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集的電視劇《心居》,在4月4日迎來了大結局。
相信不少人選擇追這部劇,是因為《蝸居》和海清,但可惜觀眾似乎被騙了,因為該劇并不完全是圍繞著買房,更多是都市情感劇。
“心有所居”這個概念,雖然在大結局中終于體現了出來,但是為時已晚,且會讓觀眾覺得轉變突兀。
當然了,作為一部都市情感劇,《心居》很成功,多條愛情線并駕齊驅,但由于都是顧家人的故事,所以并沒有網友抨擊得那么亂。
《心居》大結局中,劇中的4段愛情全部崩塌,沒有一段是善終的,在更多觀眾看來是一個悲劇。
首先,顧清俞和施源終究沒復婚。
因為少年時期的懵懂,顧清俞和施源一直是彼此心中的白月光。
時隔20多年后能重逢,對于顧清俞和施源來說算是一種幸運,但同時也是不幸。
顧清俞已經成為了投行高管,年薪千萬的她是真正的金領。但是高考落榜的施源,是典型的都市小人物,他在謀生,而顧清俞需要的是生活,且是高質量的生活。
其實正如顧清俞說得那樣,施源這個人沒有變,依然有著她心中最好的樣子,但是巨大的物質鴻溝,注定他們已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盡管顧清俞和施源彼此還相愛,但是注定永遠走不到一起了,好聚好散是這場愛情和婚姻的最好結局。
其次,顧清俞終究辜負了展翔。
展翔對顧清俞一見鐘情,并持之以恒地追了十幾年,“膝跳反射”這個比喻是他對顧清俞愛情最好的解釋。
盡管顧清俞和展翔嘗試著交往過一段時間,但是展翔終究不是顧清俞的菜,大結局中展翔的落寞應該感動了不少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展翔曾嘗試過兩次求婚,但是顧清俞都適時地轉移了話題,婉轉拒絕的同時沒有傷害到展翔,這一點還算顧清俞有良心。
畢竟無論是當面拒絕展翔的求婚,抑或是答應求婚后又反悔,對于展翔來說都是更致命的打擊。
再次,顧昕二度傷害了葛玥。
葛玥應該是《心居》中最悲慘的角色了,丈夫顧昕對她并沒有感情,只不過是當作了自己仕途的跳板。
尤其是葛玥父親出事后,顧昕財迷心竅+色迷心智,不僅經濟犯罪,而且和馮茜茜鬼混到了一起。
更過分的是,顧昕在和馮茜茜在一起時,還讓妻子葛玥懷了二胎,這對于葛玥是二度傷害。
最后,馮曉琴和展翔無疾而終。
雖然在眾多觀眾心中,馮曉琴和展翔無比相配,從出身、學歷等方面門當戶對,相處也格外和諧,但可惜,這段感情其實不能稱之為愛情,因為馮曉琴有情,但展翔無意。
其實,《心居》雖然結局了,但是并沒有交代馮曉琴對展翔死心了,且展翔在和馮曉琴創業期間,發現了她很多優點,兩次求婚都不成的他,或許可以和馮曉琴有個結果,當然這僅僅是筆者的期望。
對于《心居》的這個大結局,從愛情角度來看是悲劇,但如果從家庭角度來看是大圓滿。
對于馮曉琴來講,除了離世的顧磊之外,妹妹馮茜茜和小老虎、大年這兩個兒子就是她最重要的人。
在大結局中,馮茜茜徹底悔改,遠走深圳重新開始,小老虎學習成績終于上去了,大年的手辦在網店的銷量也不錯,每月銷售二三十個,平均單價姑且按照500算的話,每月也有上萬收入了,這對于一個輟學的青年來說已經相當不錯。
對于顧清俞來說,本來筆者以為她會“拋下”父親常駐新加坡,但幸好編劇終究沒有這么寫,否則顧清俞這個人設將徹底保不住。
顧士宏雖然一年內接連失去了母親和兒子,但是女兒顧清俞終于懂得了家的意義,女兒能時常回家、孫子就在隔壁、和兒媳的關系徹底修復,他算是《心居》中較圓滿的角色。
除了家庭這個角度外,王處、顧昕這兩位經濟犯,也都得到了應該的下場。盡管葛玥答應顧昕會照顧顧昕父母,但屆時等待他的還有離婚,渣男就該是這個下場。
總體來講,從編劇角度來看,《心居》有現實的一面,但也有刻意制造沖突的一面,因為在大結局之前,幾乎每集劇情都會上演不同的沖突。
誠然,對于都市劇來說,沖突是需要存在的,畢竟這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為了沖突而沖突,這并不是一部優秀影視作品該有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心居》毫無疑問會提名今年白玉蘭的多個獎項,但是從該劇的質量以及演員的表現來看,最佳電視劇、最佳男女主和最佳男女配應該都拿不到,畢竟和拿獎熱門《人世間》相差甚遠。
關鍵詞:

