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搜狐娛樂訊(胡圖圖/文)2月8日,第一屆“新號角”電視劇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辦。著名導演鄭曉龍、傅東育、楊陽、編劇余飛、著名制片人曹平等業內人士悉數到場,圍繞“長視頻行業降本增效”和“青年導演扶持計劃”話題展開討論。
大會上,曾打造出《幸福到萬家》《紅高粱》等諸多知名電視劇的制片人、也是著名導演鄭曉龍的“老搭檔”曹平女士談到,降本增效目前在市場中只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對于制片方來說,這個策略所帶來的風險與壓力并行。
曹平說,當前的電視劇制作成本已經很難回到10多年前制作《甄嬛傳》的行情期。她舉例,自家目前正在籌備一部戰爭題材,僅拍攝期所需要的坦克和幾輛汽車打包價格就達到了100w。
那么,降本增效的本究竟該如何降?曹平表示,只能從衣食住行層面縮減。
“以前100多人拍一部劇,現在都是300、400人,每個部門去調整都不能減員,就是減不下去,好像每個人都必須用,這個也是沒有辦法,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多一張床,預算也是很難。這樣就只能在演員上考慮,比如9個戰士,原計劃是請比較優秀的知名的,最后沒有辦法,只能用2、3個知名的演員,其他都用性價比合適的演員,其實挺難的。”
在曹平看來,市場應該多鼓勵優秀的作品,有些項目確實成本高,應該按質論價、優質論價。“《甄嬛傳》已經播了10多年了,今年春節在臺灣八大電視臺播出,又引起新一波話題討論。這對于平臺和制片方而言,都是雙贏。”
曹平理解的降本增效,有兩個層面意思:一,所謂降本,其實就是將錢花在刀刃上,該省的地方省、不該省的地方也絕對不能省;而增效,則是做好內容、拍好作品。
據悉,本屆論壇上,主辦方還對鄭曉龍、傅東育、楊陽等24位導演,陳飛宇,張婧儀等12位演員,陳敏正、撈仔等7位幕后主創頒布了年度稱號大獎。一場有關行業內的創作話題就此圓滿落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