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飛狐外傳:胡斐愛情失敗,責任在誰?
近日重溫《飛狐外傳》,在擊節于胡斐那種不問淵源、不計安危的俠肝義膽之余,也不免對他失敗的感情生活還有幾句話要說。
說他的感情“失敗”,自然是說他想在一起的,終究無緣;想與他在一起的,終究死別。
沒錯,說的就是袁紫衣和程靈素了。
在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中,身為女主而容易讓人視為女配且好感度不高的,我覺得有兩個,袁紫衣就是其中一個。另一位是《碧血劍》里的溫青青。此處咱們單說袁紫衣。
從我自己感受,以及從各處聽聞的信息看,袁紫衣讓人不舒服之處不少,比如她多次捉弄胡斐,三次破壞胡斐殺“南霸天”鳳天南等等,但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她在感情上“戲弄”了胡斐,進而斷送了程靈素。
因為她捉弄胡斐,比如偷他的包袱、拿鞭子抽了他的臉、趁他在河里洗澡之時抱走他的衣服并且一走了之等等,盡管有時明顯過了頭,是可以理解為少年男女的打鬧逗趣的;
她三次解救鳳天南也實在是因為后者是她的親生父親,盡管也是如海深仇(母親被鳳天南強暴而生女),但救他三次本是她與師父的約定,這里面包含的屈辱和矛盾,會讓我們同情和理解。
但她明明是個出家女尼而有意無意地撩撥胡斐,還主動留下一支玉鳳給他做念想,以致胡斐不能或忘,導致程靈素感情終于無望,最后程靈素為胡斐獻出自己的生命之時仍帶著遺憾,這豈不是袁紫衣造成的?程靈素死了,袁紫衣卻終究不肯為了感情還俗,這豈不又是害了胡斐?袁紫衣分明完全是個感情的破壞者??!
說起來真是叫人意難平。
然而,我們真的可以這樣定性袁紫衣嗎?
我覺得,袁紫衣這個形象確實不討喜,但如果我們能設身處地,從她的處境作一番考量,就會有相對公允一點的想法。
她從遙遠的回疆來到中原,主要的任務就是為可憐的母親報仇,一俟完成使命,就要回去相伴青燈古佛。邂逅胡斐并有一番愛恨離別,則是她非分的際遇。
但她畢竟還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女,仇恨和使命并不能完全掩埋她青春的熱力和感情的憧憬。當她遇到令“千手如來”趙半山贊不絕口、經她試驗武藝非凡、且重俠重情的少年胡斐,心生愛慕是自然而然、非理性所能控制的。
我們不能說,你是出家女尼,既然你不可能還俗與胡斐成親,那你就不要去招惹人家。
任她武功多么高明,她仍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青春少女,任她腹中有佛經幾卷,仍不可能消除內心的情欲:有感情,同時是人性的優長和弱點。
所以她忍不住要想象擁抱胡斐,贈他玉鳳為念,在他與程靈素相偕而行時搞些小動作……
她對胡斐的感情,并不像她奪取其他門派的掌門之位那樣,奪與不奪,全看她想與不想;面對自己的感情,她是糾結的。
那么怪胡斐嗎?
確實常有人說胡斐不與程靈素在一起,真是對不起她。
不過客觀地說,我們盡管都希望胡斐與程靈素在一起,但畢竟不管是在結識時間還是感情聯結上,程靈素都是后來者。
胡斐與程靈素結識于他找“毒手藥王”為苗人鳳治眼傷之時,在這之前,他已經與袁紫衣有了那種若即若離、朦朦朧朧的感情關系,她送的玉鳳也已經在他的懷里,等于他已經與她有了一種不算約定的約定;胡斐通過王鐵匠的情歌了解到了程靈素對自己的情意,但是他的心仍在袁紫衣身上。
如果假設一下,如果程靈素不是“面有菜色”相貌不美,而是如袁紫衣一般美甚至更美,對胡斐又極好,那么,此時胡斐真如程靈素開玩笑所言把玉鳳砸個稀爛,投入程靈素的懷抱,我們會怎么看待胡斐?
大概都會說胡斐見色負心吧。那么,見無色就該負心嗎?
這也許又是個讓人糾結的問題。
說來說去,還得歸于命運。
我的意思有兩層:
一是程靈素死得太早了,她未能看到所有真相一一解開,特別是那個她最關心的事情:袁紫衣其實是不可能還俗,不可能與自己的大哥在一起的。這對人間鴛偶的理想來說,的確是太遺憾了。
二是盡管胡斐與程靈素所建立的是義兄妹關系,但事實上他們的感情已經比胡袁兩人所建立的“類戀愛”的感情關系更深。
胡程的這種感情關系,是比愛情和親情更深的,生死契同的關系。
愛情可能淡化,親情可能變色,而生死與共是永恒的。
事實上,胡斐正是為了相救程靈素而舍命出手,程靈素正是為救因救她而中劇毒的胡斐而殞命。
天下多得是因為愛而在一起的情侶,可又有多少為彼此而舍生忘死的男女?
所以,我覺得胡斐與程靈素的結局固然令人遺憾,但同時又值得贊美,也許他們踐行的正是相愛的最高形式。
以上說法,朋友們怎么看呢?歡迎討論!
此處所有圖文,均為本人原創,不論深淺,只求用心。望朋友們評、贊、藏、轉,不吝支持,讓更多的朋友看到“陳想書語”,共讀經典,享受生活。
(網圖侵刪)
關鍵詞: 飛狐外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