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濤再演女強人:走出角色舒適圈,她還要多久?
1
劉濤,又又又演女強人了。
在新劇《假日暖洋洋2》中,劉濤在劇中飾演風投女強人,職業素養頂級,性格強勢,一出場就是經典端著高腳杯出現的人物。
甚至也延續了女強人人設必帶的“不會照顧家庭”的tag,跟女兒關系不好,跟家人關系也十分疏離。
絕對的人設,不過只是圖一樂。所以這種輕松幽默的劇情,輕松占據新劇熱度榜第一。
收視的確很高,但平心而論,劉濤這次的角色展現,再次延續了她的“女強人演技庫”——和之前她在屏幕上展示的演技,別無二致。
畢竟劉濤,早已成了女強人專業戶。
《歡樂頌》在這之前,劉濤給觀眾的印象,都是溫婉的。直到這部劇,讓劉濤第一次扮演女強人安迪后,好評如潮,
從此,她就徹底走上女強人的演藝路。
《我們都要好好的》里,她從全職主婦回歸職場逆襲,《我是真的愛你》中,她又飾演雷厲風行的職場女強人——
從《星辰大海》中,干脆直接從草根逆襲,收獲霸總愛情,再到《陪你一起長大》,飾演女強人雞娃媽媽——
不難發現,隨著在演職場女強人的路上一去不返,劉濤的演技也變得模式化起來。
如果說“女強人角色”是她的角色舒適圈,那一旦跳出這個舒適圈,她的演技變化顯而易見。
2
最明顯的是《開端》,劉濤飾演的警察局局長,雖然出場只有短短的幾幕場景,卻備受吐槽。
首先是造型,很多觀眾說,劉濤的假發是某寶上9塊9包郵買來的。戴上之后,整個人都透著一股不對勁,但你又說不出哪里不對勁。
加上她為了表現自己在認真地分析案件,刻意做一些抿嘴、凝神微表情,“演”的成分過于明顯。
同一個劇里,劉奕君飾演的刑警隊長,對比劉濤模式化的表演,高下之分立馬就分辨出來了。
同樣是演警察局長, 《掃黑風暴》里的賀局,吳越的飾演,才是真正顯得沉穩老練,每個眼神都意味深長。
所以,在演了無數精英角色后,劉濤的角色開始定型,哪怕再想離開舒適圈,表現也開始力不從心了。
而粉絲的尬吹,更容易讓人下頭。演一次吃盒飯,還上了一次熱搜,被贊演技yyds。只能感慨,當下演員實在太好當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老戲骨?
1984年的春晚上,陳佩斯和朱時茂無實物表演的吃面條,在當時可以說是開創了無實物表演的新高度,也一直被奉為經典演技教科書。
哪怕是在今天,能將這類作品演出讓觀眾感同身受的演員,也不多。
曾幾何時,劉濤也是以“國民媳婦”的形象出名的,演了《歡樂頌》后突然一路在女霸總的路上一去不返,直播帶貨事業也發展得順風順水。
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地方花的精力多了,其他地方自然少了。
劉濤將很多精力分散在了副業上,唱歌、綜藝,代言也是一個不停地接,上到高奢,下到垃圾袋。
可她接戲數量沒減少,于是質量不可避免就下降了。
這大概就是為什么近幾年劉濤的劇,評分幾乎都在6以下的原因吧!
的確,每個人總有自己習慣待的位置、習慣扮演的角色、習慣做的事,就是舒適區。
“舒適”固然是舒適,但是會帶來思想上的懶惰,行動上的停滯。過于習慣舒適區,不逼自己去練習、適應,就永遠不會表現好。
只有突破舒適區,你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演員作為一份職業,總歸不能一味圈錢,還是要有些職業信仰的吧!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