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家沒事干,扒姐打開了89影版《紅樓夢》,發現以前匆匆帶過的很多東西,現在又有了新感受。
就生出一種89版有一點點生不逢時的感覺,明明也是頂級制作團隊,拍出來的效果也非常好,但因為87劇版《紅樓》反響太好,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它的光芒。
(資料圖片)
同時89版又是電影,在播出上就有了不少限制。但這版的導演是謝鐵驪,顧問也有“紅學專家”馮其庸、朱家溍,水平同樣很高。
【1】
事實上,論人物形象的塑造,89版和87版不相上下各有特色。
林黛玉選了越劇演員出身的陶慧敏,眉尖若蹙淚光點點,行動處如弱柳扶風是她的特長。她后來在《人民的名義》里演祁同偉的妻子,但是后來的觀眾都已經不怎么認識她了。想想年輕時候長成這樣,任誰也會窮追不舍的。
寶姐姐則是大大大美女傅藝偉,扒姐非常喜歡87版的寶姐姐,覺得美麗至極,至今是我心中古典美人的巔峰,這版很好地體現了寶釵“外熱內冷”的氣質。
傅藝偉的版本,同樣都是美貌親切的姐姐。原片因為年代和技術的原因比較昏暗,后來很多人用AI修復圖片,美不勝收。
在87版里大放異彩的王熙鳳,這版是劉曉慶扮演。
劉曉慶和鄧婕都是川渝美人,身上有一種天成的精明潑辣感,只不過劉曉慶在此之前已經是全國矚目的大明星,人們難免對她期待很高,就要挑不少毛病。劉姥姥是每逢春節必懷念的趙麗蓉老師。
89版的史湘云是馬曉晴,扒姐從小看慣了她和葛大爺、梁天他們插科打諢,根本沒把她往其他方面考慮。
其實她也是個挺寶藏的美女,演湘云喊“愛哥哥”這里也活潑可愛得很。不過就是湘云假扮寶玉這里,原著里寫“蜂腰猿背”,她稍微有點豐滿了。
十二釵里,還有一位日后的大熟臉,就是扮演妙玉的何賽飛。
她和黛玉陶慧敏一樣是小百花越劇團出來的,倆人還一起演過《五女拜壽》,陶慧敏是五小姐,何賽飛演的是忠心的丫鬟翠云。后來被楊老夫婦收為義女,嫁給了茅威濤扮演的鄒世龍。
如果有網友看過的話,估計還記得李玲玉在這版紅樓里演尤三姐。
她也一樣是越劇演員出身,戲曲演員轉行影視,大家的共同點就是身段都很好。
可能真要說不是特別理想的,大概就是寶玉吧。
這版寶玉還是像慣例那樣找了女性來反串,可是夏菁扮演的賈寶玉,在周圍高手的對比下就沒有那么出色。尤其之前已經有了87版的歐陽奮強,后面真的難有再超越他的。
影版寶玉長得還是好看的,但言行基本就是個喜歡男裝的女孩子。
尤其跟姐妹們在一起的互動,是真正的姐妹,而不是“脂粉堆里廝混”又出去見過世面搞過應酬的男孩。
劇版是全國范圍內找演員,大多是新人挑大梁;而影版有很多是已經成名的演員,如果把影版稱作是“明星版《紅樓夢》”,也不是不可以。
相比劇版紅樓難以匹敵的影響力,89版在選角上難免遭遇先來后到的尷尬,但后者其實在服裝和道具布景等方面其實超過了87版。
尤其元春省親那里,儀仗搖擺著從遠處走來,兩邊人馬肅穆整裝,確實有天威不可親的感覺。
像晴雯撕扇時候的簾子,真有“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美感。
賈寶玉的床上床圍屏風圖案也比較清晰,相比之下劇版就要簡單不少了。
98版尤其精彩的,是拍出了劇版一筆帶過的重要場景,太虛幻境。87版的王扶林導演后來一直很后悔自己執著于人力物力的束縛,沒有好好拍太虛幻境,尤其是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的前緣故事。
因為雖然我們讀過原著的都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但對于電視觀眾來說,寶黛的“前緣”,黛玉要用一世眼淚償還寶玉前世的澆灌,這些內容就解釋不清了。
但事實上也都知道,太虛幻境無疑是最耗費金錢物力精力,卻最容易讓人挑毛病的。即使是在當下,拍攝這樣的內容也實屬吃力不討好,因為追求“爽”的觀眾們,很可能不僅沒耐心看,反而會因此去差評舉報。
不過89版還是拍出了警幻仙姑和其他仙娥們歌曲獻曲《紅樓夢》的場景。也正是因為看到警幻仙姑的造型,才能更意識到至少近20年的古裝質量下降到什么程度。
紅樓里描述王熙鳳出場的時候,說她“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這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傳統觀念里對仙女的想象。后面可卿迎接寶玉,也是這個排場。
李白寫仙人是“霓為衣兮風為馬”,住處是“日月照耀金銀臺”,古人眼里的仙人絕不是現在這樣素凈到寡淡的,而是充滿神秘的華麗感。
警幻仙姑這樣的造型絕對符合上述想象,我小時候覺得神仙都應該人均一個這樣的望仙髻。
影版紅樓拍出了絳珠仙草的樣子,很多人詬病說太艷麗了不適合黛玉的氣質,但絳珠仙草本身確實是紅色的呀。黛玉和絳珠仙草理論上也不是同一個人,這里仙女造型“戲曲感”比較重,可是看慣了麻袋我反而更喜歡這種“艷麗”。
更何況89版紅樓里梳著望仙髻的,還有一個美遍四大名著的何晴。
她的秦可卿最大的優點就是美,缺點大概就是過于美。光是這張高糊的劇照,就足以說明什么叫國色天香。
后面有網友把色調弄成了類似阿寶的那種,雖然也非常美,但是一定程度上其實破壞了原有的自然感。
扒姐一直覺得作為賈寶玉的啟蒙者,光美貌還不行,要像劇版秦可卿那樣有點性感才好。
但是無論如何,都是美不勝收的。
這種體驗,讓扒姐發現了以前沒有太在意過的問題。
從前的仙女仙姑們,不說顏值如何,從來都仙氣縹緲充滿神秘感,老版《西游記》里的妖精鬼怪們就是如此。龍女更是我的心中偶像夢中女神,這種華麗的仙氣,其實是從從渾身上下從頭發到腳后跟的“古裝感”得來。
【2】
對比一下現在仙俠劇里造型復制、黏貼的披麻戴孝風,扒姐也不是很懂,為什么還有個別粉絲好意思說,老版四大名著的服化“很塑料”。
八九十年代的古裝用不起真金白銀,是經濟條件不允許,而如今的古裝和仙俠,則是真金白銀的投入,做出比廉價塑膠更廢舊的有害垃圾。
現在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民間自己的工作室都能做出非常精美的造型,用實力告訴大家:我們的仙女,真不穿蚊帳子。
然而牢牢把握話語權的大制作們,居然就還能坦然且不知疲倦地給出“中分披發+各色床單+蚊帳子”這種方案。
男性角色呢,不管是清冷高貴還是霸道邪魅,反正把臉擋住根本看不出區別。
有時候男女發型似乎也可以混用,反正粉絲都說了是看臉。海報上感覺連連看和消消樂都要狂呼專業。
現在小孩玩具都能拼搭出復雜的頭飾,民間的各類博主也都可以給出無比精美的復原造型,起碼看著頭皮不會痛啊。
如果都按這個規格來,哪怕沒有這么精美,至少可看性要上十萬個臺階。
各方資本的能力不會沒有普通群眾厲害吧?不會吧?那為什么完全做不出養眼的造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