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駐某平臺不到一個月,公開顯示的發布作品也才5個,就攬獲了1600多萬粉絲,其中視頻最高點贊992.8萬,這樣的數據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資料圖片)
但誰讓這個人,是憑借《羅剎海市》再次“封神”的,刀郎呢。
刀郎的新歌好不好聽你們說了算,個人就不評價了,有點細胞不匹配。
翻紅后,刀郎一刻也沒閑著,除了入駐平臺,沒有搭理外界有關他的爭議風波外,還忙著重啟了微博和發布了又一首新歌,《翩翩》。
數據上,目前這首歌的點贊量超過了550萬,評論區也都是一片好評,但個別有爭議的聲音還是存在的。
第一,有網友直言刀郎出的新歌基本都一個調調,難聽;
第二,刀郎的造型撞衫徐崢了;
第三,刀郎團隊過度營銷,為了翻紅拉踩了太多人。
真別說,前兩點我都贊同,不管是《翩翩》還是《羅剎海市》里的新歌,就外行人來說曲調真的都大同小異,要不是歌詞有些“特殊”,這歌能不能這么火兩說之事。
至于造型,這體格加上锃亮的光頭,還有那徐崢也會經常戴的眼鏡,第一眼真的很多人都看岔了。
前兩個爭議還都是小事,對刀郎的口碑影響并不大,真正影響大的是第三點。
小部分網友們的評論毫無善意,他們覺得刀郎的新歌是因為拉踩和過度營銷才有了大火的局面,也正是因為那些“特殊”的歌詞,才讓網友們重翻了那英、汪峰、楊坤和高曉松等人的舊賬。
當年的舊賬總結起來4段話,而且都是有據可查的:
第一段是那英說的,去KTV里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
第二段話,汪峰曾說刀郎的走紅是樂壇的悲哀;
第三段,楊坤質疑刀郎的水平,直言他那是音樂嗎?
第四段話,高曉松認為刀郎的成功是知識分子的失敗,如果選手唱刀郎的歌,他很難讓對方通過。
刀郎這些年的不言語,那、汪、楊、高當年的言論,再加上翻紅的《羅剎海市》,評論區自然一片腥風血雨。
那英賬號下面都是惡評,評論一度比點贊還多;
汪峰澄清自己對刀郎沒有偏見也沒用,演唱會上“刀郎”的名字一度被大家呼喊。
這是現狀,也是刀郎翻紅后大家對刀郎的支持,亦是大家對曾經不公平的反擊。
說實話,當年刀郎真的挺冤,除了被專業歌手質疑,就連10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人物,刀郎都未能入選。
要知道那年內地歌手只選了9個,還有一個名額空缺。
但有意思的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發布后,刀郎憑借這首歌成為樂壇傳奇,不光正版銷量高達270萬張(加上盜版超過1000萬張),在2004年的十大男歌手榜單中,更是力壓劉德華、周杰倫、張學友等人成為榜首大哥。
這樣的實力卻和各大獎項無緣,還要被各種說教,想必當時的刀郎心里并不痛快。
再說當下。
《羅剎海市》的隱喻是大家自己臆想的還是刀郎有意為之的不做討論,但有個事實不能忽略,那就是輿論都在向著刀郎,甚至很多不清楚內情的網友也跟著起哄。
眼看著新歌延伸出來的輿論對那英等人有所傷害,刀郎愣是沒出面進行任何回應,沉默到和當年一樣讓人不解。
有網友說是刀郎心境使然不喜爭論,也有人覺得刀郎的經紀團隊在故意放大輿論,為的就是給刀郎制造熱度和勢能,這一點從刀郎某平臺的漲粉量和視頻熱度就能看出一二。
刀郎經紀人的回應更是讓不少網友開始吐槽,經紀人發言的意思就是輿情我們知道,但不會公開回應,你們自己鬧去。
可能也正是這個回應,也正是刀郎翻紅后繼續為自己謀取更多外在的利好,讓部分網友開始反感刀郎的一系列操作。
畢竟紅都紅了,新專輯也大賣了,但不想的澄清輿論或者發聲制止輿論的繼續發酵,反而一個勁營銷自己的新歌,這多少有點不太合適。
雖然無法肯定刀郎的《羅剎海市》在隱喻某些人,但靠網友們臆想的結論增加了歌曲熱度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刀郎的沉默不回應,這無疑會讓部分路人盤崩掉。
不得不說,“神壇”還沒坐穩,天就變了,因為那些網友們察覺到不對后已經開始了質疑,這些評論只是一個開始,屬于刀郎的反噬也終于來了。
按照刀郎的性格和以往的處理方式,這件事情大概率會不了了之。
雖說后期反噬大概率還會增加,但綜合算賬,刀郎依舊是贏家,因為他名氣更大了,商業價值更高了,粉絲也更多了。
寫在最后。
刀郎翻紅后的事業必定開掛,但希望,他能真的為音樂,為支持他的這些歌迷,寫一首真正的、單純的,好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