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產業發展標準先行。黔東南州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標準化在產業發展上的基礎性、支撐性和引領性作用,加大標準化人才培養、加快特色地方標準制定修訂、加大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建設,推進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圖片)
黔東南州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到麻江藍莓基地調研
加大標準化人才培養。黔東南州市場監管局將標準化人才培養作為標準化優先發展工作,建立健全標準化專家庫、跟班學習培養和推行企業標準總監制度,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在健全專家庫方面,2022年以來先后向社會公開征集標準化人才185名,建立涵蓋農業、林業、文化旅游、管理、大數據、健康等9個領域的標準化專家庫。在跟班學習方面,2022年以來分批跟班培養有關縣市局、科研單位、高校標準化人員7名,跟班學習人員全程參與立項、征求意見、技術審查、發布等各環節標準化工作,有效提升標準化業務素質。在推行企業標準總監制度方面,目前有近50家生產企業任命了標準總監,涵蓋電器、建材、食品、農業、林業、生物科技等我州特色產業領域,有關企業標準總監積極參與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研制工作,推進企業標準化建設,在酸湯、茶葉等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黔東南州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到企業調研
加快特色地方標準制定修訂。現代標準是規范生產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圍繞“四新”主攻“四化”,黔東南州市場監管局聚焦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林下經濟等領域組織開展地方標準研制,服務支撐鄉村振興產業發展。2023年以來,組織技術審查22項,編制發布《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服務規范》系列標準16項,為推廣實施黔東南州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服務經驗做法提供了藍本。目前,已主導編制發布國家標準《太子參種子、種根》《太子參種植技術規范》兩項,正在編制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質量要求麻江藍莓》,組織制定或參與制定省地方標準66項、黔東南州地方標準280項。組織編制了《黔東南州苗侗山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標準體系》《黔東南州林下經濟標準體系》,為品牌打造、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加大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建設。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建設是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帶動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黔東南州市場監管局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大力申報國家級、省級農業、鄉村振興標準化試點示范,大力實施錦屏縣國家鵝產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示范帶動明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現。目前,黔東南州已建成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5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3個。錦屏縣推進鵝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建有種鵝場示范基地2個、孵化場1個,育雛基地1個,屠宰廠1個、冷鏈倉儲1個,商品鵝養殖基地8個,鵝出欄50余萬羽,建有亞獅龍羽毛球產業園,是世界生產規模最大的羽毛球加工廠,生產羽毛球360萬打,帶動420人就業,年產值2.5億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阮丹
通訊員 楊仕生
編輯 張蕊
二審 劉躍
三審 梁健
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