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多家媒體曝出電視劇《熟年》定檔訊息,暫定5.25央一黃金檔播出,網絡平臺愛奇藝。這部電視劇由郝蕾、王鷗、唐藝昕主演,宋丹丹老師在該劇當中也出演了重要角色。因為眾多知名演員主演,所以這部電視劇備受劇迷期待。不過,截至目前,央視和愛奇藝方面,并未官宣該劇的檔期。
基于《熟年》的故事內容來看,我個人的看法是,這部講女性中年危機的電視劇,好像更適合央視電視劇頻道的調性,而不是央一的調性。老編我這一批中老年觀眾,其實更喜歡在央視一套看《雪蓮花盛開的地方》這樣的質樸的主旋律、正能量的作品——這樣的作品,似乎也只有央一播出效果好,收視率高,放在其它平臺,都是明珠暗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像《熟年》這樣的高話題、高演員知名度的電視劇,放在央八播出,肯定要比央一好。我總覺得,央一這樣優秀的平臺,應該給《雪蓮花盛開的地方》這種質樸的主旋律電視劇留檔期才是。
一并,《熟年》這部電視劇的名字,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最近幾年,電視劇作品們紛紛喜歡用更為樸實的名字。“熟年”在漢語詞典當中,是豐收之年的意思,顯然和劇作內容不相關了。不知道這部電視劇最終定檔的時候,會不會改一個和自己內容有關系的名字。
大家不妨先來看一看這部電視劇的劇情梗概:
中年女人張春梅的生活在外人看來堪稱完美,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重本;老公是教授、博導,事業有成風頭正健;她自己在雜志社副主編正有望再升一級,有房有車有存款。可實際上,春梅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中年毫無征兆地到來,跟著一起來的,還有危機,丈夫偉強失蹤了。春梅盤點各種蛛絲馬跡,認定偉強出軌,然而當偉強終于好似想通回家的時候,卻向春梅提出離婚。當然,中年的危機可不止這一樁,當重重困難砸在春梅頭上的時候,她開始思考要如何應對生活壓力下的工作與家庭,如何讓自己坦然面對老去。
這部電視劇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來,作者是伊北。《小敏家》也是伊北的小說作品,這部作品被改編成為電視劇之后,收視率非常不錯。這次的《熟年》,應該也會是收視率上的爆款。因為在劇作當中,女性的中年危機啊,養老問題啊,男人的出軌問題啊,房子車子社會地位等等問題啊,都會被提及。這些,似乎也都是熱門話題。
老編閱讀過《熟年》的原著小說,只基于原著小說來講,我感覺電視劇版本肯定要大刀闊斧的改編,不然,很容易得罪中老年女性觀眾。舉個例子。在這部小說的開局,一上來就說,女主人公遇到一件好事,一件壞事兒。好事兒,我這里從略了。壞事兒,則是女主人公絕經了。原著小說當中這么寫到:
可上了年紀,她逐漸意識到,例假是上天給予女人的勛章,一個不流血的女人,基本等于退出了生活的戰場。河流干了,河床裸露,從此她成為中性人。不男不女,被剝奪了生育權,雌激素水平下降,偉強更有理由對她視而不見。
我們當然不能把原著小說的語句,便當作創作者自身的態度。老編不希望伊北持有這種看法,認為絕經的女人就“不男不女”了。成熟的文藝評論和影視劇評論,當然可以區分創作者態度和文本態度,不會混淆。但是,普通的電視劇觀眾區分嗎?
如果電視劇作品當中,把女性絕經問題搞成“不男不女”的焦慮問題,就容易陷入到廣大女性觀眾的不認可狀態當中。類似的例子,在小說《熟年》當中廣泛存在。部分挑戰讀者價值觀的東西,若是在電視劇版本當中不改變,肯定會讓普通觀眾不滿意。尤其是女主角最終對男主的“既往不咎”,容易讓女性觀眾不滿。
從性別創作的角度上講,我也為《熟年》這部電視劇擔憂。我個人的淺見,可能是錯誤的:成熟的女性中年危機題材的電視劇或者小說作品,女性小說作者、女性編劇,創作起來,可能更得心應手,且具備說服力一些,像伊北這樣的83年出生的青年男性作家,創作者這個,容易放大現象,而忽略本質。
當然,電視劇《熟年》的質量到底如何,我們不妨坐等劇作上線之后,再聊。老編期待這部電視劇,是高質量的作品,畢竟,郝蕾、宋丹丹等演員,都是真正的頂級實力派。(文/馬慶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