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選秀,想去應援的追星概念是深埋在國人心底的。
大家都喜歡去湊熱鬧,那種選出限定團。
(相關資料圖)
看數十個少男少女經過競演打拼,最終站在出道舞臺上的感覺很熱血。
同樣的,當參賽者從青春少年變成了成熟青年,給到的感動不會消散,甚至會更加投入。
《披荊斬棘》能夠做大做強,捧紅一眾不溫不火的哥哥。
利用的正是觀眾的憐憫心,人到中年再唱跳。
除非是像寧靜那英那般,是平臺請過來鎮場子的。
不然大多數都是希望拿到通告費的同時,能夠再如王心凌那般翻紅。
火,才是王道。平臺需要熒幕濾鏡的影響力,藝人需要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有需求就有創造,《披荊斬棘》應運而生。
前幾季的畫面中,越是初始咖位高的成員,這號召力便越強。
請到他,便是完成了節目熱度的打底。
然而新一季這一現象有所改變,年齡最大的蔡國慶加盟。
原以為他會同之前一般成就大佬之姿的,不料在二公選人環節,他卻成了第一輪就無人選擇的那個。
被孤立,他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曾被導演組看好,排名第六卻流局,蔡國慶夸張調侃暴露內心難受
在初舞臺亮相之前,導演是嚴格按照出道年限與實力高低去分組的。
主業是演員的成了影視男神組,而國民級歌手蔡國慶與胡彥斌則被安排在一起。
那時在選擇對抗隊伍時,還有可以規避這么一個選項。
意思就是看見這個隊伍就覺得打不過,直接把隊伍移出自己比拼的備選名單里。
而蔡國慶與胡彥斌則是榜單上,大家最想避開的一個組。
強者為王,可見最初蔡國慶還是蠻受敬重的。
然而能力好壞是一方面,在真正進入到比賽后。
大熒幕上顯示的個人票數會證明一切,一公流浪者喜愛度排名公開。
蔡國慶排在第十四的位置,這個名次顯然是他沒有預料到的低。
而更讓他沒想到的是,真人秀的殘酷立即襲來。
隨著淘汰人員公開,二公選曲正式拉開序幕。
一上來就選了八位隊長,以一加三加五的形式去疊加選擇。
若是在規定時間內沒有達成規定人數的話,即該候選隊長失敗,該團隊打散重選。
在第一輪,張遠和信沒有選夠三人。
兩個隊長落敗了,起碼還有伴兒。
而唯一沒有選擇的蔡國慶,處境就有些尷尬了。
他本以為自己比賽內排在了第六名,被選是一定的。
然而人來人往的,最終落單的卻是他。
尷尬到有些破防了,蔡國慶站在主持人齊思鈞身旁便大喊,這第六名也不行啊。
越是自嘲,越會暴露他內心的難受。
蔡國慶壓線被王耀慶選擇,舞蹈訓練進度難跟上,心態良好但效果甚微
為啥實力強勁,路人緣好的蔡國慶會陷入如此境地。
到最后一輪選人,王耀慶隊剩余兩個位置的情況下,他才被壓哨聲入隊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他老了。
《披荊斬棘》說是給哥哥們再就業的舞臺,但實際上隨著節目流量被發掘。
如馬伯騫這樣二十七歲就趕忙過來的不算少數,跟這些二十出頭的小伙子比拼時下流行的舞蹈。
體能消耗是必然的,最關鍵的是,對于蔡國慶來講,他真的很難去記住。
隊員練幾遍,大體能把握節奏了,蔡國慶卻還是做反。
隊員能堅持不懈去跟時間賽跑,蔡國慶也想啊。
可這難度大起來,他過一會就得去躺著。
心有余而力不足,當真是無奈的。
競技類選秀即是如此,心態好是給自己看的,舞臺呈現如何,才是觀眾會注意到的。
不想被孤立,只能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