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票房263億收官,爆款必在好檔期,好萊塢頹勢盡顯?
(資料圖片)
時光網訊上周五,6月內地電影市場最終以41.31億的票房成績收官,成為史上第二賣座的6月。同時,2023年上半年結束,半年時間里內地市場總票房達262.58億,較去年同期大漲53%。據統計,上半年內地市場共放映0.63億場,總觀影人次6.04億。
2020年至2022年的內地年度票房分別為203.14億、470.36億、299.48億。從今年上半年的票房表現來看,電影市場在疫情之后確實開始復蘇,不過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2019年內地年票房641.49億),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上半年單片票房前三名分別是《滿江紅》票房45.44億、《流浪地球2》票房40.29億、《消失的她》票房16.8億(目前票房23.2億)。
上半年年內地市場票房破10億的電影有5部,均為國產片,除了:《滿江紅》《流浪地球2》《消失的她》,還有《熊出沒·伴我“熊芯”》和《人生路不熟》,后兩者票房分別為14.95億、11.84億。
上半年進口片票房前三名分別為《速度與激情10》票房9.81億、《鈴芽之旅》票房8.08億、《阿凡達:水之道》票房7.43億(總票房16.98億)。
票房破5億的進口片公有6部,除了《速度與激情10》《鈴芽之旅》《阿凡達:水之道》,還有《灌籃高手》票房6.53億、《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票房6.16億、《銀河護衛隊3》6.06億。
“假期效應”愈發明顯
上半年幾部票房大賣的電影無一例外都來自假期檔期,再次印證了國內觀眾在長假、小長假的剛性觀影需求。所謂“得假期者得票房”,檔期的選擇對票房的影響有時甚至強過電影的題材和質量。
今年春節檔票房67.66億,是影史第二賣座的春節檔(僅次于2021年春節檔78.43億的成績)。春節檔《滿江紅》《流浪地球2》《消失的她》《熊出沒·伴我“熊芯”》《無名》《深海》《交換人生》六部新片大賣,上半年票房前十名占了五個位置。
今年五一檔票房15.21億,是影史第三賣座的五一檔(僅次于2019年五一檔15.27億、2021年五一檔16.74億的成績)。《人生路不熟》《長空之王》兩部新片大賣,上半年票房前十名占了兩個位置。其中《人生路不熟》也是自春節檔后首部票房破10億的電影。
端午檔票房9.1億,是影史第二賣座的端午檔(僅次于2018年端午檔9.12億的成績)。《消失的她》在端午檔奪冠,并快速殺入上半年票房前三名,暫居暑期檔票房冠軍。同時,《消失的她》也是自春節檔后第二部票房破10億的電影,春節檔后首部票房破20億的電影。
好萊塢大片表現欠佳
相比疫情三年,今年引進到國內的進口片數量不少,其中很多在檔期上也屬于同步或準同步。但從上半年的票房成績來看,進口片票房表現不太理想。就連漫威、DC、《速度與激情》、《變形金剛》等這樣的大IP也難以撐起高票房。
倒是兩部日本動畫電影《鈴芽之旅》《灌籃高手》在今年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與好萊塢大片的整體頹勢形成鮮明對比。顯然,國內觀眾并不排斥進口片,只是對目前好萊塢過于套路化的視效大片有些審美疲勞。
疫情三年,電影市場整體受到很大沖擊,但進口片受到的沖擊可能要更大。過去三年,票房過10億的進口片只有《阿凡達:水之道》票房16.98億、《速度與激情9》票房13.92億、《哥斯拉大戰金剛》票房12.33億、《侏羅紀世界3》10.59億這四部。
進口片或好萊塢大片今年能否扭轉頹勢?難得能在內地暑期檔上映的《碟中諜7》《芭比》等片或將給出答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