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8年成立至今,中國電影資料館即將迎來65歲生日。
(相關資料圖)
金秋九月,一年一度的館慶月系列活動馬上來啦!藝術影院將精心輯選一組代表性影片,配合相應活動,分別展示資料館近年來在海外電影檔案收集、經典影片修復與再利用、館藏電影檔案應用與影人紀念、館藏膠片放映以及藝術影片專線發行等領域的工作內容與成果,我們誠邀各位觀眾在館慶月一起走進資料館,在光影中深入了解資料館的工作職能與成果,共度秋日美好時光。
放映安排如下:
珍貴電影檔案海外回流
《花姑娘》(1951)和去年館慶月放映的《假鳳虛凰》(1947)一樣,在2018年由巴黎中國電影資料中心紀可梅女士捐贈予資料館。
影片由朱石麟導演、白沉編劇、李麗華主演,敘事巧妙、表演精準,改編自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羊脂球》,是龍馬影片公司創業巨獻、戰后香港影壇的名片。
在這部珍貴長片之外,還有我們歷時許久從荷蘭“眼睛”電影博物館(EYE MUSEUM)收集到的3部紀錄短片將首次與國內的觀眾朋友們見面。在《穿越中國的心臟》(1911)中,我們將看到彼時北京、東北等地的風土人情、婚喪嫁娶場景,以及揚子江水解凍的場面;《中國的主要城市》則展現了北京、香港、上海的城市風光;或者我們也可以足不出戶跟隨《香港維多利亞纜車》從太平山頂到山腳行進全程……
《穿越中國的心臟》劇照
9月,讓我們一起在藝術影院共同見證它們的首映,并由這場放映開啟館慶月的觀影旅程。
經典影片修復與再利用
《女籃5號》(1958)是新中國首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改編自上海女子籃球隊的真實故事,關注女性成長與解放主題,是謝晉導演的代表作品。
2021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攜手中國電影資料館和咪咕視頻,為影迷帶來了全新4K修復版5.1聲道的《女籃5號》。上影節首映之后,影片即于當年致敬經典·國際修復電影展中和蘇州的觀眾朋友們見面。
今年館慶月,我們即將重溫這一部上映時間與館同齡的經典之作,這既是我們即將舉辦的謝晉導演百年紀念展的預熱活動,也是蘇州修復展的預熱活動。
*映前,將有我館工作人員為觀眾朋友們進行影片導賞。
館藏電影檔案應用與影人合作
每周三的國片專題放映一直是藝術影院日常放映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常以影人、類型、主題等角度,為觀眾朋友們介紹更多優秀的國產經典電影。
9月,我們將以“十七年”經典《紅旗譜》(1960)、《草原上的人們》(1953)、《母親》(1956)、《糧食》(1959)等四部作品,紀念北影廠著名編劇海默先生的百年誕辰。
*9月20日《紅旗譜》放映當天,我們特別邀請海默先生的家人們來到藝術影院,參加本次紀念放映的映前活動。
《草原上的人們》的主題曲《敖包相會》傳唱至今,其作詞者就是影片編劇海默先生;在頗具喜劇元素的抗戰經典《糧食》中,葛存壯、安震江、于洋等人貢獻了極其精彩的表演。
《糧食》劇照
《母親》和《紅旗譜》均由凌子風導演,兩部影片都是劇情時間跨度長達二十余年的史詩型藝術作品,優秀且耐看,前者是一部精彩的母親頌歌,張瑞芳表演精湛;后者展現北方農民的反抗歷程,感染力極強,崔嵬憑借本片榮獲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
《紅旗譜》劇照
館藏膠片放映
由葉纓(葉大鷹)執導,張國榮、梅婷、陶澤如主演的電影《紅色戀人》,定檔9月12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9月11日,《紅色戀人》(1998)將于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辦首映禮。
今年正值這部經典影片誕生的25周年,影片公映日期同時也是主演張國榮的生日。本次首映禮所放映的版本為膠片原版,觀眾可以體驗原汁原味的“老膠片”影像復古魅力。
*首映活動上,電影《紅色戀人》導演葉纓將蒞臨現場,與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沙丹在電影放映后進行對談,與觀眾朋友們共同暢聊影片的幕后故事,揭秘四分之一個世紀前的光影往事。
9月12日當晚,藝術影院則將安排放映張國榮先生的最后一部電影作品《異度空間》(2002)。這次放映同樣將以膠片形式特別呈現,機會極為難得,期待與大家一同在膠片質感中感受光影魅力。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謹以這兩場特別放映紀念張國榮逝世20周年。
藝術影片專線發行
由電影資料館作為牽頭單位共同發起的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自2016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國藝術電影發行模式,滿足廣大觀眾多樣化的觀影需求,通過專線放映、聯合推廣、主題影展等方式,至今已推廣放映了100余部優秀藝術影片,共舉辦11個影展。
截至2023年9月,全國藝聯共專線放映影片48部,其中19部國產片、29部進口片。當前正在熱映的高口碑紀錄片《火山摯戀》、影迷耳熟能詳的《海邊的曼徹斯特》《三塊廣告牌》《波西米亞狂想曲》《撞死了一只羊》《羅馬》《漫漫尋子路》《掬水月在手》《困在時間里的父親》《云霄之上》等影片,都是經由全國藝聯與全國觀眾見面的。
2022年由全國藝聯專線發行并收獲諸多好評的《不要再見啊,魚花塘》(2021)是導演牛小雨的長片首作,曾入圍洛加諾國際電影節當代電影人單元并獲金豹獎提名,以極具想象力的方式將作者對親人的深情思念外化為影像。
*本場放映結束后,全國藝聯選片人王笑楠與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沙丹將為觀眾朋友們現場分享藝聯選片工作的臺前幕后,期待影迷朋友們的到來。
海外電影檔案收集
資料館近年致力于收集海內外優秀藝術電影檔案,通過大銀幕向觀眾呈現更加多元的藝術電影創作。
館慶月活動當中,我們將向國內觀眾隆重呈現由影迷摯愛的阿涅斯·瓦爾達與知名藝術家JR攜手創作的一部藝術精品——《臉龐,村莊》(2017)。
本片是攝影師與攝影師之間的對話,是兩個藝術靈魂的碰撞,是妙趣橫生的街頭藝術創想,也是一段踐行“生活即藝術”的即興集體創作之旅。
片中,無論是瓦爾達對生活的赤誠之心,對老去和死亡流露的坦然豁達,對電影和攝影不斷涌現的奇思妙想,或是在戈達爾門外的深情流露,無不叫人動容,成就了這部超越語言的作品。
阿涅斯·瓦爾達被譽為“新浪潮祖母”,然而她作為世界電影巨匠卻鮮少在國內獲得系統性的作品回顧和學術關注。在瓦爾達95歲誕辰之際,我們將這部作品請到藝術影院,搭配以她藝術生涯中另外兩部極其重要的作品,向阿涅斯·瓦爾達一生堅持的“靈感、創作、分享”之精神致以深深的敬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