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為了塑造主角的形象,除了要安排反派角色之外,還有一種重要的角色也會經常出現,那就是唱反調的自己人。
相對于立場鮮明的反派角色,這種唱反調的自己人有時候會讓觀眾感覺更加討厭,因為他們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主角指指點點,把主角給虐了的同時還讓主角十分憋屈,畢竟他是自己人又不是反派。
如果這個自己人還是主角的上級,那憋屈的感覺會更甚,比如《他是誰》里的吳克,也就是省警校刑事偵查學教授、寧江市公安局政委,衛國平的領導。
(資料圖)
關于吳教授和男主角衛國平之間的對手戲,我們可以分成四段來看,每一段都會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一、初露鋒芒
吳教授第一次出現是在碎尸案首次案情分析會上,此時他的身份依然是教授,算是列席會議,給寧江市公安局提供一些建議。
在碎尸案的偵破方向上,吳教授和衛國平產生了分歧,吳教授認為應該首先在全市設卡,制造一種抓捕氣氛,將罪犯逼出來。
衛國平認為應該首先尋找其他碎尸,通過碎尸確認死者身份同時搜集到更多的線索,然后再確定工作方向。
會上宋哲處長支持吳教授的方案,調走大部分警力執行圍堵設卡計劃,顧衛東副局長默認了該方案,衛國平只能帶領有限的幾個人去垃圾場找尋其他尸塊。
這是吳教授和衛國平的第一次交手,原則上講,顯然衛國平的方案更穩妥,吳教授的方案有些盲目,因此絕大多數網友都支持男主角衛國平,這是正常反應。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吳教授的方案就一無是處,畢竟觀眾是站在上帝視角看問題,如果罪犯是一個莽撞的人,也許吳教授打草驚蛇的方案就會產生效果。
從這個會議上,我們只能看出吳教授和衛國平之間在工作上的分歧,但僅僅是這一點分歧,直接給觀眾帶去了一種印象,吳教授就是那個給男主角唱反調的自己人。
二、直接沖突
在碎尸案搜集到足夠多線索之后,寧江市公安局又一次召開了案情分析會。
衛國平率先提出了將碎尸案和88案并案偵查的觀點,但立刻遭到了吳教授的反對。
吳教授提出了幾個問題:寧江一年有多少天下雨?碎尸案受害者遭遇性侵了嗎?碎尸案受害者的傷口和88案那些受害者的傷口是否經過技術部門比對?這些條件都不具備就提出并案,膽子也太大了吧。
衛國平不服,吳教授直接點出了他的問題,個人色彩太濃,關于88案的坎兒過不去。
衛國平當即炸毛,吳教授冷靜反問:(你心里有坎過不去)難道不是嗎?
從客觀角度看,吳教授的觀點顯然要遠遠比衛國平更為客觀冷靜,88案和碎尸案之間的相似點本身就極少,在沒有進一步的證據支持下,衛國平的并案偵查想法顯然太過于偏激,容易將案子偵破引入死胡同。
事實上,衛國平確實用偵破88案的思路去偵查同時也用這個思路去審訊薛家鍵,不僅沒有取得突破反而險些讓薛家鍵鉆了空子。
應該說吳教授對衛國平的批評和反問非常冷靜客觀,衛國平的表現太過于偏激,但觀眾們不都是這么想,只有少數觀眾認為吳教授有道理,有更多觀眾則在彈幕里痛斥吳教授,讓他下線,讓他閉嘴,甚至讓他去死。
還有一位觀眾腦洞大開,認為吳教授給衛國平唱反調是因為他就是兇手。
不管別的觀眾如何,筆者在這個環節是堅決支持吳教授的。
三、一針見血
在碎尸案偵破過程中衛國平屢次立功,吳教授在這個過程中則被上級任命為寧江市公安局的政委,成為衛國平的直接領導,對此衛國平表現很冷淡。
在碎尸案偵破進入僵局后,新官上任的吳政委找到衛國平和他進行了一次長談。
這次談話,吳政委主要說了三件事,層層推進非常理性也非常有邏輯。
首先,吳政委肯定了衛國平的能力,并給予他高度贊揚。
這是吳政委的心里話,同時也是為接下來的談話打好基礎,讓衛國平放下對立情緒,表明吳政委也是為了衛國平著想。
然后,吳政委一針見血戳到了衛國平的內心深處,陳山河的死。
這是衛國平八年來最大的心病,導致他神經衰弱的病根,更是讓衛國平在偵破過程中容易喪失理智和清醒的根源。
最后,吳政委又提醒了衛國平,注意和聶小雨之間的關系,畢竟她親哥哥聶寶華是有問題的,一旦衛國平和聶寶華之間產生了糾葛,容易影響衛國平的前途。
這一番對話,一方面逐漸打開了衛國平的心結,另一方面也提醒了他,這是吳克作為公安局政委的職責所在,同時也是他惜才愛才的表現。
雖然衛國平在談話中一度表現出不配合甚至對抗的情緒,但他也能明白一件事,衛國平這是為他好。
當然,彈幕里的觀眾們也終于明白,吳政委確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領導。
四、幡然醒悟
雖然吳克已經擔任了寧江公安局政委,但他之前作為吳教授要進行的培訓因為碎尸案暫停了,這個課還要補上,于是他又暫時恢復了吳教授的身份,給全省十三市刑偵骨干上課,到會學員里職務最小的是副隊長。
吳教授看到衛國平進來,馬上在原有授課內容里加了一個詞“惡意”,這其實相當于單獨給衛國平開了一個小灶。
這個小灶就是直接點破衛國平身上最大的問題,什么案子只要有任何一點線索就會往88案上扯,看似盡職盡責,實際上卻是一種“惡意”辦案,對誰都不利,也很難找到案件的真相。
吳教授的話其實也是點破了當年存在的一種辦案錯誤思路,那就是有罪推定,先認定這個人是罪犯,然后往他身上各種掛證據,甚至各種似是而非的證據都往上堆,到最后很容易形成冤假錯案。
衛國平的出發點雖然不是為了盡快完成破案交差,但他的行為確實又和制造冤假錯案距離相當近,就因為出發點不同,這就讓衛國平始終認為自己是對的,是對案件負責的態度。
吳教授的一番話直接點醒了衛國平,讓他幡然醒悟,即使出發點不同,但他的做法無疑也是在制造冤假錯案的邊緣,不僅容易出現錯誤,同時也不利于案件的偵破,更加有愧于陳山河。
正因為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同時可能也有對之前不理解吳教授的慚愧,衛國平沒忍住,流下了內疚的淚水。
經過吳教授的指引,衛國平終于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這是他破除心魔的重要一步,也是男主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彈幕里的觀眾們終于也認識到吳教授的重要性,他們開始給吳教授道歉:老頭,我錯怪你了,聲音也大了點,對不起。
總結一下,衛國平在寧江公安局里其實是一個很特殊的人,副局長是他師父,經常寵著他,宋哲是他師哥,經常讓著他,二叔是他的副隊長,經常哄著他,小師妹和那些下屬更是拿他沒辦法。
其實這種類似爽文一樣的環境并不真實,也不利于衛國平的成長和案件的偵破,于是,《他是誰》安排了一位和衛國平唱反調的吳教授,雖然一度引起觀眾們的反感,但事實證明,吳教授也許才是那個對衛國平幫助最大的人。
良藥苦口利于病,吳教授就是給衛國平治病的良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