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我們來聊一下趙本山的前妻。趙本山的情感經歷,就像一本書,沒有多么豐富多彩,但很曲折。
32年前,葛淑珍含淚與趙本山辦理了離婚手續,結束了11年的感情。
很多夫妻都這樣,能共苦,卻不能同甘,趙本山一窮二白的時候,葛淑珍與其結婚,等趙本山名聲大噪后,提出離婚。
(資料圖片)
意外的是,葛淑珍沒有歇斯底里,也沒有大喊大叫,更沒有一絲挽留,即便沒有趙本山,也要活出個人樣。
那個年代,小伙子20歲還沒媳婦,明顯說不過去。
趙本山就是這樣,22歲才結婚,屬于當地的晚婚青年。
至于為何不結婚,其實有兩點,首先,他家很窮,趙本山只能靠跟著盲人二叔學手藝,勉強維持生計。
其次,雖說窮,但趙本山是個有主見的人,女人不能隨便就娶回家,一定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
可能就是這點要求,成了日后他與葛淑珍離婚的原因。
因為“從事文藝工作”,趙本山的身邊不乏說媒的,村里的老人一致認為,這孩子雖然窮,但是個好后生,長大后一定有出息。
隨后,一個叫葛淑珍的女人進入他的視線,她雖然長得不漂亮,但和趙本山有相同的經歷,也許是彼此可憐吧,兩人有些惺惺相惜,但這不是愛情。
那年,葛淑珍只有19歲,她很勤快,讓趙本山原本破敗的家,變得充滿生活氣。
一窮二白的時候,別說培養感情了,就連睡覺的大炕都是租來的,小兩口的日子平平淡淡,直到女兒趙玉芳出生,才多了點快樂。
趙玉芳很聰明,和趙本山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葛淑珍十分滿足,她任勞任怨,操持著家里的一切。
過了幾年后,兩人的兒子趙鐵蛋出生,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但沒想到,鐵蛋是個聾啞孩子,伴有嚴重的心臟疾病。
日子本就過不下去了,后期還有高昂的醫療費,趙本山的心里像壓了一塊大石頭一樣,很無奈。
如果不是那次《摔三弦》,趙本山這輩子或許就被埋進塵埃里了。
某年,趙本山參加一個演出比賽,他的作品《摔三弦》脫穎而出,甚至被鐵嶺劇團相中,隨時準備調動工作。
葛淑珍很高興,她幻想自己終于能住上樓房了,再也不用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了。
隨后,一家人來到城里,趙本山負責上班掙錢,妻子負責操持家務,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由于工作性質不同,趙本山離家的次數越來越多,加上見過的世面越來越寬廣,兩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最后到了沒話可說的地步。
其實從一開始,趙本山對葛淑珍就沒感情,文章前面說了,趙本山是那種寧缺毋濫的人,但由于家庭條件的限制,他娶了和自己有相同經歷的葛淑珍。
換句話說,趙本山的心里,多少有些磕磣……
1987年,趙本山跟潘長江合作《瞎子觀燈》,兩人光在沈陽就演了600次,場場爆滿。
隨后,趙本山人生開掛,全國各地演出,并在民間藝術團遇到了此生摯愛馬麗娟。
初見女孩第一眼,就有怦然心動的感覺,這是葛淑珍從沒給過的。
但回歸生活,他就算再喜歡,也不能表現出來,因為家里有妻子和生病的孩子,只能將這種感情埋藏在心里。
葛淑珍雖說是個農村人,但她能感受到夫妻之間的變化。
有段時間,她學著城里人那樣,給自己打扮穿時髦的衣服,但趙本山和她難以溝通,說不到一起去。
隨后,趙本山在姜昆的帶領下登上春晚,夫妻之間越走越遠了。
趙本山很想馬麗娟,很想離婚,但就是說不出口,畢竟,妻子這么多年為家付出,如果真這么干了,就太混蛋了。
猶豫了很長時間后,他還是選擇了愛情,并主動開了口。
趙本山本想著,葛淑珍一定會大喊大鬧,但她沒有,十分平靜,這讓趙本山有些意外,甚至有點后怕。
看來,葛淑珍并不是普通的農村婦女,她的勇敢堅持,是趙本山意料不到的。
1991年,兩人辦理離婚手續,趙本山的車子房子還有25萬現金都留給前妻。
隨后,他凈身出戶,第二年就和馬麗娟步入婚姻殿堂。
回顧葛淑珍,離婚之后很苦很難熬,畢竟孤身一人,兒子又是個殘疾人,以后的日子怎么過?
于是,她把趙本山給的錢全部存起來,自己開始找工作,三十歲的年紀,什么技術活都不會,只能干飯店的服務員,一個月有150塊的薪酬。
此時的葛淑珍看似堅強,其實內心一直期盼著趙本山還能回來,直到1994年,鐵蛋突發心臟病離世,葛淑珍癱坐在地上,徹底崩潰,嚎啕大哭。
經過好長時間的調整,她逐漸緩過來,人不能長期低沉下去,活著的人總要向前看。
為了女兒,她努力工作,只希望趙玉芳不要像自己一樣沒文化。
1999年,玉芳不負媽媽的期望,考上大連外國語學院,趙本山很高興,給他母女來在大學旁買了一套房子,方便葛淑珍照顧女兒。
這么多年前,葛淑珍就是靠著打零工微薄的收入將孩子養大的,她也明白了,趙本山不會回來了。
玉芳畢業之后,進入單位工作,葛淑珍才考慮起自己的問題。
她找了一家轉讓的飯店,準備單干。
可能自己淋過雨,就想給別人撐傘,葛淑珍把之前飯店的員工全都請過來,告訴他們,找工作不容易,如果相信她的話,大家一起努力掙錢。
就這樣,小飯店干起來了。
炒土豆絲、豬肉燉粉條,葛淑珍對員工說:我們家的菜品一定要量大,并且泡菜是免費給客人吃的,吃多了不準急眼。
后來,葛淑珍的飯店負債累累,有人勸她,這么干不行,遲早會被吃窮。但她就是不聽勸,還做起了快餐盒飯,表示要“薄利多銷”。
有人對葛淑珍說,其實你沒必要這么拼命,不是有趙本山這個前夫嗎?還怕沒飯吃?
趙本山也曾勸葛淑珍:別干了,你太實在,掙不了錢的。
葛淑珍偏偏不信,既然自己已經和趙本山沒有關系了,為何還要靠他生活呢?
再說自己如果不做出點樣子的話,別人也看不起趙本山啊。
逐漸地,小飯店的人氣有所增加,慢慢扭轉虧損的局面,到了最后,年收入近百萬。
離婚三十多年,葛淑珍從來不靠趙本山,更沒有貶低過他。
而且在2009年的時候,趙本山因腦溢血住院,葛淑珍也是第一時間前去照顧,哪怕前夫曾傷害過自己,她始終用心去對待。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如今,葛淑珍不再是那個思想落后的農村婦女了,更不需要外人的同情。
最后,祝福這個苦盡甘來的女人,生意越做越紅火,安享晚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