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國泰基金徐治彪分享了對近幾年資本市場和對當下市場的看法。徐治彪以敢于逆勢發聲而出名,過去三年,徐治彪曾在市場幾個關鍵節點四次向投資者發聲。
核心觀點:
【資料圖】
1、這兩年A股市場暴漲暴跌,似乎只爭朝夕,為什么會這樣,無非是參與主體的變化。
2、維持今年投資大年的判斷,今年的市場非常大概率分子分母雙擊,盈利向上,風險溢價下行,所以今年大概率是均值回歸的一年——跟2019年類似。
此時此刻,我們對市場保持樂觀,甚至部分行業極度樂觀,2019年初也找不到這么便宜的資產。
3、對于各行業看法:消費醫藥(ToC的公司)大部分不具備確定性的投資機會;新能源頭部企業醞釀巨大機會;周期股不一定是最好的機會,但也有很多跌幅很大的板塊;TMT有機會,但現階段存在肉眼可見的巨大風險;中特估:有邏輯、有業績、有估值,機會很多。
徐治彪強調長期戰勝市場的核心靠均衡和逆勢,并認為A股市場永遠3000點左右,很難賺錢是個謬論,市場暴漲暴跌是主體發生了變化。徐治彪以敢于逆勢發聲而出名,過去三年,徐治彪曾在市場幾個關鍵節點四次向投資者發聲。
“A股3000點,很難賺錢”是謬論
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觀點,就是A股市場永遠3000點左右,很難賺錢。實際不是這樣的。A股市場可以說是全球最好的市場,流動性好,不管什么公司似乎都有起來的機會。
而且從公募基金每年中位數來看,其實是有一種“牛長熊短”的特點——牛市漲的多,陽線長;熊市跌的少,陰線短?;仡^看過去18年的數據,如果是2005年1塊錢到2022年底會變成10塊錢,如果在2007年底或者2017年底入市(這應該屬于不那么幸運的情況),到2022年年底是2元和1.47元。
過去18年偏股混合型基金年度收益率中位數一覽(%)
數據來源:wind,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這兩年A股市場暴漲暴跌,似乎只爭朝夕,為什么會這樣,無非是參與主體的變化。
2020年前,百億基金其實不多,沒有所謂的“頂流”;自2020年三季度開始,資管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百億基金遍地都是。要管理百億以上規模,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其實很高的,必須具備逆勢思維、大類資產配置思維、均衡能力,但目前很多基金經理還是偏趨勢。
另一個方面,我們認為量化資金迅速地發展對市場也產生了一定地影響,現在量化資金預計要占據市場30-50%的占比,還有游資進行主題投資。如果一個市場的參與主體偏趨勢投資,那么股票代碼就是個符號,暴漲暴跌的現象也不罕見了。
今年是投資大年,大概率是均值回歸的一年
對于現在的市場,維持今年投資大年的判斷。
今年的市場非常大概率分子分母雙擊,盈利向上,風險溢價下行,所以今年大概率是均值回歸的一年——跟2019年類似,都是前期經歷了分母原因的大跌。
既然是均值回歸的一年,那么業績優秀、估值便宜的優質公司,自然就大概率能雙擊,各行業按照均值回歸理論都有不少機會。
到底什么是均值回歸,能給高估值的一定是ROE高、ROE穩定、現金流好的公司。從歷史大數據看,ToC端高ROE、現金流而且穩定的龍頭穩態估值在30倍左右,ToB制造業的估值在20倍左右。
基于以上原理,我們對幾個行業的看法分別如下:
消費醫藥(ToC的公司):大部分不具備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過去兩年我一直說核心資產反彈都是賣出機會,原因在于偏離均值過大,而且基本面趨勢并不好,但是非核心資產有大量的極度便宜的資產。
新能源頭部企業醞釀巨大機會
目前可以找到一批依然可以做到50-100%增長的龍頭企業甚至全球龍頭,估值在20倍以下,業績增長疊加估值提升,長期投資的復合收益率就極度可觀。
近期新能源大跌,市場充斥著各種看空原因,無非就是需求不足、供給過剩??陀^去分析,籌碼擁擠和部分企業過度泡沫自然是下跌的因素;從行業基本面分析,電動車經歷了2020-2022年的爆發性增長,每年翻倍,這期間疫情各環節供給是受限制的,尤其是上游資源——成本在5-7萬的碳酸鋰一度漲到了60萬,行業雞犬升天。隨著產能擴張,上游價格下跌,中游去庫存導致電池價格下降、電車降價,消費者買漲不買跌,所以早就過了基本面短期的消化期。隨著上游跌到合理位置,中游到下游開始大幅補庫存。
電動化方向不用質疑,全球行業滲透率剛過10%,從生命周期理論,這是剛進入成長的階段,而且中國高端制造隨著電車的崛起彎道超車,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有120%的增長,這是過去難以想象的。
風光電也是類似的情況,去年因為歐洲能源危機,不計成本導致部分環節價格高企。去年三季度我們就提醒過光伏逆變器跟2021年初的CXO很像,處于過度泡沫階段。今年歐洲開始回歸正常,風光電也跌幅巨大,但是方向依然沒有問題,尤其是儲能的市場比動力市場要大幾倍。所以跟電車類似,風光電領域一些代表未來方向的龍頭在暴跌后醞釀巨大機會。
周期有機會,比如銀行
典型的是出行鏈條,過去的疫情三年導致出行鏈條基本面很慘,但股票高位,博弈因素太大,自然面臨風險。
今年大概率宏觀弱復蘇,因此周期股不一定是最好的機會,但也有很多跌幅很大的板塊,比如銀行,從長周期看大概率是非常低的位置了。
TMT有機會,但現階段存在肉眼可見的巨大風險
去年底我們看好TMT,原因是跌幅夠多跌的足夠久,疫情后周期受益明顯;但是現階段,在AI炒作下,更多的是符號投資,短期漲幅巨大,風險自然就大了。
這輪TMT跟2019年-2020年5G催化的真實業績兌現不一樣,跟2015年真實發生在國內的互聯網浪潮也不一樣,現階段AI真正關鍵環節并不在國內,A股現階段依然以主題投資為主,很難看到業績兌現。而對于信創、直播帶貨、能源IT,我們認為現階段確實有機會,年初以來信創反而大跌,而方向其實非常確定。
中特估機會很多,國藥系依然便宜
中特估:有邏輯、有業績、有估值。中特估依然會有很多機會,各行業都可以找到估值很低、未來ROE提升、業績加速的公司,比如我們自去年底開始布局的國藥系,依然便宜。
對部分行業極度樂觀,2019年初也找不到這么便宜的資產
美國共同基金管理教父羅伊紐伯格總結自己60多年的投資經驗,第一條就是:最危險的市場不是熊市而是羊市,追漲殺跌才是虧損最大來源。涉及到判斷預測,永遠是少數人對。
此時此刻,我們對市場保持樂觀,甚至部分行業極度樂觀,2019年初也找不到這么便宜的資產,同時我們也不會豪賭押注單一賽道,追求一時的燦爛,各行各業都有很多機會,我們仍然會堅持均衡配置。
都說交易太難做,七禾教你“只贏不輸”!
七禾網最新免費培訓來襲!沈良先生親自授課,策略簡單易懂,有效性經實盤驗證,帶您一起尋找【絕對安全】和【相對安全】的投資方法,最終實現【只贏不輸】?。c擊本鏈接了解詳情)
添加微信:15906873630,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開戶參加培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