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吊打同檔作品,收官后觀眾依舊沉浸其中無法自拔,不約而同高喊牛掰。
是不是以為《漫長的季節》贏得太輕松了?
實際上,人家連一次熱度第一都沒拿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個是38萬人打出9.4分,一個是24萬人打出5.6分。
明明口碑甩后者幾條街,可熱度就是沒干過人家。
《長月燼明》上線33天直接拿下30個全網熱度日冠,恨不得把整部劇掰開揉碎每天來個熱搜榜一日游。
甚至在視頻平臺,斬獲了五個劇集熱度榜周冠。
40集,播了一個月還沒收官,我看還是你比較“漫長”。
連封神的《漫長的季節》都甘拜下風,《長月燼明》這是真站起來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眼看著要收尾了,央視“六公主”直接一條博文又送其登上了熱搜榜單。
只不過這次不是夸是批評,言辭直戳肺管子。
讓我們來走進播出之路如此漫長的《長月燼明》。
看看它究竟為何能讓央視親自下場點名。
1.正片海報天差地別,離譜穿幫隨處可見,有錢做特效沒空審質量?
長月燼明火是能預見的,畢竟優酷這次可算是真下了血本。
早在宣傳期間就已經出圈了。
光是海報別說仙俠劇,在整個電視劇市場都是獨一份。
加入特別的敦煌元素,服裝地域特色濃郁,從眼線眼影到頭發絲精致到極致,東方浪漫撲面而來。
甚至連片尾曲都是3D的,這劇組得耗費多少精力,這《長月燼明》不會成刷新觀眾對國產劇的認知吧?
實際上都是扯淡。
古裝劇有個穿幫也正常,但我真的沒見過隨處可見如此明顯的穿幫。
仰拍男主,輸血管直接暴露在外面。
這不是玩呢嗎。
拍攝的時候導演看不見,剪輯的時候后期看不見,咋的選擇性失明?
明知道男演員瘦,這么個大制作就不能給男演員整個合適的手套戴。
這短粗的皮手套誰看了能不出戲。
把水管當修飾物。
男主迎面走來,旁邊的水管一眼塑料不說,連接部位直接就暴露在鏡頭里。
不是,布景的時候看不見嗎?
不少人質疑翩然首次出場的橋段借鑒了《仙劍奇俠傳3》。
現在看來應該不是,這小狐貍魅力是大,都有人穿越而來舉著攝像機來看熱鬧呢。
還大吹特吹特效,我真都不好意思說。
你看看這圖扣的,也不知道是幕布還是屏幕,背景“四分五裂”,人物與周邊兩個畫風。
你這放人大學生畢業設計都過不了。
拉到遠景,救生圈就直接在橋邊擺著。
這景區還挺貼心唄,怕演員也出現危險,方便及時營救。
就連電線都能放到外面。
說真的,或許水40集遭殃的是后期,一幀一幀摳難免會落下哪個小細節。
但劇組在布景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呢?
沒事,這救生圈取近景看不見。沒事,那點電線纏一纏就得了。
這部劇投入多少我們心知肚明,所以布景差不多就行,拍攝穿幫沒事靠后期,而后期又差不多就得。
大家都“差不多”,于是拼拼湊湊就成了宣傳文案中“大成本”制作?
武器太重演員一只手拿不起來,網上營銷演員敬業40斤武器不離手,正片里旁邊人的手也不截下去,這是給誰上眼藥呢?
更可笑的是,大哥,你這“手銬”都開了,自己又給自己綁起來了?
觀眾已經足夠包容了。
鋪天蓋地的宣傳,質量天差地別的正片,大家還愿意跟著貢獻熱度。
可到了這種穿幫地步,怎么感覺有點耍觀眾玩呢?
2.妝容拖累演員,男女主姐妹感重
作為路人觀眾,追到現在《長月燼明》給我的印象就如同擁有一個無比高端大門的別墅,推開門家具一應俱全,但全是塑料板一碰就碎。
看看拍個照還行,但你就是別用也別住,路過一陣風都能給刮倒。
爛就別上升演員。
布景、后期敷衍,對演員都沒好到哪去。
羅云熙和白鹿的演技在我看來倒是能撐起一部仙偶,顏值各自在線。
在明知道羅云熙消瘦的情況下,不給人P胖點就算了,服裝也不穿壯實一點。
橘色的眼影讓羅云熙的大眼眶凸顯得更加凹陷,謎一般的口紅色號讓霸氣的妝面瞬間變得有點女性化(娘)。
突兀的眼線都要挑到天上了。
咱真的不懂,細長的眼線加杏色眼影和玫粉調口紅,這到底是哪門子搭配。
女主妝濃得像唱戲的,一點濾鏡不給人家加,眉毛眼影還有口紅哪哪都不搭。
白鹿本來就已經很瘦了,與羅云熙同屏瞬間從小鳥依人變成了“姐姐”。
兩位演員顏值都能頂,但是CP感,真硬來不了。
就連配角也是如此。
陳都靈顏值是公認的,路透中的她真的美絕了。
然而正片里這個橋段只有模糊的一個身影,什么氛圍感特效全都沒有。
連美女的臉都看不清,這,就是傳說中的大制作。
宣傳期間,女二“蛇蝎美人”的人設就立起來了。
從妝造到陳都靈的表情都非常到位。
到了正片里,姐姐的眼袋都要掉到臉上了。
白鹿的妝是用力過猛,陳都靈連眼袋法令紋都不給遮,這部劇究竟是誰在美?
來看看男二,這颯爽英姿無論放在哪部仙俠劇,都是能吊打男主的存在。
再來看看正片。
明顯吊威亞直上直下,就拿刀劈了一下,然后上風扇。
晚上連個燈都不給演員打,這男二臉都黑成啥樣了。
尤其是想到《長月燼明》開播前,“讓妝”竟然能上熱搜。
就這妝,擱誰身上不“讓”啊。
3.人設崩、劇情爛、邏輯亂,三觀不正Low上熱搜
滿門被滅,如何報仇?
《長月燼明》給你答案:用愛感化。
對,你沒聽錯。
別管兩個人有什么血海深仇,反正就是給我談戀愛。
這一世在一起,那一世也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一起。
沒困難制造困難,沒矛盾就作,一會倆人不好了,一會倆人又和好了。
主打的就是一個按頭戀愛。
這可不是我胡編亂造。
央視“六公主”親自下場點名,從街采路人觀眾到中傳副教授再到北大教授。
大家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唯一的法寶用完,師兄讓她拿到關鍵神器趕緊跑。
女主: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對,我武力值不行還沒法術傷害,但我就要在這,送死。
男主既要非常壞又不能非常壞,要善良又不能太善良。
真是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莫名其妙的感情線,高風亮節的男二,你們倆親親我我只知道談戀愛,人家配角干正事上大分。
這到底誰住誰次,難道男女主的作用就是“談戀愛”?
吻戲和哭戲、嚎叫戲輪著來,它們就像是插件隔兩集插一個。
男女主輪回,感情戲也輪回,親完了哭,然后流血受傷,就連套路都一模一樣。
感覺像是幾部劇給拼到一起了一般。
它不僅爛,還爛得非常新奇。
一部仙偶劇,顯而易見的水管、亂入的手還有戴口罩的攝像大哥都不管。
反而烤魚還真給魚處理內臟才烤,可同時男主又是割腕、溺水又中毒,然后爬起來就給自己烤魚吃。
爛,又不完全爛。
央視采訪中的路人其實說出了大部分觀眾的想法。
小說改編,有現成的劇本不用,非自己改得亂七八糟、千篇一律。
惹來書粉謾罵、觀眾吐槽,想吃大批原著黨福利,自己又寫不出好東西。
從劇情就能看出編劇或許就“肚子空空”。
北大教授兼編劇陳宇一針見血:作品要有作品內在的力量。
官方所發的采訪視頻,用大爆的《長月燼明》作為典禮,也引出了其他同題材作品。
可以看出來,仙俠市場真的已經引起觀眾不滿很久了。
既然套路式“談戀愛”已經成為仙俠劇的標配,那么為何《長月燼明》能單獨受到如此“款待”呢?
從演員肉眼看不出的疤痕到牙再到下巴等等,一會“low”出圈,一會被指抄襲。
就這樣,熱度蓋過全網熱議口碑封神的同檔作品,5.6分完勝演技驚艷的9.4分佳作。
是不是有點太諷刺了。
而且,如果《長月燼明》低調開播,悄悄來個大招,沒準反而能讓觀眾感到驚喜。
如果質量跟不上,就別這么宣傳了,太打臉,好好的演員也跟著受牽連。
海報整得花里胡哨,12個人合體,有這P的功夫把劇里明顯穿幫的地方P掉不好嗎。
從《仙劍奇俠傳》到《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再到《蒼蘭訣》和《長月燼明》。
或許這種套路式仙俠劇也該做出改變了。
隨著觀眾審美的提高,仙俠劇反而成為整個電視劇市場最難制作的題材之一。
因為它不僅需要亮眼的畫面特效,還必須有扎實的故事線和在線的演技。
缺少一項都難以脫穎而出。
就算宣傳再給力,也只是“徒有其表”。
《長月燼明》口碑的翻車,已經充分說明這一問題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