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得分開來說,有些從藝術的角度來看確實是非常必要的,當然,也有一些電影,它本身主打就是那些,也靠那些東西吸引人的,沒有什么其他有意義的東西需要講述。
由于審核制度的不同,在咱們國內,某些大尺度的鏡頭,一般是不太可能出現在最終上映的版本里的,不過我們可以從國外的一些作品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例如我們最熟悉的一部外國電影《朗讀者》,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15歲的少年與一位36歲的成熟女人之間的故事,他們之間有偶遇、有離開、也有重逢,最終還有以悲劇收場,可以說這部影片是許多人的少年幻想和幻想破滅的結合。
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嗎?絕對是的,但是影片尺度大嗎?這也是肯定的。但是你覺得那些鏡頭是多余的嗎?在我看來,這絕對是影片精彩的地方所在。而且這一段忘年戀的美麗,是讓你在看到那些畫面時,沒有絲毫的低俗感,相反,你會感受到那種真摯的愛。同時,它也為后來的變化設置了一個強烈的對比。
你愛的是那個人美麗的容顏和身體還是精神上的愛,一部《朗讀者》說的就是這樣的真實感情,前面少年與成熟女人的相處,不正是青春與幻想美好的結合嗎?然而后來,當少年成長,女人老去,女人還有愛,但少年,他有愛,但這份愛不再是愛,是責任和對曾經的不舍,所以之前的大尺度鏡頭,在這部影片當中絕對是有非常有必要的,無論是從藝術的角度還是劇情的變化上來說。
影片的結局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用前面美好的一幕幕來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也是那些鏡頭存在的必要性,讓影片更加情緒飽滿。
你如果要上升到藝術層面來說,這部影片就可以看出,這些鏡頭都是必須的。但有些影片,正如我開篇說的,它主打的就是那些東西,跟藝術沒有一毛錢關系,所以它也不存在必不必須的問題。所以,從這一點上就可以說明,電影中很多大尺度鏡頭從藝術的角度看都是必須的,當然也可以用更含蓄一點的方式表達,但豐富感就會稍微差了一些些!
原創文章,請勿抄襲!沒有長篇大論,聊天式說影視的痞帥三叔期待您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