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
Lost in the Stars
導演: 崔睿 / 劉翔
(資料圖片)
編劇: 陳思誠 / 顧舒怡
主演: 朱一龍 / 倪妮 / 文詠珊 / 杜江 / 黃子琪 / 柯國慶 / 孟芷旭 / 張詣文含 / 祝海鈺 / 于誠群 / 陳孟奇 / 迪馬·沙斗 / 石建康
類型: 懸疑 / 犯罪
制片國家/地區(qū): 中國大陸
片長: 121 分鐘
陳思誠或許不懂電影也不懂推理,可他是真懂中國的電影市場和觀眾,尤其是短視頻時代的審美。
操作著國內(nèi)最大的偵探宇宙項目,電影票房也屢創(chuàng)新高,不必親執(zhí)導筒,也全是他的陳氏風格。雖有科幻兒童喜劇馬失前蹄,但回歸到他最熟悉的犯罪電影,回到那個啥罪都能犯的泰國,他就還是那個陳思誠,那個商業(yè)上無往不利,拼貼上縱橫捭闔,最能掐中觀眾脈搏的男人。
陳思誠不僅懂大眾,懂社會情緒與沖突,也懂最主流的審美,更是社會新聞的忠誠擁躉。這個融合了泰國烏汶帕殺妻未遂案、普吉島殺妻騙保案、杭州碎尸案和上海冰柜藏尸案的故事,額外還附贈一個流傳了將近十幾年的都市怪談,加上86年《失蹤之迷》和90年《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的原版電影,一如當年《誤殺》,一切來得水到渠成。
所以你不必是博覽類型電影的影迷,只要稍微關注點社會新聞,都不難猜出電影的真相。是的,很早電影就露了底牌,一直被高調(diào)宣傳的所謂“懸疑”其實并不存在,最大的不確定性只是觀眾們猜測是否準確。電影確實也無比體貼地照顧到了觀眾的這點心思,這你都能猜出來,可真是泰酷辣!陳思誠蓋章認真的大聰明。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真正的推理迷想要較真都只能自取其辱。電影的邏輯幾乎沒有半點正常,懸疑的盡頭就是“不用解釋”,一切自己腦補,陳思誠用構造宇宙的方式重新定義“合理”,即他認為只要劇情或噱頭需要,那就是合理的,不接受任何反駁。
講真,時至今日,這種霸總式的敘事風格依然能迷倒大批觀眾,大家被這種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的氣魄所震懾。當然,一個男人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身邊躺著個自稱是妻子的陌生女人,她對夫妻二人的私密經(jīng)歷了如指掌,所有人都說這個女人就是男人的妻子,唯獨男人自己毫無印象,這個開頭確實很棒,能滿足各種陰謀論愛好者的想象,后面即便省略10萬字,也是絕佳的懸疑故事,甚至可以拍出數(shù)十版短視頻,個個點贊過萬。
《消失的她》就是這樣一部加長的抖音電影,可千萬別拿它去比大衛(wèi)芬奇的《消失的愛人》,它們的區(qū)別就是短視頻和電影的區(qū)別。擔心觀眾看不懂不理解,閃回又閃回,所有來龍去脈都要一清二楚地拍給觀眾,連女孩們的童年友誼都不例外,生怕觀眾多動一點點腦筋,或發(fā)散一些思緒,甚至不惜破壞電影的敘事節(jié)奏。
因為觀眾稍微一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其中充滿了不對勁,邏輯千瘡百孔,一切都建立在脆弱的沙礫之上。開篇是遍尋不到一張老婆的照片,最后卻是女主角一到警局門口,就看到碩大的尋人啟事(附大頭照一張)。那一刻我的感受不是醍醐灌頂而是五雷轟頂。我知道還有男主角吃藥太多這個萬金油兜底,但這不止是男主角吃錯藥,而是電影試圖拉著觀眾一起吃藥。
還有人說電影不看推理看人性。可拉倒吧,這點稀碎的膚淺的人性剖析,無非就是給賭鬼(或者男人)送錢等于送命的調(diào)調(diào),放到北京臺的《法治進行時》和浙江臺的《1818黃金眼》面前,塞牙縫都不夠。就是集合些吸引眼球的社會案件,摻雜點反婚反育、兩性對立,最后用girls help girls升華主題,拍得還格外通俗易懂。好萊塢這些流行元素,陳導演用得出神入化,拿來主義,觀眾照單全收,當然也是水平。
至于梵高和星空什么的,其實更能說明陳思誠電影的底色,他太懂如何讓觀眾自我感受良好,有種讀著《故事會》卻仿佛在輕撫《追憶似水年華》的陶醉。如果說一般電影是“俗”,那《消失的她》則可稱為油光光的“艷俗”,那種故作深刻的表達,摻和著霸總敘事,用一種無形的張力網(wǎng)羅普通觀眾,終于大獲成功。時無英雄,豎子成名,什么樣的市場決定了什么樣的出品,跟電影的男主兩口子一樣,雙方即便不算雙向奔赴,也絕對是彼此成全了,這盛景如你所愿。
這是“吃電影”2023年第22篇觀后感
吃電影
生活只是聽和聲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