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曾在節目中嘲諷張藝謀,他說:“我一部片子最多投資一個多億,幾乎都能收回成本!不像某些導演,10億拍一個電影,必須得30億票房才回本,我不給自個兒找那罪受!”馮小剛這話,其實是在意指張藝謀。2016年,由張藝謀導演的中美巨制大片《長城》上映,投資10億,還請來好萊塢巨星馬特達蒙主演,更有劉德華、張涵予等一線明星加入。張藝謀也信心十足,認為《長城》會成為一部現象級的電影。
張藝謀花費3年多的時間在《長城》上,本以為會中外通吃,結果最后票房不盡如人意,國內票房11億,全球20多億票房,據說最后虧了5億。電影還被觀眾罵爛片,可謂口碑票房盡失。馮小剛提起此事其實也有其他原因,當初《長城》和《我不是潘金蓮》先后上映,馮小剛對萬達影院在排片方面很不滿意,當時也是鬧得沸沸揚揚。馮小剛的電影也不都像他說的,最多投1個億。2012年上映的《1942》可謂馮小剛的嘔心力作,他為此片籌備了18年,斥資2.1億,最終只收回了3.6億票房,遠遠低于他當初預期的8億票房。
有人說,馮小剛在電影上的藝術成就上不如張藝謀,有人認為馮小剛的電影更符合大眾審美。你覺得在電影成就上,張藝謀和馮小剛誰更厲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