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八個前女友的楊柯,換個劇本就是主角,緣何選擇平平無奇的潘老師
《流金歲月》這部劇一經播出便收獲眾多好評,如今在豆瓣也收獲7.2的分數,這在國產劇里,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評分。看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其實電視劇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蔣南孫和朱鎖鎖的感情線。
兩個主角之間被縮減的戲份并沒有浪費,一些次要人物反而獲得更多的鏡頭,對應的演員也獲得更多的關注,例如王曉飾演的楊柯。
在我看來,楊柯這個人物屬于“換一個劇本就是主角”的人設,他有野心并且對下屬關愛有加,對于一個職場人來說,沒有比擺在面前的一摞摞現金更有說服力的事物。
在我看來,王曉飾演的楊柯擁有較為鮮明且立體的人物形象,他是一個很好的上司,會自掏腰包給員工買衣服,能在應酬的時候體恤女下屬,最重要的是,這個上司還擁有極強的業務能力。
而楊柯的身邊同樣不缺乏膚白貌美的少女,他同樣擁有“八個前女友”的人設,可在他選擇離開精言之后,觀眾才發現,這樣一個霸總性格的人物,竟被潘老師拿捏住。
有觀眾解讀為楊柯是為了自己的創業選擇和潘老師相交,畢竟按照楊柯的說法,他只掌握了葉謹言一般的本事,而另外一半關于財務的知識則掌握在潘老師手中。
用儒家的話來說,楊柯屬于一個極度“事功”的人物,他干什么事情都擁有極強的目的性,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因此在面對架空的時候,他果斷選擇離開精言集團。
楊柯選擇潘老師也正是因為這份“事功”心思的影響,他選擇這個女人不是按照顏值來挑選,他更多是看重對方的能力,也就是對方需要有和他一同走下去的能力。
因此我們必須承認,無論是導演沈嚴還是亦舒,都在楊柯這個人物身上施加了更多的現實色彩,朱鎖鎖和蔣南孫只是理想中的角色,楊柯才是絕大多數人希望甚至能夠成為的人物。
楊柯的種種劇情無疑都戳中觀眾的痛點,分紅、體恤下屬、有兜底能力,最重要的是尋找到一個能強強聯手的伴侶。
可以說,楊柯和潘老師這對組合,是整部劇相當重要的角色,這兩個人的結合在我看來更多是強者之間的惺惺相惜,只是這份惺惺相惜是否會變成反目成仇,我們難以得知。
話又說回來,楊柯的“事功”性格決定了只有潘老師這種女人才會是他的首選,而選擇了潘老師同樣能夠讓楊柯的人物邏輯更加完善,這是很多影視劇刻畫人物時做不到的地方。
雖然兩個人的結合是一個必然,那我們就要有另外一個問題,為何楊柯選擇的是潘老師,而不是身邊的鶯鶯燕燕?
我想在楊柯和潘老師的對話中我們便能看出,前者明確表示,他現在需要的是那種拿來就能干活的人,而不是滿腦子創造力的高材生,可這樣的他和年輕時候的葉謹言又有何不同呢?
倘若在假設的條件下,其實我并不看好潘老師和楊柯之間能夠維持長久的感情,后者之所以沒有成為葉謹言,更多是因為處于創業的壓力中,等到楊柯處在葉謹言的位置上,巨大的權力可以讓他免于現有的勞頓。
在那個時候,潘老師必然不會是他的選擇,正如原著中葉謹言和朱鎖鎖的感情線一般,那個時候的楊柯,選擇的必然是朱鎖鎖這樣的年輕女孩,畢竟男人在潛意識中,總會去選擇能夠滿足自己情感需求的配偶。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