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陳粒的《洄游》2023演唱會,是我今年第一個二刷的演唱會。
因為某些緣故(對,我確實沒辦法飛去北京),缺席了家人(自以為)瀧哥的《世紀派對》首場,于是陰差陽錯來到了粒粒的演唱會二刷。此前,我的廣州場粒粒repo一出,身邊朋友們都表示一定程度的抗議:小櫻,你這么夸,你好意思么!真有這么好么!亦有朋友如鄧老師IPHEN 看完后表示要讓我帶他見世面,我們從深圳場回來之后,iphen對我說:是的,陳粒真的很好看。
此前我說了粒粒演唱會的整體感官、以及她的自信美麗等等,其實音樂設計部分并沒有多說,這里補上:在我看來,陳粒的《洄游》2023演唱會,在聲音設計上有一個特別之處——她幾乎做了一個“live house無限放大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所謂的“live house無限放大版”,指的是:
1)樂隊主要以靜態裝置+精心制作的LED VJ作為舞臺呈現,連燈光也非常克制(注意,克制和省成本是兩件事),且沒有dancers等干擾性因素,這個呈現其實很live house,即非常的純粹。我希望大家不要認為live house是粗糙的表現,在我這里是——本格和純粹。結合陳粒本身的indie色彩,她通過這種“限制藝術”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非常有勁的一個點上,這種純粹感,是夸張且厲害的。
2)所謂的“live house化”,也指的是現場樂隊的編排上。基本上,甭管音樂人是否是樂隊形式,演唱會必定要以Band Show作為呈現,從來不可能放kala,哪怕是唱跳歌手亦如此,這是常識,不再累贅。但陳粒的本次演唱會配置,是吉他手X3 + 鼓手X1 + 鍵盤手X1 + 貝斯手X1,這是一個相當純粹的編制,樂隊成員也絕不會藏到舞臺的其他位置(很多歌手的band會做下沉式舞臺,不會放在舞臺顯眼位置,更多的部分交給舞美),而是直接明明白白地懟到舞臺的左側,使得整個演唱會具有強烈的“搖滾色彩”,我能看到一個非常搖滾的現場樂隊呈現出陳粒音樂里的狀態,這如同live house一樣,直接拉近了聽眾與陳粒之間的距離,我并不因為是在體育館而覺得陳粒高高在上,樂隊之間的那種天然無添加的互動感,完全是我的審美狙擊。包括在大金曲《小半》里,鼓手祁大為使出的“荒井推”——啊,我給大家解釋一下什么叫做“荒井推”吧,就是《小半》制作人荒井老師,當時在給這首歌編曲的時候,他在間奏后,最后一段副歌,“你躲閃 我追趕 你走散 我呼喊 是誰在泛泛而談”,連續用不講道理的方法一字一打地敲了19次擦片,通常crash cymbal在架子鼓里是聲音最大、能量最高的表達,只會在重拍里用,連續這么使出來這一個大絕招,業內稱之為“荒井推”;而現場聽大為使出的這招,配合著粒粒的演唱,直接讓我爽到飛起,太棒了。
3)以及以及,非常重要的一點:陳粒的這場演唱會,是沒有用到和聲的。一般來說,無論是唱片錄制、或是演唱會里,和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熟悉的五月天演唱會,為了托住信宏,現場的和聲團會有鄭智明老師,他是阿信背后最有力的支撐者;包括“五月天第六人”士杰除了放Program,也會幫忙唱和聲。三人組的和聲團基本是所有演唱會的標配。但是,但是,陳粒的演唱會,從頭到尾,都沒有和聲。全部是通過陳粒一個人,把她的vocal的echo、delay)、reverb全部做好,行了,接下來粒粒你就自己搞定吧。這不僅是陳粒強大唱功的體現(對不起我其實一直認為唱功這個詞太low了,但是簡單直接吧,你們理解一下),她那種收放自如、如履平地、騰挪躲閃的我認為是diva級女歌手的一等一大vocal能力,而另一方面因為沒有和聲,使得她的整個演唱會干凈、純粹——對的,我又用到純粹這個詞,沒有和聲代表了【流行】的另一面,和許多搖滾樂隊在live house里面演出,只有主唱一個人自由發揮,而陳粒的這種【破流行】不僅需要實力、勇氣,更需要她的審美和sense。
以上的一切,加上金少剛音響團隊的支持,沒辦法,這都是我的菜。
所以,諸位親朋好友的演唱會都各有千秋,但,陳粒的這個“live house無限放大版”美學,真真是我的靶向狙擊。想起當年滾石唱片中央車站開業那會兒,伍佰、周華健等大哥來,我當時還恬不知恥地給相信音樂寫郵件,我說我非常夢想著有一天五月天能“back to live house”,當然后來他們也有“just rock it”這種一定程度回到“live house美學”的十萬人演唱會產品啦……
總之總之,粒粒真棒。
(PS. 配圖前三張是官攝。后三張是我同行朋友拍的,我們的視角。大家感受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