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曼先生在《安吳堡式易堂軼事》中說,周瑩出生于同治八年,是周家的養女,不過孫杰曼先生此說,沒有確切的史料依據。《重修涇陽縣志》對周瑩身世的描述,似乎在佐證周瑩為周家養女之說:“少孤,依與兄嫂,年十六以兄嫂命歸吳”。以時間線來計算,周瑩十六歲出嫁應該是在光緒十一年,此時的周家已是家道中衰、經濟拮據。
比起日薄西山的周家,姻親吳家卻如日中天。在同治、光緒時期,吳家仍是涇陽的富商大戶、官宦人家。吳宓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寫道,安吳堡吳氏新支共十家,皆“富室”,號稱“財東”。安吳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安吳財東不種地”,即說明吳氏家族主要是以經商為主。其家族譜系可以追溯至清代中期,吳家五院中以東院最旺。
周瑩的公公吳蔚文曾用錢捐官,先后任湖北候補道臺、山西寧武縣知縣、議敘布政使等職,同時辦理淮鹽鹽務,掌握鹽引,在揚州設立了鹽務總號“裕隆全”,各地都有分號,是著名的大鹽商,承辦江蘇、安徽、江西等鹽業買賣。
光緒二年,吳蔚文去世,吳家開始衰敗,吳聘接手家事,他便是周瑩要嫁的丈夫,被時人夸有乃父之風,在光緒丁丑、戊寅的旱災里,捐賑銀兩萬兩千兩捐了一個議敘郎中的官。
吳聘身患重病,吳家想通過婚慶“紅鸞照命”來沖散“白虎兇星”,使吳聘消災免禍,逢兇化吉,將前已定親的周家養女周瑩娶回,結果是周瑩過門十天以后他還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