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孔子強調“民無信不立”,孟子批評“以鄰為壑”的做法不道德,這兩樣日本都攤上了。日本政府無視國內國際的強烈批評,在無法提供令人信服理據的情況下,執意在未來30年內向太平洋排放約130萬噸、含數十種核元素的核污水,最快下周實施,對海洋生態及人類健康安全構成難以估計的威脅。日本為排核污水而不惜以鄰為壑,罔顧人類安危,將成為永遠洗不掉的國家污點。
日本辯稱其要排放的“核廢水”經過處理后已經安全,不會對海洋生態和人類安全構成影響。為了混淆視聽,日本還強辭奪理,拿一般核電站正常排水說事。核電站使用冷卻水,冷卻水加熱發電后,變成核廢水,經過處理排向海洋,是有一套嚴謹程序的,是安全的。日本的情況不同,2011年3月11日福島大地震,東電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件,論嚴重程度,僅次于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因此產生的不是一般的核廢水,而是含有核輻射的核污水。核廢水與核污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豈可相提并論!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遺禍深遠,數十年后遺址仍然是禁區,可見日本所謂核污水“安全”不過是自欺欺人。
退一步說,如果核污水是“安全”的,日本大可以保留下來自用,為什么要急急排向海洋呢?其實,對于如何處理這些核污水,有很多選擇,其中一個辦法是埋于地下,待核元素半衰期過去。然而,日本政府捨正途而弗由,一意孤行向海洋排放,這是成本最小的做法,也是最不負責任的選擇,首先受害的是日本漁業和日本消費者,其次是鄰近的中國、韓國以及南太平洋島國。日本民眾抗議之聲不絕,有太平洋島國官員更批評日本此舉相當于向全球發動核戰爭,雖不中,亦不遠。
更令人不齒的是,日本政府為了排核污水而搞了許多小動作,包括在主持七國峰會期間提供福島食品,企圖讓與會的國家領袖為其“背書”,不料弄巧反拙,遭到與會者的駁斥。國際原子能機構近日就核污水發表調查報告,聲稱放射性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結果被踢爆曾收取日方100萬歐元。日本政府若非心中有鬼,何必通過近乎行賄的手法買得排污“通行證”呢?
日本政府誠信破產,由此可見一斑。核事故發生以來,東電謊言連篇,日本政府則一直陪著演戲,連一直包庇日本的美國也看不下去了,美國傳媒曾直斥“日本政府向來有混淆視聽、淡化危機的傳統,東電更是以謊言出名的公司”。
對中國人來說,日本并不是一個好鄰居。清朝末年,日本搶走琉球,發動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是在中國的國土上打的。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本謊稱有士兵失蹤而猛攻北京盧溝橋,抗日戰爭因此爆發。昨日是“七七事變”86周年,日本政府加快了向太平洋排核污水的步伐。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繼續以鄰為壑,不能不激起中國人的憤怒。
在日本排放核污水問題上,中國一直表示反對,贏得國際社會的肯定。為了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和民眾安全,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宣布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十縣的食品,對其他的日本食品100%查驗。香港特區政府也要為保護市民的利益,未雨綢繆,做好預案,及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來源:大公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