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媒體扒出了韓國網友在社交平臺的吐槽,認為節目“丟人丟到國外了”,無疑這引發了部分網友的“小粉紅民族的強烈自尊心”,再次為節目的口碑“雪上加霜”。
當然也有部分網友認為“不存在抄襲,最多只能說是芒果臺跟風而已,畢竟優秀的節目類型是值得學習的”,甚至有網友在貼吧發表帖子《截圖對比 中餐廳相吸分析》將兩檔節目進行細節對比指出:
首先,流程方面:《尹餐廳》是導演組規劃干預下的開餐廳;《中餐廳》的流程較為自由松散,除了開場介紹外便完全隱去幕后,由明星嘉賓主導策劃,節目側重經營細節;
其次,在人員構成、錄制周期、指導環節、地址選擇等方面也都完全不同,至于部分人感覺的雷同只是因為“廚房的東西本就大同小異”。
當然,“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是否抄襲,都難以有一個清楚的界定,畢竟目前對于創意上的“著作權”尚沒有清楚的界定,而綜藝的節目的抄襲也多是對文字腳本、舞美設計、音樂等作品來界定的。
其實,這并不是第一檔因為抄襲陷入危機、遭到網友抵制的節目,同是湖南衛視的《向往的生活》,同樣的與美食相關,就曾被質疑抄襲《三時三餐》、“吃相太難看”、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該節目仍拿到了7.2分的高分,以高收視和高口碑漂亮收官。而《中餐廳》能否成為下一個《向往的生活》,依靠作品質量擺脫質疑。
始于綜藝卻不囿于娛樂,
紅海到來《中餐廳》能否突圍成功?
近年來,綜藝節目以爆發態勢迅速霸屏,成長為僅次于電影和電視劇的第三種文化類型,各種主題的真人秀節目層出不窮,借助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的風頭,美食綜藝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2017年,美食綜藝更是進入了深度生長的快車道,衛視綜藝和網綜并行,近20余檔節目爭相競艷:《拜托了冰箱第三季》、《姐姐好餓第二季》、《吃光全宇宙》等美食網綜以不受套路約束迅速闖出一片天地來,尤其是前兩檔綜藝更是以截然不同的風格俘獲了大量觀眾,在眾多網綜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