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鈺舞臺劃水事件似乎有了逆轉,網友從批評到理解,態度開始轉彎。
雖然在一公的舞臺上,她表情僵硬動作敷衍,也連累小組的節目排在最后一名。
可通過二公表演,網友發現她是真的社恐不自信,并不是故意不努力,更不是臺媒報道的節目霸凌。
(資料圖)
事后徐懷鈺在采訪中哭了,她深表愧疚,也承認自己拖了后腿,對所有的一切都感到不好意思。
跳舞不是她的強項,加上排練時間短,效果自然不佳,好在其他姐姐并沒有不友善。
在最新的節目中,其他姐姐都在social時,徐懷鈺一個人坐在角落,看起來格格不入。
還有一幕是淘汰的姐姐要離開,其他姐姐都在互相安慰,唯獨她遠遠地坐在位置上。
即便走近了,也是和其他姐姐保持一定的距離,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想去安慰,最后又無奈地離開了。
徐懷鈺是真的非常社恐,而且狀態也不好,可這也恰恰反映了她很真實。
娛樂圈不乏塑料姐妹情,《乘風》里的姐姐本就是名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幾個毫無聯系或者很少有交集的人匯集在一起,通過短短兩三天排練就好到你儂我儂也不真實。
大家都是競爭關系,有姐姐被淘汰,其他人擁抱鼓勵甚至跟著一起哭,徐懷鈺可能短時間內做不到。
社恐的人都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自卑、膽小,過于在乎別人的看法等。
會表現出跟環境或者對她的威脅不相稱的強烈恐懼及規避行為。
劉維發長文維護徐懷鈺,說她以前在舞臺上唱跳都是活力四射非常陽光,是團隊讓她沒有了自信。
實際上,個人solo舞臺和團隊協作舞臺還是有所不同的。
社恐的人只要做好自己就行,可在《乘風》的舞臺,不僅要做好自己,還要顧及其他人。
自己做不好被罵大不了難過,可連累了其他人就會無比愧疚,難過和愧疚的心理完全不同。
為什么徐懷鈺會變成這樣,為什么大家看到的她和劉維口中的她完全相反?
這就要從徐懷鈺那段被封殺和雪藏的演藝經歷說起了。
1995年,徐懷鈺加入滾石唱片,2001年轉入滾石唱片的子公司魔巖唱片,2002年合約到期離開。
在這期間,徐懷鈺發專輯、拍電視,上綜藝,資源源源不斷,也是她最火的時期。
?離開魔巖唱片后,她簽約了慶亮影視,接著就對外宣稱得了抑郁需要休養。
2006年簽約了擎天娛樂,此時的她反響平平,熱度逐漸下降。2008年離開了慶亮影視加入了享鴻娛樂。
在頻繁的簽約解約過程中,徐懷鈺人氣耗損嚴重,發的新歌越來越少,加上新星輩出,她基本已過氣。
然而過氣還不是最主要的,真正讓她走入低谷,甚至被公司雪藏的,是她在節目中突然消失。
2009年,徐懷鈺在大陸錄制江蘇的一檔綜藝《非常不一班》,可她卻在未告知的情況下突然消失。
她的這一舉動,讓節目組被迫閉棚,損失慘重。據說是當時生重病去了醫院。
徐懷鈺多次在大陸演出變調,加上拍戲受傷,頸椎間盤突出及神經根病變,導致右半邊手腳多次麻痹。
徐懷鈺緊急回到臺北,節目組卻批她不敬業耍大牌,要起訴她。
徐懷鈺哭著說自己被享鴻娛樂和樂海盛世經紀公司安排陪酒,還被欠薪和雪藏,嚇得她不得不逃離大陸。
享鴻娛樂則指控徐懷鈺違約、接私活。官司在所難免,最后龍演介入擺平了此事。
徐懷鈺跳槽到了龍演娛樂,怎料一個月后又玩消失,說是被龍演的老板騷擾,工作是喝酒應酬。
然而徐懷鈺和龍演娛樂的官司敗訴了,所言并非完全屬實。她因工作懈怠造成公司的損失,被判賠款公司200萬臺幣。
徐懷鈺被封殺了。2015年,她加入天熹娛樂,開始往網絡劇發展,后因不滿身材被嘲,雙方鬧得不愉快又解約了。
從多家公司的反饋來看,徐懷鈺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太過任性妄為。雖然有一部分身體原因,但主要還是不夠敬業。
一不高興就鬧失蹤拒絕工作,對一個成熟的藝人來說確實不應該。
消失了一段時間后,近日,徐懷鈺又簽約了滾石,重回了舞臺。
可《乘風》的舞臺是嚴重且認真的,徐懷鈺若還像以前一樣耍脾氣,觀眾可不會給好臉色。
畢竟大陸的包容度沒有臺灣那么強,何況還是在收視率數一數二的浪姐舞臺。
靠打懷舊牌模仿王心凌翻紅不可能,在熱度本就不高的前提下,只能靠實力。
可偏偏徐懷鈺被雪藏太久,實力不如從前,加上演唱會、商演同時進行,沒實力的同時還沒有時間。
收起了小性子,徐懷鈺有點孤立難援,加上小時候的悲慘童年,她疑心又社恐。
她不知道怎么和其他姐姐拉近距離,也很難融入姐姐的圈子,備受壓力。
好不容易重新復出,可節目才剛開始,她就負面纏身,靠劃水上了熱搜。
之后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觀眾放大來看,做好了那是應該,做不好就要被罵。
想要拉回口碑,徐懷鈺要做的就是努力完成節目。不管接下這個項目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翻紅,責任心是首要。
伊能靜的年齡比徐懷鈺還大,可她為了浪姐的舞臺排練到凌晨三點,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不想辜負粉絲。
所以,收起任性和脾氣,拿出勇氣和實力,社恐不是借口,改變不了環境就學著適應環境。
只要盡最大的努力笑著完成節目,就算翻紅失敗,在大眾心中也會留下好印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