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參加快樂男聲時,曾軼可曾擔任幫唱嘉賓。
出道九年
有些話,只敢在音樂里說
“下雨、大海、車。”
出道九年。當記者詢問曾軼可能否用幾個詞語形容過往經(jīng)歷時,她思考了一下:“隨便說都可以嗎?”在得到肯定答復后,她認真地給出了以上三個特別的答案。
“這幾個詞語,是這些年帶來很多靈感的一些場景。比如現(xiàn)代人很多時候都堵在車里面,特別是北京,所以在車里面會發(fā)生很多故事。”從第一張專輯《Forever Road》中的《電車計劃》,到《夜車》《騎摩托的人》《破車》,以及新專輯里面的《黑色的路》,她在路途中滋生出了許多心碎或浪漫的小情緒。
因為細膩敏感的歌詞,有人稱曾軼可為“情話大王”,而她卻坦白,那是由于自己膽小,有些話只能在音樂里表達,“很多事情我其實沒有去做,也不敢去做,想說的話呢,有些也不敢去說。所以沒有說出口的話,沒有做出的行為,我都會放在我的音樂里面。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音樂里面的那個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因為人會言行不一,會口是心非,但是在音樂里我是完全透明的。有心人如果想要了解我,只有通過音樂才能了解最真實的我。甚至是,某一個我身邊的人,如果想要知道我的感覺或者想說的話時,通過音樂可能也是最直觀的方式。”
至于歌曲的傳唱度,那并不是曾軼可在意的東西,“但是當我聽到有些人因為我的歌而哭了的時候,我很快樂。”她認真地說,“但是我覺得流淚不是痛苦哦,它是一種活著的感覺。現(xiàn)在很多人都已經(jīng)麻木了,可能讓他哭都哭不出來。如果我的某一首歌能夠讓一個人哭泣,或是能夠讓他心中顫動的話,我覺得是好的,提醒著他還活著。”
不停地輸出音樂,是曾軼可與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而提及當下熱播的各式選秀節(jié)目,她認為,作品才是最持久的武器。“那些節(jié)目,身邊的人有說過,我也知道,但是沒有看。因為選秀帶來的熱度是很不一樣的,也是很即時性的,我覺得這個東西不能持久。能持久的就是作品。但對我來說,只要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被別人聽到,就已經(jīng)很好了。”
新專輯
《Anti!Yico》
逆著娛樂至死的浪潮破除人設
新專輯《Anti!Yico》是曾軼可簽約摩登天空后的第一張作品,主題為撕開標簽,破除人設。為這張專輯定名的企劃文案枝枝,是曾軼可的第一批粉絲之一。
她告訴新京報記者,許多人對曾軼可的了解,基本上都停留在9年前曾軼可這個名字表面,“至于她本人,沒多少人知道她到底是怎樣的,曾軼可這個名字其實就是當下粉絲娛樂圈追捧的人設,她其實是中國內(nèi)地最早被貼上標簽的選秀素人,所以我想通過這張專輯,一方面讓大眾看到真正的曾軼可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她在做什么樣的音樂;一方面,是想反其道而行,逆著娛樂至死的浪潮去破除人設。反對自己本身,其實是對抗標簽時代的一種執(zhí)拗的想法。”
曾軼可說,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一面,“比如說你在跟老師相處的時候是一個乖乖的學生,在跟父母相處的時候是一個孩子,在跟情人相處的時候是一個Lover,所以不要覺得我是什么樣的人,我就是一切,我是所有的樣子。”
在籌備新專輯過程中,曾軼可曾前往洛杉磯學習了一段時期的音樂課程,“當時接觸了一些音樂風格,比如說爵士、說唱、布魯斯,和一些Vocal上的東西,然后還有寫作上的課程。”
在洛杉磯學校的琴房里,她寫下了專輯中的那首《Give You All》,還由此遇到了一段奇妙的故事。“當時在學校,遇到一個洛杉磯當?shù)氐哪猩貏e有才華,彈琴特別好。但是學了一個半月后,他一直沒說過話,平時大家只會打招呼,Hello,Bye這種,而且讓他唱歌,他也不唱,因為我們都是自己表演,但他寫的歌只讓別人給他表演。有一天,當我唱了我寫的那首《Give You All》之后,他居然說話了。”那個害羞的異國男生,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開始剖析這首歌,“他告訴大家,他真正開始認識了我,他覺得自己被打動了。那個時候我會覺得,原來他是這樣的人,我想我還蠻喜歡這樣的人的。”
那之后的故事呢?曾軼可笑著說,“因為我們都是那種很害羞的性格,所以后來也沒有過多交流,等以后如果有機會再見面的吧。”
新鮮問答
新京報:最近有看了什么電影?可以給大家推薦一些片單嗎?
曾軼可:《水形物語》,以及推薦一部很老的電影《天堂電影院》。
新京報:平時演出穿長褲比較多,而且基本都穿靴子,這是為什么?
曾軼可:我覺得這是個人風格,我在家的時候偶爾也會穿短褲,在外面的時候,也會穿其他的鞋子,不只是穿靴子。
新京報:如今回頭看,想對剛出道時的自己說些什么?
曾軼可:(思考)就是好好地生活下去。
新京報:曾經(jīng)有沒有一瞬間后悔選擇歌手這個職業(yè)?
曾軼可:沒有沒有,我很開心。
新京報:已經(jīng)出道快十年了,自己有感受到時光的流逝嗎?
曾軼可:有啊,就很快,身邊一些支持我的歌迷朋友,都長大了。以前他們就是小孩,不太成熟,喜歡你就想要靠近你、拉你、扯你、抱你,想要得到關于你的東西。但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他們可以遠遠地看著你,眼睛里面飽含愛的感覺,大家都成長了。
新京報:記得當時華晨宇參加比賽的時候,你有去幫幫唱,后來也和范曉萱有過合作。現(xiàn)在還會跟身邊的這些音樂人朋友多交流嗎?
曾軼可:他(華晨宇)應該算是比較獨立的,不管是他的創(chuàng)作,還是他的生活,他都是個比較獨立的男孩子。其實我也算是比較獨立的,但也會跟朋友一起出來玩。音樂上面,目前很難有一起創(chuàng)作的人,我還在尋找當中。其實我可以與人分享創(chuàng)作,但需要那個人給我靈感,需要我們很契合。但是現(xiàn)在還沒有這樣的人。
新京報:你學過好多課程,在紐約電影學院學過導演制作,在洛杉磯學過音樂……以后還想吸收什么新知識嗎?
曾軼可:對,我還去過圣馬丁學過Coolhunting,中文叫“獵酷”,以及搭配、時裝上的一些東西。以后我還想要學文身,學魔法(笑)。
說是魔法,但其實是一種靈修。而且有一個真正的魔法學校存在的,你知道嗎?在美國,我還在網(wǎng)上關注了他們的老師。
新京報:目前對自己的狀態(tài)滿意嗎?無論是生活狀態(tài)還是工作狀態(tài)。
曾軼可:還可以。(就是還沒有達到心目中最完美的狀態(tài)?)我不喜歡完美這個東西,我喜歡不完美的,但是有感覺的、有靈氣的東西。
新京報:新專輯發(fā)行了,之后會有巡演嗎?
曾軼可:應該會有。(采寫/新京報記者 楊暢 實習生 劉姝君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朱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