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擊上方“關注”了解更多名人故事。
(相關資料圖)
聽到“隋俊波”這個名字,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陽光的大帥哥,實際上她是一個明媚的美人。
熟悉她的人,會知道她是《夜幕下的哈爾濱》里的關靜嫻,《天涯赤子心》的羅美芳,《男人幫》中的艾米,《老嚴有女不愁嫁》的嚴小燦等,以上這些都是隋俊波,也不全是她。
出道20年,出演了五十多部劇,隋俊波一直兢兢業業,但都未曾激起太大的水花,直到《人世間》郝冬梅一角,她才算真正意義上的走紅,這一年她43歲。
實際上,紅與不紅,對隋俊波來說,她都看得很淡然。
作為演員,她只在意自己的角色演得好不好,有沒有進步,能不能讓觀眾記住。
這一點她做到了,雖然人到中年才因“郝冬梅”被大家關注,但她是一個懂得知足的人。
就像她說的性格決定命運,她從小就不是一個爭強好勝、急功近利的人,她喜歡順其自然。
著名作家梁曉聲說:“活得清醒,才是人生最明媚的樣子。”
深以為然,行走在人世間時,保持清醒,是一種能力,亦是一種境界。
活得清醒的女人最好命,這一點在不爭不搶的隋俊波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01 只是喜歡跳舞
隋俊波小時候并沒有太多對夢想的執著,她只知道自己喜歡跳舞,于是小小的她便跳進了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蒙面舞王上的隋俊波
1979年11月,隋俊波生于吉林長春一個普通的家庭。
她從小長得漂亮,是在身邊人的贊美聲中長大的,父母對她也極盡寵愛,雖然家里條件不是很好,但是他們給了她最好的愛。
對此,隋俊波也從不恃寵而驕,更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
她知道,好看的皮囊只是外在,她更知道她自身得到的良好條件都是父母的艱辛換來的。
所以小小的她就很能吃苦,她知道一個人有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換言之,就是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一開始,隋俊波是練速滑的,后來父母覺得這個項目太苦了,就改學了舞蹈。
而且跳舞也是隋俊波自己喜歡的。
只是為了練好舞蹈,她也沒少吃苦,壓腿、抻筋是基本功,對一開始學習跳舞的她來說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但是她堅持下來了,因為她喜歡,所以痛并快樂著。
后來在舅舅的推薦下,隋俊波考入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這一年她才13歲,便要孤身一人到北京求學。
對她來說,這才是最痛苦的。
一是思鄉之苦,二是減肥之苦。
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正是黏在父母身邊,享受他們溫暖照顧的時候,可隋俊波卻要一個人獨自在外求學。
而且那個時候不像現在這么方便,有電話,打視頻,那時候只能寫信。
每次開學,父母把她送到學校,看到他們登上返程的車,她都忍不住要在后面追著車子跑一段路,眼淚刷刷的往下流,父母看著也很不舍,很心疼。
可是沒辦法,為了女兒的夢想,為了他們的期待,他們必須學會各自成全。
隋俊波每一次收到爸爸媽媽寫來的信,她常常是剛看到開頭“親愛的女兒”幾個字,她的眼淚就止不住了。
想必她的爸爸媽媽收到她去的信時,也是這樣一幅景象。
對于隋俊波來說,還有一個苦是讓她感覺壓力非常大的,那就是減肥。
因為那時候她們每周一、三、五都要稱體重,如果體重漲了,老師就不讓她們上課,而是出去跑步。
可是十二三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而且隋俊波的胃口又特別好,一頓飯能吃三碗米飯,所以她很難不長。
后來為了讓自己不長得那么明顯,隋俊波想到了一個方法,平時就猛吃,滿足味蕾,快要稱體重的時候她就穿著減肥褲瘋狂跑步,一跑就是10圈。
就這樣,她的青春期就在思鄉與減肥斗爭中度過了。
02 努力 知足 感恩?
隋俊波從小就是一個努力且貼心懂事,懂得知足和感恩的人。
隋俊波一直都是一個乖孩子。
在校期間,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很多女同學都在談戀愛,她們有的周末和男生一起去溜冰,有的一起去看電影。
但她就在宿舍洗衣服,或者學習。
有一次院里開大學,老師當著所有同學的面表揚她:“隋俊波同學不但外表美,心靈更美。”
這對隋俊波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肯定和鼓舞,這樣以來她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辜負老師的期待,不辜負父母的厚望,更是為了不辜負自己。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隋俊波從小就看見父母為了供自己上學,為了讓自己學舞蹈,付出了很多:媽媽在紡織廠門口擺攤賣早餐,每天起早貪黑,一賣就是三年。
后來她又去酒店做服務員,打掃衛生就是為了多掙點錢供她上學;
父親下崗之后,去開出租車,也是沒黑沒夜,這些隋俊波都看在眼里。
她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也認識到了生活的艱辛,她才更加珍惜,不讓父母操心,要努力學習方能對得起他們的付出。
所以,別人談戀愛,她學習;別人看電影,她讀書;別人出去玩,她練舞。
除了刻苦,隋俊波的目標還很清晰。
從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畢業后,她可以當一個舞蹈老師,或者是一名舞蹈編導。
但是她覺得自己年紀尚小,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剛好她當時又得知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表演本科在招生。
想著自己可以再深造一下,父母也很支持,她便去報考了。
不負期望。
她如愿考入了中戲,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越發的愛上了這個專業,她第一次堅定自己的夢想:當一名優秀的合格的演員。
她一直為這個理想努力著。
在演員這條路上,隋俊波走的也比較順利,甚至可以說是高起點。
隋俊波第一次拍戲,就演了個女二號,片酬有六萬塊。
這筆錢對別人來說或許不多,但對她來說就是筆巨款,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
我當時覺得自己太了不起了,擺在我面前的不是6萬塊錢,是六百萬呀。
確實,當時這筆錢對她來說意義很大,學表演這四年學費都是父母跟親人借的。
她拿到這筆錢不僅是她自身價值的體現,還可以為家里減輕負擔,還掉一些債務。
隋俊波是一個非常貼心孝順的女兒,她自從出來拍戲賺錢后,她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03
小時候,隋俊波跟爸爸媽媽,一家三口擠在一個小屋里,一張床上。
她經常聽媽媽說希望有一天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大房子,小小的隋俊波也有同樣的期望,她也希望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單獨的房間。
所以她賺了錢后第一件事就是實現這個愿望。
2004年,隋俊波在拍了《問情》《江山》《我的失憶男友》《悄然走進你的世界》《護士長日記》《詛咒》《起跑天堂》等多部影視劇之后。
她的手上有了一定的積蓄,想到父母一輩子的夢想和自己小時候的期望,她首先就給家里買了房子。
不僅如此,在她經濟寬裕之后,她也盡可能的去幫家里的親戚,她舅、姑、姨、妹的房子都是她買的,因為在她心里這些都是她至親的人。
她從小就記得他們對自己的恩情,她也希望自己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隋俊波家的親戚都是很好的,那時候大家經濟條件都不好,但她每次放假回家,走的時候他們都會給她錢,這讓她感受到了她們對她的愛。
這種感覺,我也有,家里的親戚條件雖不好,但每次去都會把最好吃的給你,臨走的時候還給錢。
所以,對隋俊波來說,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能多幫她就會毫不猶豫的多幫。
除此之外,作為演員,隋俊波一直兢兢業業,沒緋聞,不炒作。
她是一個活得清醒且知足的人,對于名利她看得很淡。
對隋俊波來說只要能在熱愛的領域里深耕,與一個個角色共生,每一次都獲得進步就足夠。
就是抱著這種淡然的態度,踏實前行,終于在磨礪近20年后,她終于發光被大眾看見了。
在《人世間》中,她扮演的“郝冬梅”真誠,善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與周秉義相濡以沫,一輩子只愛一個人的愛情更是讓人感慨。
在現實生活中,隋俊波也遇見了屬于她的“周秉義”。
2012年,33歲的她與她的“秉義”邁入婚姻殿堂,開啟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她雖然沒有對外公開老公是誰,也沒分享過與他的合照,但是在她心里,她覺得他跟周秉義很像。
在劇里,周秉義對郝冬梅說過:“只要我們兩個人沒問題,那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在生活中,她老公也跟她說過同樣的話。
這讓她很有安全感。
隋俊波個性爽朗大方,比較男孩子氣,但是遇見另一半后,她變得更柔軟,有女人味。
用她自己的話說是:
我以前以為我很強,但遇到我老公之后,我發現其實我不強。
我所謂的強都在外表上,但和他靜下心來交談的時候,我覺得他的思想比我要高很多,所以我很愿意去聽他的意見。
他讓她踏實,讓她有安定感,所以在通過了解,相處后,他們喜結連理,走進了圍城。
2014年,隋俊波生下女兒,從二人世界升級成幸福的三口之家,他們都沉浸在為人父母的喜悅里。
隋俊波分享自己與丈夫的相處時,她說他們也是在朝著冬梅和秉義的方向走。
他們知道一段好的婚姻,需要夫妻共同經營,相互尊重,彼此包容,理解,這樣才能更懂彼此,向共同的方向前進。
生下女兒沒多久,隋俊波就復出拍戲了。
于丈夫而言,他是不想讓她太辛苦,又要工作又要顧家,但是對隋俊波來說,她沒辦法只做一個相夫教子的人。
她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太枯燥了,她放不下表演。
所以,她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工作,她不認為家庭和事業會互相拖累。
相反,好的事業能夠支撐優質的家庭生活,好的家庭能夠給人力量去為事業努力……
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的。
隋俊波這么說,她的丈夫也支持這個觀點,并且全力支持她的選擇。
對女演員來說,最怕的就是年齡焦慮,在這點上,隋俊波沒有,她一直覺得女人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美,也有不同的挑戰和樂趣,只要盡情享受和釋放就好了。
而且她一直走的都是實力路線,在演技上磨礪自己,做好準備,總會等來機會,所以她等來了“冬梅”,讓更多觀眾看見了她。
回看隋俊波這一路,她是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也是好演員。
更難得的是她活成了自己期待的樣子。
而且走紅之后,她也沒多大的變化,仍用心工作,努力生活。
作為媽媽,在對女兒的教育上,她以身作則,無論是跳舞還是拍戲,她都告訴女兒,無論做哪行都要堅持,唯有付出才會有收獲;
作為妻子,她希望可以像郝冬梅與周秉義一樣,一生相隨,相濡以沫,一輩子只愛一個人,她與丈夫在努力朝這個方向前行;
作為演員,“郝冬梅”只是她一個新的起點,她希望將來還可以為觀眾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為女人,她一路從舞蹈到演員,都是遵循自己的內心,努力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樣的她就是最大的成功。
關鍵詞: 她長得漂亮 賺錢后給父母親戚買房 自己婚姻也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