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譯名工作中,“約定俗成”一直是個很重要的指導原則。世界歷史上很多重要的人物,如英國歷史上兩位著名的首相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和Winston Churchill,前一位譯為“張伯倫”,后一位譯為“丘吉爾”,美國二戰時期的總統Franklin Roosevelt譯為“羅斯福”,前蘇聯最高領導人Joseph Stalin譯為“斯大林”。當時的譯者楞是讓這幾位外國風云歷史人物分別姓了張、丘、羅、斯,在外文譯名歷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如果按照現在的譯名規則,是肯定不會這么譯的,但依照譯名“約定俗成”的原則,在涉及到他們的時候就必須使用一直沿用的名稱,否則就讓人不知所云了。
第二,美國新總統“特朗普”的中文譯名已被我國官方認可和使用。
從美國大選拉開帷幕之日起,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和人民日報等中國官方媒體在報道中就一直使用“特朗普”這一譯名。今年11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祝賀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正式確認美國當選總統Donald Trump的中文譯名為“唐納德·特朗普”。
不僅如此,聯合國的中文網站,還有美國的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簡體中文版)、金融時報這三家西方主流媒體,在它們的中文報道中都使用的是“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