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西澗的古詩原文
徐州西澗與原文如下:
原文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譯文: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注釋:(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2)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3)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唐》注“有本作‘處’”。(4)春潮:春天的潮汐。(5)野渡:郊野的渡口。橫:指隨意飄浮。1.徐州
作者:宋 汪元量
白楊獵獵起悲風,滿目黃埃漲太空。野壁山墻彭祖宅,塺花糞草項王宮。
古今盡付三杯外,豪杰同歸一夢中。更上層樓見城郭,亂鴉古木夕陽紅。
【資料圖】
2.江城子·別徐州
作者:宋 蘇軾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馀幾許?春縱在,與誰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永遇樂
作者:宋 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dǎn(音)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太虛以黃樓賦見寄作詩為謝
作者:宋 蘇軾我在黃樓上,欲作黃樓詩。忽得故人書,中有黃樓詞。黃樓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為城,泗水以為池。我詩無杰句,萬景驕莫隨。夫子獨何妙,雨雹散雷椎。雄辭雜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朱蠟為摹刻,細妙分毫厘,佳處未易識,當有來者知。燕子樓
作者:唐 白居易
滿床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徐州西澗的古詩原文
徐州西澗(應為滁州西澗)的古詩原文:
作者: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古詩如何欣賞?
欣賞一首古詩,往往要了解詩人的故事,創作的背景,作品的主旨和背后的深意。不同的人,往往還會有不同的解讀。
韋應物這首詩被收錄入了《唐詩三百首》絕句篇,是其山水詩的代表作。一般來說,欣賞這首詩需要知道關于詩體的內容,《滁州西澗》是一首失粘的折腰體絕句。
折腰體,是指詩體,是兩句之間的問題。南宋的嚴羽曾經在《滄浪詩話》中說過:
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韋應物的這首《滁州西澗》,就是古詩中最為著名的一首折腰體七絕。
徐州西澗的古詩
徐州西澗與原文如下:
原文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譯文: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注釋:(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2)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3)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唐》注“有本作‘處’”。(4)春潮:春天的潮汐。(5)野渡:郊野的渡口。橫:指隨意飄浮。有關徐州的詩詞有哪些?
標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