重慶方面的關系。
而在《無名》中,葉也是身份最為復雜的人,沒有之一。
05婚約的秘密
葉對方小姐說“我們有婚約”,未婚妻說,那是1937年以前的事,說明1937年是兩人關系的重要分水嶺。
而葉在香港吃醉蝦時,被問是不是剛來香港,他說“不是,我是民國二十六年來的”,這當然是為了保護身份騙人的,但是民國二十六年正好是1937年,而他還說“以前住九龍塘,那是個熱鬧的地方”。
合理推測,葉應該是把事實顛倒了一下,他和未婚妻1937年以前都住香港,且家住九龍塘,兩家是世交,兩人彼此相愛。
1937年日本從東三省開始進了中原,未婚妻可能跟葉一起搬到了上海。從此她做了“舞女”,他做了“漢奸”。
“漢奸”知道舞女不是真舞女,但“舞女”不知漢奸不是真漢奸,才導致他們之后的悲劇。
在《無名》中,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很多,根本說不完,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發現,歡迎一起討論。
這也是《無名》的魅力所在,看完這些細節,才被這部電影徹底折服了!
關鍵詞: N刷無名后發現了鮮為人知的幾個小細節 我被程耳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