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里常年流行一種文化現象,叫“偶像包袱”。
流量演員們為了保持自己在粉絲心目中的地位,讓這個詞應運而生,幾乎在大多數的聚光燈前,他們都矜持地保持著自己最好看的樣子和狀態。
與之相反的是,還有那么一群真正的演員,在他們心中戲比天大,為了拍好戲,塑造好人物,從不在意形象,甚至改變自己的外貌、體重等,以追求更真實、更震撼的表現效果。
【資料圖】
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毀容式演技”。
最早被觀眾稱為“毀容式”演技的,應該是《秋菊打官司》中,飾演秋菊的鞏俐。
為了塑造好秋菊這個角色,她深入到陜西農村,和村民們同吃同住三個月,平時生活中,也注意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村婦。
有兩個名場面,讓鞏俐的秋菊,演得深入人心。
一個,是秋菊第一次進城,為了防止被騙,在大媽的建議下,買了一件洋氣的衣服,但她愣是將衣服套在了自己紅色的大棉襖上。
穿好后,還挺著個大肚子,戴著綠色的頭巾,看起來顯然是自信了一些,但骨子里其實還是自卑的。
這是當時農村人的現狀,而秋菊身上的這種拘謹,被鞏俐演得活靈活現。
另一個,是給自己丈夫看病,站在診所前面的秋菊,注意力并不在老公或者妹妹身上,她左顧右盼,顯然被鎮子上的繁華吸引。
一個斜著眼睛的掃視,雖然“毀容”到了極點,但給秋菊注入了靈魂。
也是靠鞏俐的“毀容式”演技,《秋菊打官司》為中國電影贏下一座金獅獎。
當然,“毀容式演技”的例子還有很多,比比皆是。
電影《立春》里,蔣雯麗飾演的王彩玲,不僅一臉的大麻子,還有一口齙牙,腰間有厚厚的游泳圈,看完這部影片,沒有人認得出這是蔣雯麗本人。
增肥30斤,涂黑斑、戴牙套、不洗臉甚至不惜大尺度出鏡的蔣雯麗,演出了只屬于王彩玲的通透。
《立春》中著名的名場面,是蔣雯麗和李光潔在列車里,蔣雯麗她眼神嬌羞,斜上方望著45度角的李光潔,害羞地問:你會一直愛我嗎?
但因為這樣的姿勢,恰恰放大了王彩玲齙牙的特征和面部的缺點,所以看上去十分“毀容”。
但從王彩玲的眼神里,又能看到一種獨一無二的單純愛慕,外貌的矛盾和內心的熾熱,此刻在王彩玲心里綻放。
當李光潔不置可否時,蔣雯麗雖然合上了嘴巴,但看起來依舊不美。
這種不美,卻恰恰是導演想要表達的人物特質,也跟她的內心形成鮮明對比。
電影《守島人》中,劉燁飾演守島32年的王繼才,因為在海邊終日風吹日曬,王繼才看上去比真實年齡要老一些。
為了呈現最真實的狀態,劉燁也貢獻了“毀容式”演技,他和劇組多次前往灌云縣開山島,一拍就是一年多,拍攝期間的臺風、暴雨、烈日全都是實景,第一場戲,劉燁就拍了27條。
為了以最真實的狀態展現王繼才的形象,劉燁不惜減肥,甚至故意曬傷,讓皮膚蛻皮并呈現出焦黑色。
當瘦削的,胡子拉碴,皮膚黝黑的劉燁站在海島上的時候,觀眾看到的,就是王繼才本人。
片中有一個場景,讓番茄君記憶深刻,劉燁也真正靠這個場景,演繹了什么叫做“毀容式”演技。
上島后,王繼才和妻女很久不見,好不容易盼到了妻子帶著女兒來訪,王繼才頭發如雞窩一般,胡子拉碴,皮膚被曬傷,滿身黝黑,像個野人,但他看到女兒的那個表情,卻讓人感受到十足的欣喜。
可風吹日曬后的王繼才,早就沒有了當時的樣子,女兒見了他,竟然嚇哭了。
看到哭泣的女兒,王繼才的笑容緩緩消失,一瞬間,讓我們感受到了守島人的辛酸和付出。
而劉燁的“毀容式演技”,也因為這部電影,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口口相傳。
劉德華演《失孤》,幾乎豁了出去。為了演好這個尋子父親的角色,劉德華每天在太陽下暴曬兩個小時,直到皮膚開始曬傷蛻皮。
為了呈現尋子的真實狀態,他還將自己的指甲全部用銼刀銼傷,然后涂上藥水。
電影拍攝期間,劉德華輾轉五個省份,十五個地方,因為道具組找來的衣服都又臟又破,但劉德華從不嫌棄,也從不洗衣服,就連工作人員都“受不了”他身上酸臭的體味。
而且為了節省時間和經費,劉德華經常在戲外也帶著妝容,看上去就像劇組中,混進了一個拾荒者一樣。
《失孤》中有個人盡皆知的“名場面”,是一場雷澤寬被漁民毆打的戲份。
戲中,劉德華被群演大媽抓住頭發,連扇了十幾個耳光。戲中的劉德華,直挺挺伸著脖子,眼睛里依舊是一種找不到孩子的絕望和沮喪,全程直挺挺著被打。
這種“毀容”,不光是容貌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但通過這場戲,雷澤寬的形象因此立住,他尋找兒子的堅持和信心,也讓觀眾感動。
最后,劉德華的臉都被打紅打腫,他也沒有一點怨言。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比如《影》中瘋狂減重增重的鄧超,《我不是藥神》中演白血病人的王傳君,《新宿事件》中不顧一切毀容表演的吳彥祖,甚至《食神》中甘愿扮丑的莫文蔚……番茄君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些演員,為了塑造好角色,不僅付出了自己的美麗和健康,有時候甚至要遭受心理上的摧殘和折磨,但他們也用真情實感打動著觀眾,并展現出對“演員”這個職業真正的敬意。
所以“毀容式”演技并不單單是“毀容”或者“扮丑”,“演技”二字,是永遠的核心。所有的“毀容”,都應該且必須為演技服務,這才是他們放棄偶像包袱,不顧個人形象的源動力。
而,每次提到“毀容式演技”這個詞,總有一個女演員出現在番茄君眼前,那就是任素汐。
任素汐的大火或許是個偶然,因為《驢得水》上映時,并沒有出現現象級的票房,但那個在蒜皮紛飛中唱《我要你》的女老師張一曼,卻深深走進了觀眾心中。
作為任素汐第一部走進觀眾視野的大銀幕作品,她的首秀,幾乎就是“毀容”的。
當一群人的陰謀敗露,所有的鍋都甩給張一曼的時候,她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剪掉了頭發。
這場剪發戲是真實的,而且被銅匠剪發并不是我們理解的“剪發”,這是一種近乎侮辱的剪發方式。
眾目睽睽之下,在鏡頭前,一個愛美的女性被這樣剪完頭發,本身就是一件“毀容”的事。
但剛出道不久的任素汐不僅坦然接受了這一切,還十分貼切地表現出了張一曼當時的狀態,這成了任素汐演繹道路騰飛的起點。
或許這就是任素汐的表演風格,也或許,她就是這樣一個敬業的女演員。
在之后的作品中,我們不止一次地看到了任素汐展現自己的“毀容式”演技,個個真切,讓人震撼。
她和秦昊合作的熱劇《親愛的小孩》中,開頭一幕,就是任素汐對一個懷孕女性容貌和身材的展現。
大大的肚皮,不再光滑細嫩的皮膚,遍布的妊娠紋,暗淡的膚色,滿臉的細紋……遠看容貌焦慮,近看“毀容演技”。
鏡子前的任素汐,展現的就是每一個懷孕的母親,懷著對自己外貌的擔憂,細心審視自己身體的每一個變化。
不是所有女演員都有勇氣在劇中,以特寫的方式展現自己不美的一面,這也是任素汐為了塑造人物,演好角色,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
在最近的新片《荒原》中,任素汐更是將自己的“毀容式演技”展現的淋漓盡致。
《荒原》講述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叢林(任素汐 飾)和叢來(李晨 飾)是兩兄妹,他們兩人一起進到沙漠中,尋找自己的父親。
父親在十年前,消失在這片沙漠里,從此杳無音信,十年間,兄妹倆從未放棄過尋找父親,哪怕只是一具尸骨,也是一個答案。
可在大沙漠中找人,無異于大海撈針,一場沙塵暴,讓兄妹倆陷入絕境。
叢來受傷,無法繼續行走,兩人決定,分配手中的物資,由叢林去營地尋找救援,隨后返回再救叢來。
但所有的物資,只夠叢林在沙漠中生存四天,四天時間,對于兩個人來說,都是一場生死考驗。
在沙漠中行走,不僅要面對無法預知的氣象災害,還有各種各樣的意外,接二連三地發生。
比如她好不容易找到一輛房車,覺得自己能睡一個安穩覺,但車子突然起火,差點就要了她的命。
比如,干旱的沙漠中,對水的極度渴求,雖然說夠四天的水,但因為長時間行走,水量顯然不足,到了第三天的時候,更是發生意外,沙漠跳鼠咬破了水袋,最后的水源就這樣全都浪費了。
再比如,走著走著,會遇到裂縫,叢林不小心掉進去,小腿被劃出一道口子,看著都疼,影院也跟著一聲“嘶”……
當然,這所有的危機和緊迫感,都需要任素汐用自己的演技撐起來。
整個過程中,任素汐幾乎都是在一種十分絕望的情緒下,演繹叢林的精神狀態。因為要符合一個在沙漠中長時間流浪人的身份特征,她從頭到腳,都做了“毀容式”化妝。
被太陽曬傷到蛻皮的皮膚,凌亂的頭發,干到皴裂的嘴皮,從臉上到身上布滿了小小的傷口,甚至整個人的感覺,都像一個垂死掙扎的人。
從遠處看一眼,你認不出這是任素汐,只能看到一個正在和自己、和自然、和周遭一切作斗爭,僅憑借個人意志苦苦支撐的求生者。
在“毀容式”妝容的情況下,任素汐也再次貢獻了自己的毀容式演技。
兩個細節,讓番茄君記憶猶新。
第一個,是她出現幻覺,以為前面是一片綠洲,然后沖向河流,肆無忌憚地倒在水里。
結果回過神來,自己卻面朝黃沙背朝天,發現是幻覺的一瞬間,叢林回到現實,眼神里帶著無盡的落寞和絕望,隨手抓起一把沙子,仿佛生命就像流沙一樣,隨風而去了。
第二個,是她剛進入沙漠,到之后徒步求救時的變化,除了容貌、皮膚狀態、心理狀態等等,她走路的樣子,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從最開始的疾步快走,到之后的慢慢挪步,最后甚至就像行尸走肉般地拖行,仿佛那一步邁出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任素汐在該片中幾乎獨自完成了八成以上的戲份,她用自己最本真和質樸的表演,將叢林這個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讓觀眾感受到了她的勇氣和魅力。
同時,從來沒有偶像包袱的任素汐,這次也將自己的“毀容式演技”發揮到了極致,在需要用形象變化去詮釋人物的時候,從來都不會猶豫,這也是當下很多演員缺乏的敬業精神。
任素汐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是一位有著獨特風格和魅力的女性演員,也從前輩手中接過了“毀容式演技”的衣缽,并將它發揚光大。
其實,我們談“毀容”,并不是談“毀容”本身,而是作為一個演員,能為了自己的角色,自己的戲份,犧牲到什么程度。
老一輩演員,心中都有一個信條,那就是“戲比天大”,為了拍好戲,甘愿做任何事,無論是體驗生活,還是減肥增重,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吃苦流汗,都在所不惜。
他們毀的是容顏,但修復的,卻是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內核;他們丑化的是自己的外貌,美化的卻是作為職業演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
不可否認的是,“毀容式演技”之所以越來越多地被提及,是因為當下這種演技太少了,這種演員太稀缺了。
我們當然不希望看到演員們為角色,做出超出自己身心承受范圍的犧牲。
但秋菊、王彩玲、王繼才、雷澤寬,叢林這些角色,注定會永遠留在觀眾心中。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