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穩定北椋局勢,徐驍讓徐鳳年做出選擇:
要么把支持“黃蠻兒”的無辜將領殺了,既平定軍心,也給幕后黑手敲個警鐘;要么送走“黃蠻兒”,讓他離開北椋,爭權之說也就煙消云散。
一邊是真理道義,一邊是手足深情,徐鳳年也犯了難。
所以,《雪中悍刀行》成了部權謀劇。
同時,《雪中悍刀行》里的權謀又上升至武林層面,使其成了武俠劇。
武當掌門王重樓心事重重:朝廷支持的龍虎山對武當虎視眈眈。
為此,他將畢生的真氣“大黃庭”傳給徐鳳年,希望北椋能不辜負武當。
另一方面,他特意安排武當新一任掌門洪洗象“投靠”隋珠公主,從而拉攏皇族,解除掉龍虎山這一威脅。
狡兔三窟,兩重靠山,王重樓這步棋也算精明。
每個段落單拎出來都挺有意思,一旦拼湊到一起,再沒個主類型做支撐,則顯得不倫不類。
輕喜劇、武俠劇、權謀劇、仙玄劇混搭在一塊兒,擾亂了觀劇視角,使不少觀眾看了前四集就主動棄劇。
然而,《雪中悍刀行》也并非一無是處。
除了可圈可點的權謀戲外,人物刻畫也較為鮮明。
劍九黃本不再醉心武功,但跟隨少爺在外三年,被徐鳳年“沒躲過,沒退過,沒怕過”的精神所感染。
總吟唱“老狗”歌謠的劍九黃,為了尊嚴,也為了給徐鳳年闖出第三條路(既不讓“黃蠻兒”離開,也能穩定北椋局勢),決定再登武帝城,迎戰王仙芝。
劇中角色既有真摯的情感,也有復雜的人性面。
兩種棋局,象征徐驍、徐鳳年父子二人不同的人生態度。
一種是徐驍與軍師李義山下的“殺局”棋,暗指太平盛世是由殺戮和詭計換來的。
在徐驍心中,要想守住江山,就必須全盤謀劃、利字當先,就連子女也是自己手中的棋子。
一種是徐鳳年在武當山用刀雕琢的棋子,象征他試圖以和平的方式保住北椋。
城府極深的權謀亂戰,細致入微的角色描繪,《雪中悍刀行》注定不是部爛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